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与旧校融合的构思-龙游中学

#暑期创作大赛#

旧城的传承与新建的融合

龙游中学改扩建工程位于龙游县中心城区灵山江边,项目为原校址的改扩建工程,基地周边多以小尺度的街区与建筑构成。我们考虑塑造一座衔接老城与新生的现代校园,设计采用“融入生长与空间赋能”的设计理念,在尺度与空间上致敬旧城空间,复刻旧城宜人的尺度,希望本校园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个桥梁,让城市肌理融入校园,让校园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融入生长

旧城肌理中的低调新校园

设计将学校定位为一个低调融入旧城的生长型校园, 因此将较大的建筑组团化整为零。建筑体块小而不碎,散而不乱,建筑舒展的肌理和多层次的生态庭院的结合,突出校园建筑与周边旧城生态的自然和谐关系,让校园自身生长于旧城肌理之中,创造出独特的校园空间。



空间赋能
多元互动的沉浸式教学

“绿芯中轴”以二层空间加开敞地下室以及绿色屋顶为核心,置入了艺术楼和图书行政楼等文化功能,并通过周边灰空间的延伸,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社交空间体系,作为校园多元复合功能的平台,艺术文化、观演剧场、阅览交流、运动攀岩等空间沿着“绿芯中轴”一路展开,重新定义了“双减”背景下的新型沉浸式教学。

空间赋能&绿芯中轴



总体规划布局

改造后的校园内部保留了原有校区的宿舍、报告厅以及西侧老校区的历史建筑。改造完成后,校园主入口位于基地南侧,“绿芯中轴”贯通校园南北主轴,包括两层架空的活动平台以及艺术楼和图书馆两栋建筑,中轴东侧连接高一、高二楼以及实验楼组团,西侧连接保留报告厅,高三楼以及餐厅运动楼。校园内部人行流线以“绿芯中轴”架空层为核心,打造“无风雨无障碍”的畅通校园内部廊道,实现人车分流。



“绿芯中轴”
江南院落与传统文化的空间复合体

校园规划植入“绿芯中轴”建筑,设计融合了中国建筑规划布局的文化礼仪中轴线模式,以及借鉴地方特色的江南民居的多重天井空间意境,形成一个个独具性格的空中生态庭院,形成围绕中轴自由生长的校园庭院布局。将传统的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景观相融合,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校园文化空间新载体。


绿芯中轴&孔庙文化礼仪中轴


立面设计
地域文化的传承

建筑外立面以现代时尚的浅灰色清水混凝土为主基调,这种校园建筑色彩设计带来细腻原始的质感,灰白调的天然质感混凝土肌理与周边传统复古的保留建筑形成对比与互补。同时立面与空间设计中呼应了龙游石窟特有的红砂岩色彩,体现了地域文化传统融合的设计理念。



分期建设

项目在原址改扩建,且因特殊原因,施工建设阶段学校的生活与教学活动不能中断,最终通过多方案的对比尝试,将校园主要新建部分按照三期实施:一期是在现状操场区域,新建一期教学楼及北侧的学生宿舍;二期拆除原图书馆及部分教学楼,新建食堂、图书馆及宿舍;三期拆除教学楼,新建地下室与运动场地,解决了总体规划与分期建设的矛盾。

分期建设动画


现场在建动画


结语

龙游中学作为一个“窗外有自然,门外有乐园”的成长花园,把“绿芯中轴”、“多元互动”与“空间赋能”作为功能组织的重点,彼此渗透,互联互通,意在创造一个前瞻未来,旧城呼应,文脉延续的中学校园综合体,让学生们在沉浸与互动的校园空间中激发出自己的未来潜力。



看不见的自然 佐佐木叶二的景观设计 佐佐木叶二50年设计生涯之作 ¥81.4 购买



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龙游   龙游县   肌理   旧城   江南   教学楼   尺度   构思   庭院   布局   生长   中轴   中学   建筑   校园   文化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