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确定访华后,不到12小时,一架美飞机降落北京,信号不简单

布林肯确定访华之后,不到12小时,美国商业界人士的飞机就抵达北京,将与中方人员开展交流。两国商业人士的频繁交流,向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

尽管中美关系当前还面临一些困难,但两国经济界的交流则一直在持续。6月14日晚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乘坐飞机抵达北京,与盖茨基金会的合作伙伴讨论全球需要面对的关于健康与发展的挑战。这是比尔·盖茨自2019年以来首次抵达北京,他对这次的来华之行表示期待,认为从研发抗疟新药,到应对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国都拥有大量的经验,希望将这些经验分享给世界其他地方。

比尔·盖茨抵达北京,是中美商业界交流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已有多位美国商业界人士来华。苹果CEO库克以及特斯拉CEO马斯克来华,更是引发了空前的讨论。5月30日傍晚,马斯克的专机抵达北京,在24小时之内,他闪电式地会见了三位中国部长级官员。媒体将“访华”一词用在了这位商业人士身上,令马斯克的中国之行多了一丝官方色彩。之所以美国商业界人士受到高规格的接待,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是这些企业的重要市场,并且有部分企业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很高,中方保持与这些企业的紧密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中美“脱钩断链”;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对中国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除了拉动中国供应链提质升级之外,还能形成鲢鱼效应,促使国内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此前由于中美关系趋于恶化,美国政界逐渐形成共识,妄图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之外,寻求供应链的“去风险化”。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政府不断推动美国企业将供应链转移至中国之外。据了解,苹果公司已经开始把部分供应链转移至越南、印度。国内依赖苹果订单的供应商也不得不追随其步伐,相继在越南等地建立工厂。与此同时,特斯拉也传出将在墨西哥建厂的传闻。特斯拉内部人员对外透露,位于墨西哥的特斯拉工厂将在今年年内开工,建设周期会比上海工厂更短。国内的特斯拉供应商闻风而动,相继在墨西哥布局有关产业。一系列的迹象似乎都在向外界表明,美国正在推行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进程。而现在多位美国商业界人士来华,则从正面打破了这些怀疑,表明中美商业合作依然十分紧密。

事实上,除了商业界人士频频来华之外,美国政界近期也多次与中国接触。就在比尔·盖茨抵达北京之前不到12小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国外长秦刚通了电话。当天晚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宣布,布林肯将于6月18日至19日访问中国。在外界看来,这是中美试图将两国关系拨回正轨而做出的又一次努力,一旦布林肯的访华顺利成行,两国外交接触或将更加频繁。要知道,在过去的数个月里,中美两国关系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双方的高层接触一度“冰封”。直到5月份,两国的外交互动才逐渐回暖。

当然,也不必对布林肯的访问有过多期待,在秦刚外长与布林肯的通话中,双方的谈话并不和谐,表明彼此之间仍然缺乏足够的信任。这一氛围或将延续到布林肯的访华过程中,阻碍双方达成更多共识。因此,在中美关系复杂的当下,中美商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比尔·盖茨以及众多美国商业界人士相继访华,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中美商业合作的前景依然广阔,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的商业交流将一直持续下去,为两国企业提供更多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北京   特斯拉   盖茨   墨西哥   中美   商业界   越南   中美关系   美国   中国   比尔   外界   信号   飞机   人士   小时   商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