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会议上,周总理竟命陈赓带枪参会,防备开国元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建国后曾有人被称为“东北王”,甚至当过副主席,地位赶超周总理,

这个人就是开国元勋高岗

但在一次会议上,周总理却令开国元帅陈赓带枪参会坐在高岗身后,是什么让周总理下达如此命令?

«——【·身居高位却错误连连·】——»

高岗在坐上国家副主席这个位置后,却没能保持初心,走上了分裂党的歧途。

不但大张旗鼓地鼓吹“红白区学说”,肆意地抹黑刘少奇这样的开国英雄;还建立了自己的“小山头”“独立王国”

1953年在全国财经会议上,高岗利用党批评经济工作中的不足与错误,进行分裂党的活动,对刘少奇,周总理等人进行抨击,并企图在国务院谋求更大的权利。

会议结束后高岗还打着“休假”的旗号,到华东和中南等地,在一批

高级干部中间进行挑拨活动并趁机拉拢干部。

他认为只有从井冈山出来打过仗的才有资格当共产党的领导人,其中就包括毛主席代表的“红区”以及刘少奇代表的“白区”。

他还煽动舆论称:目前党中央的权力都是由“白区的党”的人来掌握的,因此,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

毛主席与高岗进行了谈话,严肃批评了他企图分裂党的错误思想,希望他能有所收敛。

可高岗并没有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不断歪曲事实,宣扬个人思想。

1953年中央召开会议对高岗进行批评,他无法接受做出了夺过警卫手枪自杀的举动,这一举动令中央十分震惊,让高岗立刻停职反省。

是什么促使高岗有这么过激的行为?

或许与高岗童年的经历有关。

«——【·悲苦的前半生·】——»

高岗于1905年生于陕西省的横山县的一户贫穷人家,家里兄弟姐妹4人。

那时候家中虽然生活艰难,但父母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他的童年生活过得还不错。

可是这样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从他7岁开始,家里的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他的母亲突然得了一场大病,等过段时间竟连床也下不了了。

高岗的父亲看着自己的妻子一病不起,家中又一贫如洗,对此也很是无奈,眼见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便厚着脸皮从地主家借了一些钱,可这样仍没能留住妻子。

妻子去世后家里的一切都归父亲打理,父亲也顾不上悲痛,为了还上地主的欠款只能早出晚归拼命干活,可这样地主仍觉得不满意,便将他的姐姐拐走当小妾。

而他的妹妹为了能够让两位哥哥念书,把自己卖给了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

父亲一气之下病倒了,临终前交代高岗和哥哥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能再任人欺负。

本来完美的一家人就这样生离死别,这也让高岗与哥哥更加明确了要努力读书,为家人争光。

17岁时高岗才开始读小学,通过书本上的知识,他看到了自家的情况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这些都需要去改变

«——【·加入共产党·】——»

那时正处于革命初期阶段,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共产思想,并深深被共产主义的观念所吸引,后面陆陆续续参加了很多次的学生活动

后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动员群众参加革命。

就在高岗加入共产党没多久,国内的革命情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不少共产党员光荣牺牲

高岗也因在革命活动中格外活跃,一度成为重点通缉对象。

可他一点也不害怕,而是回到陕北,号召农民兄弟参加革命起义,甚至组织起一只不足千人的游击队,与敌人斡旋,让敌方对他深恶痛绝。

在一次革命起义中高岗碰到了刘志丹,二人因为有着同样的革命信仰而走到一起,并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组建,由高岗、刘志丹等人领导。

在两人的领导下,这支部队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他们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开拓着陕甘边的革命根据地,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3年,我们全国上下都遇到了非常严重的情况,从内到外,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危险。

1935年,国民党企图完全歼灭我军,为此聚集了几百万全副武装的军队,对我们的根据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围剿,一时之间,我们可谓是四面受敌,到了生死关头。

而我们共产党内部,在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我们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而高岗当时所在的军队也没有幸免于难,受到了敌人的重炮轰击,几乎全军覆没

在生死关头高岗站了出来,用他的指挥和组织能力,将部队慢慢聚集在了一起。

可是,就在高岗的部队刚刚有起色的时候,我们的几个战友却发生了内乱,后来高岗被剥夺了兵权,被发配到了蒙古大草原上

虽然后来在毛主席的帮助下,高岗得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但他心中还是愤懑难平,甚至想过要放弃革命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不幸的消息传来,他最要好的朋友刘志丹,在三十多岁的壮年之际就这样离他而去

得知自己的好兄弟惨死,他心中充满了悲凉,但很快又打起了精神,他要为自己的好兄弟报仇雪恨,而这一切都要等他去做。

此后,高岗便在内蒙大力发展革命事业,并积极发展地方武装,扩大了我军的实力,并迅速在地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很快,他就被调离了中央,成为了西北军的第一书记,那个时候,他只有三十六岁,在我们的军队里,像他这么年轻能够走到这一步的屈指可数。

那个时候,他不但善于发动群众,而且善于管理生产,善于建设,是军队里少有的多面手。

高岗在面对民众的时候,非常的健谈,为人也非常的豪爽和民众的关系也非常的好,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让他来解决,民众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岗留在陕北,任陕甘宁军区总指挥、八路军骑兵总指挥、驻军总指挥,在陕甘地区负责抗敌,成为了当地的最高领袖。

建国前,由于东北缺少党务工作人员,我党便从全国调集了2万名党务干部,高岗就是这2万人中的一员,他从延安飞往东北,担任总指挥,成为了“东北王”

1946年,高岗被提拔为东北省委副书记,全面掌握了东北大后方。

1948年,辽沈战役大捷,大部队挥师南下,高岗继续留在东北主持大局。

当时被称为“东北王”的高岗,是中国少有的能够做到党政军四大要职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高岗被选为国家副主席,也正因此《开国大典》中才会出现他的身影。

在朝鲜战争期间,高岗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

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开始了抗美援朝,而在战争中后方的补给极为重要,于是高岗在三年内连续开辟了三条关键性的运输路线,为朝鲜输送了大量的补给,并一直坚持到朝鲜战争的胜利。

彭德怀对这位“东北王”的评价很高,甚至直截了当地说,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一半要归功于高岗

«——【·陷入低谷·】——»

1953年,出现了“五马进京”现象,五大地区行政长官受中央政府邀请,到北京召开会议,而当时的东北总督高岗也在其中。

正处于人生巅峰的高岗,被任命为会议主席,对全国的经济进行规划。

这么大的权利到了高岗的手里,似乎变得更加沉重了,在场的人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周总理和刘少奇,政局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高岗在东北的强硬作风毛主席对此也略有耳闻,在座的大家对他的看法也不是很好,不过考虑到他的实力和功劳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毛主席也曾几次委婉地指责高岗的独断专行,而高岗却没有放在心上。

此后,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周总理以及其他一些领导人先后发表了对高岗及其“独立王国”的批评意见

气不过的高岗夺过警务员的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头打算用枪自杀,幸好被警务员及时拦了下来

高岗的自杀行为在座谈会上又遭到了点名批评,这无形中又伤害了他的自尊。

高岗的性格就是如此,一旦陷入绝境便容易走入极端,他一个人呆在家里,是越想越难受甚至有些走火入魔。

或许是与童年的经历有关,高岗之前曾因为生活作风问题遭到组织上的批评,如今又因为个人性格、极端的脾气挨了批评,可童年的不幸经历并不能成为高岗在走上高位后放飞自我目中无人的原因

这件事以后,他受到了中央的纪律处分,写了一篇《我的反省》交了上去,但始终没有收到答复,与他交好的官员也被一一彻查并撤职。

1954年,四中全会即将召开,会议召开之前周总理将陈赓叫到一旁让他悄悄带上手枪坐在高岗后面,全程紧盯着他,以防在会议中他听到对自己的批评又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

在进入会场前例行检查时,警卫人员从陈赓身上摸出一把枪,陈赓放低声音小声说道:“这是总理命令我带进去的。”警卫们听此才松了一口气,给他让路让他进去。

进场之后陈赓环视一周找到了高岗的座位,坐在他后面,手中紧握着手枪。

他知道此次会议是为了批评高岗的个人主义思想以及破坏党内团结而召开,对他进行揭露与批判,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周总理便特意命令陈赓确保全程大会能够顺利的举行

陈赓一刻也不敢松懈,眼睛紧盯着前方的人生怕他再做出什么意外之举,好在他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是把对他的批评听进了心里,全程不发一言。

会议进行得十分顺利,结束后高岗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家中,之后再也没出过家门一步。

两个月后,高岗的老战友一个接一个地被撤职,而新闻中对他参加过的战役也未曾提及,他的名字也没出现过一次。

1954年8月17日,高岗在家中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高岗去世后,毛主席专门为其子女每月提供生活补助,周恩来总理为其妻儿安置了住所。

国家并没有亏待高岗一家。

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把他开除党籍的决定

高岗一生悲剧的造成或许与童年经历有关,然而革命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唯有坚毅之士,方能获得胜利。

«——【·总结·】——»

高岗的童年经历是不幸的,童年时期双亲去世,一家人经历了生离死别,上学时期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开展学生运动。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路突飞猛进,中途也遭到过挫折,后来凭借着自身的才华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曾一度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但因其极度张扬、自视甚高的性格最终作茧自缚,被数次召开大会严厉批评,他本人也曾崩溃打算举枪自杀,最终觉得内心羞愧吞食安眠药自杀。

高岗作为开国元勋来说对新中国的建设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他也因此自高自大最终失去生命。

因此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初心,意志坚定,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出发,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陕北   白区   独立王国   中国共产党   总指挥   警卫   手枪   共产党   军队   部队   童年   批评   家里   中央   思想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