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A鼻祖北大牟林翰被宣判!法律上怎样认定PUA?

【案例摘要】


2019年轰动全国的北大包丽案终于在2023年6月15日落幕,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虐待罪判处被告人牟林翰(即包丽的男友)有期徒刑3年2个月,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73余万元。

这也是国内PUA首案,此案发生后社会越发关注行为人在亲密关系中通过精神控制另一方,导致犯罪结果发生的事件。

那么在法律层面,PUA行为又将如何识别呢?如果遇到PUA行为,受害者又该如何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呢?本文将为大家解读!

2018年8月,被告人牟林翰与被害人包丽确立恋爱关系,恋爱期间,二人曾见过各自家长并在对方家中共同居住。


2019年1月起,被告人牟林翰因纠结被害人包丽过往性经历,经常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被害人包丽,追问性经历细节,并向被害人包丽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留下病历单、做绝育手术等要求。并表达过让包丽通过“打胎”等方式以换取其心理平衡等过激言词。同年,被害人包丽多次通过割腕自残、吞食药物等行为来结束生命。


2019年10月9日,被害人包丽不堪被告人牟林翰的精神摧残,在北京市某宾馆服药自杀,2020年4月11日,包丽在医院去世。


【以案释法】


牟林翰作为PUA领域的先驱者和鼻祖,以其对被害人包丽的情感与精神操控备受关注。PUA,即搭讪艺术家(Pick-up Artist),是指一类专注于提升男性与异性交往技巧的社交学派别,后来演变成一方通过精神打压等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控制的代名词。


然而,在法律层面上,PUA行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通过案件,可以分析出法律上对PUA行为的违法认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自由意志与操控:


PUA活动涉及到对他人的情感和意愿的操控,其中是否存在违反对方自由意志的行为是法律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通过欺骗、威胁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来迫使他人做出不符合真实意愿的行为,这将被视为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2、骚扰和侵犯隐私:


在PUA活动中,如果个体的行为被认为是骚扰他人或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法律将会予以惩处。对他人的骚扰、跟踪、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行为都有可能构成犯罪。



3、诈骗和不正当得利:


如果PUA活动涉及欺骗行为,例如虚构身份、故意隐瞒关键信息或承诺虚假利益,以此获得经济利益,这将被认定为诈骗行为。法律对于此类行为通常会采取打击和制裁措施。

4、合同和交易关系:


有时PUA活动可能牵涉到与他人建立的合同或交易关系。如果个体通过欺骗、误导或不充分披露信息来获得合同或交易的对方同意,这将对合同或交易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并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需要明确的是,法律界对PUA的认定主要是基于其对他人权益的侵害程度,以及是否涉及违法行为。


法院判决牟林翰犯虐待罪的案例表明,法律对于使用欺骗、精神操控等手段侵犯他人权益的PUA行为并不容忍。


综上所述,法律对PUA行为的认定主要依据涉及欺骗、操控、骚扰、侵犯隐私、诈骗和不正当得利等因素。在合法范围内进行社交技巧的分享和提升是可以接受的,但一旦涉及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责任和制裁。


对于个人而言,在与他人社交时,需要明确尊重他人意愿和权益,避免使用违法手段。对于社会而言,相关立法和监管的完善也是必要的,以保护个体的自由和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看到这里的观众朋友们,你们对于PUA的行为是如何看待的?是否也曾被身边最亲近的人伤害过呢?被伤害之后是否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关注我,学习更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北大包丽自杀案宣判:男友判3年2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被害人   被告人   鼻祖   北京市   社交   意愿   意志   北大   个体   权益   隐私   合同   精神   关系   自由   法律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