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薄一波去杭州看望陈云,一见面就说:电视里看你种树使挺大劲

薄一波和陈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二人,尽管相比其他老战友来说,见面的时间并不算太早,但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二人产生了太多太多的不解之缘,合二人之力,更是共同创下了宏图伟业,挥就了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延安奠定友谊基础

陈云和薄一波,最早相识是在延安。

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

那同时也是薄一波入党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去到中央。

而陈云,彼时任中央组织部长。

令薄一波印象深刻的是,他第一次见陈云的时候,陈云当即很客气地起身欢迎,并主动伸出了手。

薄一波见状,一边忙推辞“不用这样”,另一边,则上前一步,握住了陈云的手。

而一向沉着老练的陈云当时就操着一口让人很舒服的上海话认认真真地回复,“这是应该的。”

说完又想到什么,陈云于是继续道:“毛主席对去见他的人,也总是要欠下身子的。”

那之后,由于中共七大延期召开,薄一波于是留在了延安,到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并担任第一支部干事。

也就是在此期间,陈云和薄一波相熟起来,由于两人都是大革命时期先后入党的,也都曾经历过革命事业中途屡遭磨难的过程,两人几次长谈都相谈甚欢,甚至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而有关两人交谈的内容,后来时隔多年,薄一波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薄一波说,陈云讲起过,他当年第一次到延安时,曾经先后三次向毛主席请教: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同志都是有学问的人,念的书更是不少,却还是会犯“左”或“右”的错误?

毛主席的回答是,这主要是马列主义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不对头导致的。为此,毛主席就建议陈云多多读哲学。

而当同薄一波产生和陈云当年同样的困惑谈之时,陈云理所当然地就将自己的经历如实相告,并直言:学习哲学,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学习哲学使人开窍,更终身受用。

陈云的这些话可以说是令薄一波深有同感,同时受益匪浅。

薄一波说,同陈云在延安的几次长谈,陈云的话听起来很平常,其中却蕴含了他多年工作所已经掌握的理论精髓,即“实事求是”。

而“实事求是”同时也是毛主席在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亲自为新落成的中央党校大礼堂所题之词。

后来,“实事求是”更成为了薄一波和陈云乃至全党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在冥冥之中为薄一波今后的革命道路点亮了前进方向。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薄一波在这次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

中共七大之后,陈云开赴东北,而薄一波留在华北。

这期间,两个人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前行,且分别在东北和华北的财经工作中崭露头角。

其中,陈云在东北财委工作尤其突出,展现了高超的经济工作领导艺术和才能,而薄一波任华北财务副主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而这一切,都为二人今后共创伟业奠定了基础。

最终,历史使命让他们再次相逢。

同负毛主席重托,共创伟业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率领的党中央领导人陆续搬进了中南海,而人民解放战争也马上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了。

一切百废待兴,这时候,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和发展人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就成为了中央工作的当务之急。

于是,毛主席在指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同时,着手建立经济工作的领导机构——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简称“中财委”),借此来统一全国的经济工作。

那么派谁来主持中财委的工作呢?毛主席心中早有打算。

而也就在这时,远在沈阳的陈云首先收到了来自中央的一封电报,电报中,毛主席明确写到“请陈云来北京一叙”。

彼时正值全国解放关键时刻,接到电报的陈云深知,此“一叙”绝对意味着是有更加重大的使命,他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当即告别了奋斗多年的黑土地,南下赴京。

后续也果然不出陈云所料,在北京,毛主席最终做出了调陈云主持中财委工作的决定。

与此同时,就在陈云回京后同毛主席“一叙”后不久,薄一波也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召见。

毛主席当时开门见山地对薄一波说:“中央希望你到中财委协助陈云同志工作。”

自七大后一别,薄一波和陈云已经数年未见了,这些年两个人天各一方,薄一波在工作时不时就会想起当初在延安从陈云身上学到的东西。

不过鉴于当时自己身上还有华北局的工作,薄一波所幸同毛主席说出了自己的困扰。

毛主席当下就一锤定音道:“这好办!你就把华北局搬到财委去办公嘛。”

于是就这样,陈云和薄一波踏上了共创伟业的征程。

两人开始将工作的主要精力分别从东北和华北转移到了中财委,不久,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习惯上还是称中财委),陈云任主任,薄一波任副主任。

二人配合默契,分工明确,陈云主抓大政方针政策,而薄一波则负责协助决策以及具体的一些工作。

他们当时面临的,可以说是新中国严峻复杂的财经形势,甚至面临一些“马上打天下,却难治天下”的质疑。

而毛主席对自己亲自任命的陈云和薄一波寄予厚望,还曾乐观地鼓励二人:“打天下也并不容易,治天下也不见得就难得没有办法。”

这时,延安时期就探讨实践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二人密切配合、共创伟业提供了可靠保证。

在财经工作中,陈云和薄一波都十分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陈云曾直言:“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决策。”

为此,陈云身体力行,与此同时还要求中财委的其他所有同志也切实做到这一点。

1951年4月,薄一波对上海工商业的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耗时一个月。

最终二人合力,不负众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通货膨胀基本上制止住了,全国经济随之初步稳定下来。

由此,建国初期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斗争“首战告捷”大获全胜,陈云和薄一波立了大功,毛主席高兴地赞扬称:“(其中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

紧跟着,陈云和薄一波又一鼓作气,不到半年时间拿下了“调整工商业”这一全国经济战线之上的另一大“战役”。

至此,全国的经济情况已经大为改观,各地中小城市开始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而也就在这时,1953年夏季全国财经会议在怀仁堂召开,薄一波却陷入困境,在延续了两个多月的大会上,批评薄一波的调子始终降不下来。

直到因病休养的陈云从外地赶回北京,在会上为薄一波说了话,事情才出现了转机。

薄一波后来回忆起来曾直言:“陈云同志当时的话,无疑起到了降温和替我解围的作用。”

这次会议结束后,薄一波不再担任中财委第一副主任,去到外地调查研究。

但是当陈云在做有关“统购统销工作”决策之时,还是很信任地给薄一波打去了电话,征求他的意见。

而薄一波此时虽然刚刚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大挫折,但他很快就陈云的决策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至此,在新中国的经济工作中,陈云和薄一波这两个老搭档建立起了更加深厚和互信的真挚情谊。

1978年,当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前所未有的事业拉开序幕之时,薄一波和陈云这两个老搭档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也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

作为曾经获毛主席盛赞的我国经济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陈云首先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与此同时,吁请他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1979年,陈云再次“出山”。

而他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搭档,在陈云的过问下,薄一波也得已比较早地重新出来工作。

那时,在陈云和李先念的建议之下,国务院下设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会由12位同志组成,而薄一波正是其中之一。

这时,时年74岁的陈云和71岁的薄一波再次回到了并肩战斗的日子。

这期间,面对新时期的问题,两人合力,经过比较全面彻底的调整和整顿,令新时期国家经济重新回到了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之上。

老而弥坚的深情

最终,陈云在担任了一年的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一年零两个月的国务院副总理之后,正式卸任了,将担子交给了更年轻的一代。

而薄一波则继续坚守着,从1982年后开启了长达10年的主持中顾委日常工作。

1982年,中央顾问委员会任成立,邓小平任主任,薄一波等任副主任。

而卸任后的陈云,虽然很少露面,但是对改革开放事业依旧十分关切。

1986年9月,陈云和邓小平、李先念等作为政治局常委主持召开了十二届六中全会。

会后不久,和陈云战斗了几十年的几位老战友(韩先楚、叶剑英等)相继去世,陈云参加了老战友们的追悼会后,此后更是一直未公开露面。

也因此,外界开始有了有关陈云“重病在身”的种种猜测。

由此,退休后的陈云露不露面,反倒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1987年3月中旬,久不出门的陈云从北京悄然去到了杭州。

在杭州待了十多天,连日阴雨,陈云没有出门,一直等到4月4日,杭州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天。

陈云于是就选在这一天,给自己安排了个植树行程。

当天10时左右,陈云便从杭州住地出发,乘车前往位于杭州西郊被列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云栖,和干部群众一起植树。

当晚的电视新闻上,就播出了白天陈云植树的画面。

几天后,薄一波去到杭州看望陈云。

一见面,薄一波就兴奋地对陈云说:“我在电视里看你种树使挺大劲哩!”

陈云就自豪地说:“那可不,前两天外头还有报纸要么说我‘半身不遂’、要么说我‘重病在床,卧病不起’呢。其实老汉(我)走路还可以嘛,还可以种树。”

等到陈云说完,薄一波就默契地哈哈大笑起来。

他就知道,老领导这次植树别有深意,朗声称赞道:“植树辟谣,谣言不攻自破呀!”

5月17日,陈云从杭州返回北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马上要召开的十三大上,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订。

这期间,陈云的身体欠佳,时常感觉疲倦。

薄一波第一时间察觉,特意叮嘱陈云:“要多保重身体。”

而陈云则笑言:“还是按我的计划来,只作‘两年计划’(只求再活两年就行了)。”

薄一波听到陈云这么说,不禁有些心酸。

陈云见状,反倒幽默地安慰起薄一波来:“50 年代我的身体就是‘木炭汽车’,结果达到了一种脆弱的平衡,能活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薄一波闻言,看着面前这位老领导,就佩服地说:“柳宗元有句话,叫‘精壮暴死,久病延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你的身体就属于‘久病延年’呀。 ”

同年10月,十三大召开,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成果得到一一见证。

也就是在十三大上,陈云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并在随后召开的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上接替邓小平,当选为中顾委主任。

由此,薄一波在中顾委担任邓小平的助手5年后,再次成为了陈云这位老领导的助手。

这期间,两个老搭档经常交换意见。

是年,陈云83岁,已过耄耋之年,但是他对我国经济工作的见解依旧十分独到。

至此,陈云和薄一波又一起在中顾委干了5年。

1995年4月10日,陈云病危,薄一波得到消息,步履匆匆地赶到了北京医院。

这时,病床上的陈云已经说不出话,但是他的头脑还很清楚。

他冲着薄一波的方向打了个手势,要薄一波来到自己病床前。

薄一波看着自己曾经的老领导、老战友病成这样,十分心酸,走向陈云病床前的那几步都迈得十分艰难。

在病床前,薄一波对陈云讲了很多,怕陈云听不清,大声道:“陈云同志,大家都很想念你!”

而陈云就像是往常一样,认真听着薄一波说话,脸上时不时露出微笑,有没听清的话,就要旁边的秘书再给自己重复一遍。

后来,薄一波见陈云神志清醒,最终告别离去。

走之前,陈云抬起头来,目送他离开。

而这一面,就此成为了两人的最后一面,当天下午,就传来了陈云逝世的噩耗。

薄一波闻讯,悲从中来。

后来,在怀念陈云的日子里,薄一波曾满怀深情地说:“他既是师长,又是益友,每念及此,感佩良多。”

2007年1月15日,薄一波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自此,陈云和薄一波这两个在我国经济战线上并肩战斗几十载的老搭档都离开了人世,而他们穷尽一生为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远彪炳在历史长卷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李先念   杭州   中央党校   经济委员会   中顾委   延安   伟业   华北   老搭档   经济工作   北京   同志   电视   经济   全国   工作   陈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