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桩战术显威力!1941年4月金牛山反袭击战始末

1941年4月中旬,新四军第二师为打破日军修筑江苏、安徽两省边界仪征到天长的公路以扩展占领区的企图,以第四、第五旅及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四团各一部,对天长、六合、仪征、扬州地区的日伪军据点展开攻击,以巩固与发展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和掩护麦收。接到命令后,第四旅十二团和兄弟部队一道迅速开赴该地区,执行打击日伪军据点的任务。

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第十二团转移至金牛山地区待机。宿营时,第十二团按照第二师副师长罗炳辉发明的“梅花桩战术”,部队驻地按梅花桩式进行了配置:团部位于金牛山南面的大陈庄、钱洼一带,第一营驻车篷庄、和尚庄一带,向移居集、谢家集方向警戒,并控制樊家集通向大陈庄的道路;第二营驻乌山西南一带,向八百桥方向警戒;第三营驻厉马庄等地,向樊家集方向警戒。以备在敌人来犯时,对敌人实施多点打击。

日伪军连遭第十二团打击后,企图进行报复。16日夜,扬州日伪军出动700余人,乘汽车赶至谢家集。

17日晨,敌人分两路从田间小路向第十二团团部驻地金牛山以南陈庄和第三营驻地厉马庄实施突袭。但很快被十二团的流动巡逻哨兵发现,并迅速鸣枪报警。第十二团领导听到枪声,立即进行了分工:团长去指挥一营,团政委去指挥二营,参谋长组织团直属队转移后,即去三营指挥战斗。立即命令各部投入战斗。此时,日军依仗其火力优势,占领了制高点五里墩。十二团第三营依托金牛山阵地顽强抗击,连续3次反击,终于将高地夺回。与此同时,十二团各部密切配合,对包围大陈庄的敌人实行反击,在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出部队迂回到日军侧后,消灭其重武器阵地,使其正面部队失去火力支援。

十二团很快夺回了丁岗和大陈庄等地,将敌人逐步压缩于背对尹家河的大陈庄东南洼地里。敌人企图夺路后撤,被十二团多面包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搏杀,日伪军大部就歼。就在此时,第十二团部分战士弹药出现不足,攻势减缓,日伪军残部见状,于当日中午侥幸逃出包围,仓皇向谢家集溃退。

此战,第十二团共计毙伤日军200余人(其中尉官、佐官各1名)、伪军300余人,生俘日军2人、伪军30余人;缴获重机枪4挺、轻机枪5挺、步枪40支、掷弹筒2具、炮弹(含毒气弹)数箱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

18日,驻仪征城内日军派人同第十二团谈判,要求准其收回战场上的日军尸体,第十二团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当即允诺,但提出指定的时间、地点,又提出不准日军携带武器、要打白旗为标志等条件,日军无奈,只得一一照办,于第二天派车高举白旗,将尸体运走。


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15日《人民政协报》第10版

作者:赵荫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金牛   仪征   天长   津浦   团部   伪军   白旗   扬州   威力   据点   始末   驻地   日军   警戒   战术   袭击   包围   部队   敌人   梅花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