封神中,纣王姓什么?他叫作姬子帝辛,顺便讲讲中国的姓氏起源

#头条创作挑战赛#

封神中,纣王姓什么?他叫做姬子帝辛,顺便讲讲中国的姓氏起源。现在,随着女性权利的崛起,很多女性要求孩子跟她姓。


国家法律也明确规定,小孩既可以跟随母亲的姓,也可以跟随父亲的姓。

但其实,中国现在所说的姓,根本不是历史上的姓,而是氏。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只有八个姓,她们分别是:姬、姜、姚、嬴、姒、妘、妫、姞。

看见没,这八个姓,都是女字旁,而且“姓”这个字,本身也是女字旁,这说明“姓”这个字确实起源于母系社会。

当然,有些人管“姓”不叫“字”,而是叫“词”。严格意义上讲“姓”确实是一个词。很多人认为,词不是由单个字组成的吗?比如“高山”是由“高”和“山”两个字组成的词。这种解释是没错的,但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比如“人”、“天”、“地”。

扯得有点远了,我只想说,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名字是由“姓”+“氏”+“名”组成的。当然,后来变得更复杂了,除了姓、氏、名之外,还有“字”、“号”等等。


比如李白的全名叫做赢、李、白、太白、青莲居士。其中,“赢”是李白的姓、“李”是李白的氏、“太白”是李白的字、“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所以李白真正的全称是:“姓”赢、“氏”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看见没,现在我们所说的姓名是相当简化的版本了。所以不要羡慕外国人有两个名字,中国人光“姓”就有两个。

很多人会好奇,李白明明姓李,传说是老子李耳的后人,那么为何他会姓“赢”呢?这就要说李白的家族历史了。

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根据《李氏宗祠》记载,李姓是黄帝的后裔。看到这里,有些人又懵逼了?黄帝?黄帝不叫姬轩辕吗?那应该姓“姬”才对啊?咋就姓“赢”了呢?别着急啊,听我慢慢说。

李姓,虽然是黄帝的后人,但却只是黄帝的一支,原本他们确实姓“姬”,但后来这支里面又出了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是他把“姬”姓改成了“赢”姓。

李姓这一支的始祖叫做“皋陶”,皋陶这个人在尧帝的时候,担任“大理”这个职务。职能类似于明清时代的“大理寺”。可能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大理寺”是寺庙的意思。这是错误的,“大理寺”其实是司法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法院,而且是最高法院。


其实,皋陶担任的“大理”就相当于“大理寺”,有人说,“大理寺”这个词,来源于“大理”这个词,我没有考证过,但把这个说法提供给大家。

从此,皋陶的后代世袭“大理”这个职务,所以“理”这个字,就成了他们的代称。皋陶的后人经过虞朝、夏朝、商朝三个朝代,渐渐地他们用“理”这个字代替他们的姓。也就是指官为姓。注意,这里的“姓”并不是姓,而是氏,所以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皋陶的后人是赢姓理氏。

理氏族人一直传到纣王时代,他被迫害了。一个叫理征的人被纣王迫害。估计因为某些原因没谈好,纣王对他展开了追捕。理征和他的妻子契带着儿子理利贞逃难。当他们走到伊侯国的时候,一家三口躲在一片由李子树组成的林子里避难,并且成功躲避了士兵的追捕。他们靠吃李子树上结的果实生存了下来,他们就把“理”氏改成了“李”氏。

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知道李氏出自嬴姓,而嬴姓出自姬姓。但因为嬴姓和姬姓都属于八大姓之一,所以一般认为李姓出自嬴姓。这也是李白姓赢的原因了。

我们用李白这个例子解释完中国姓氏的关系后,再说说纣王姓姬的原因吧


我们都知道纣王的先祖是商汤,他的全名叫做姬子履,又名天乙。其实,姬是姓、子是氏、履是名、天乙是小名。“汤”其实是他掌管的诸侯国。换句话说汤和商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汤其实是纣王先祖掌管的国家。后来姬子履打败夏桀创立商王朝的时候,把汤改成了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纣王也姓姬,周文王姬昌也姓姬,本质上周朝取代商朝,是同姓之内的斗争,这根本算不上革命,最多只是谋朝篡位而已。

商汤即为诸侯国君的时候,汤国混乱不堪,随时都可能亡国,但汤这个人很有政治才能,他掌管国家后,实行了很多新的规定,处罚了很多人。于是很快掌控了汤这个诸侯国的大权,并且把这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很多人都说夏桀是个昏君,但这不是事实。在商汤即位之前,夏桀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地好。当然这种好是相对汤国这个诸侯国说的。甚至夏桀的治理国家的能力超过了他爹和他爷爷。但烂摊子就是烂摊子,没有强大的才能,是不能治理好这个混乱的国家的。

虽然商汤接过的汤国比夏朝更乱,但他却是不世出的人才,通过他的治理,汤国的国力迅速壮大,于是他拥有了和夏桀掰手腕的实力。


商汤这个人非常地坏,他派遣自己的宰相伊尹出使夏国,让他帮夏桀治理国家。很多人都说,伊尹是个贤德的人,但其实他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小人。商汤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和越王勾践一样是个混蛋。

商汤派伊尹当间谍搞破坏,伊尹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他得到夏桀的信任后,破坏夏朝的生产。这个过程有点像勾践借吴王的种子,第二年把煮熟的种子还给吴王。吴王一种勾践提供的种子,不就颗粒无收了吗?没有粮食,军队就控制不了,最终吴王让勾践打败了。

其实商汤也使用了类似的计谋,有人说,勾践之所以能想到这个计谋,还是借鉴商汤的计谋呢?所以,各位不要相信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和圣王。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尧舜禹三个“圣王”,就是三个恶棍,他们的罪行比刘邦那个混混恶心千百倍。

大禹更是撒谎不眨眼,而且他还把他的岳父舜撵到山里面了。所以,中国古代历史中,从来没有好人。现在被奉为道德楷模的圣人、圣王,都是混蛋。但历史都是成功者书写的。所以他们就成了圣王。


成汤靠着他的“阴招”打败了夏桀成为了商场的天子。成汤的本名叫做姬子履,上面说过了,以后就用姬子履代替成汤这个人。

姬子履创立商场后,辉煌了600多年,一直传到纣王这里。纣王是姬子履的后人,也是商朝的最后一代君王。

很多人都认为商朝的帝王是一代不如一代的,但这不是事实。真正的历史是,商朝国君的品德一代比一代好,当到达商纣王的时代,已经有现在社会的雏形了。纣王本想废除奴隶制度,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度。

虽然封建社会也很黑暗,但毕竟百姓们拥有人权了,他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土地。而奴隶社会里,除了天子和诸侯国君官吏外,其他人都是奴隶。

简单来说,商朝时代的阶级分为五等,分别是:王族、贵族、官吏、平民、奴隶。

可能你会说,那不也是有奴隶吗?纣王也不厉害啊?确实,这也不是纣王能左右的。纣王出身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五个阶级。而纣王的贡献,在于他本想解放奴隶阶级,让他们变成平民阶级。


封神演义小说中,纣王活着的时候,被姬发斩杀了。其实这是不对的,按照竹书纪年等史料记载,纣王在位的时候,商朝的江山空前发展。可以说用盛世来形容。但纣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武庚继位,这货想开历史倒车,他想恢复奴隶制度。

已经获得平民身份的奴隶当然要反抗了,但这帮百姓却把自己带入了更深的深渊。虽然武庚的统治比纣王时期残忍,他们只是多交税,但他们在身份上是自由的。也就是说他们还拥有人权。

但吃过糖的老百姓,你突然不给他糖吃,他们肯定要闹啊?于是这帮人想到联合外敌攻打商朝政府。有能力的有钱人出钱、从物组建军队反抗武庚的“暴政”。姬发一看商朝百姓造反了,于是他骗这些百姓,说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恢复纣王时期的权利。

老百姓信以为真,他们纷纷加入周朝的军队,对抗商王朝。经过多年的战斗,武庚被打败了。但老百姓没有等来心心念念的“自由和民主”,反而他们的境况更糟。


武庚统治的时候,他们只是多交税的平民,但姬发统治的时候,他们又变回了奴隶。别说个人财产了,他们的命都是奴隶主的。

这就是封神演义的时代背景,周朝打败商朝,根本不是文明的进步,反而是文明的后退。但这一切都是商朝老百姓自己作的,他们不想通过自己的合法途径改变国家,而是想通过闹事的方式改变国家。最终只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凄惨。对此你怎么看呢?

文/高石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大理寺   吴王   勾践   国君   封神   商汤   大理   商朝   黄帝   姓氏   李白   中国   起源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