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浅析汉代丧葬制度,探寻礼乐法

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大到百官宴服,小到具体的言行举止,都需要礼仪的规置。其中丧礼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仪活动,以表生者对死者的尊敬,也表示了古人对生死之事的敬畏。汉代葬礼是在春秋战国丧葬礼仪的基础上沿袭而来,其中更加复杂化与庄重化。

不管是丧乐,还是丧服,汉代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法度的高压下,古人对于丧葬的重视程度再一步升级,汉代的丧葬礼仪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随小编一起探究汉代的丧葬制度,深刻了解汉代礼仪文化。

一、丧服三年移薄俗,因知能孝始能忠

亲死曰丧。丧,失也。孝子不忍死其亲,如亲尚在,相失云尔。服,思念也。服以表貌,貌以象心,服心也。《诗》云:“无思不服。”《易》曰:“古者丧期无数。”《书》云:“百姓如丧考批三年。”丧服唐虞世已然,至周乃有五服之等衰。

我国古代有严格的丧服体系,依据等级亲疏,自然灰分成了不同的丧服制度,从而对应了不同的时间与礼仪行为,主要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等级,呈现出三年、一年、九月、七月、五月、三月等六个等级的丧期。

斩衰服是丧礼中最重的丧服,多是出现在天子、诸侯等皇亲贵族的葬礼之上,服丧期最长长至三年,同时在服丧期间也有严格的规定,行为受到礼仪的严格限制,甚至有“斩衰三日不食”的规定,后续依据百日卒哭、大祥、小祥等日子控制饮食的样式。

《礼记·三年间》记载“创钜者其日久,痛其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齐衰服是第二等丧服,分为齐衰三年、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四个等级。齐衰三年,即丧期三年,多是父母等亲属的葬礼,穿着疏衰裳的麻衣丧服与草鞋;齐衰杖期丧期较短,为一年;齐衰不杖期多是祖父祖母等亲属的葬礼;齐衰三月作为最短的服制,只有三个月的丧期,使用与较为不熟的亲属,服饰不变,但草鞋变成了绳子做成的鞋子。

大功服分为成人大功服与殇大功服两种,成人大功服多是夫妻双方的亲属的葬礼,而殇大功服指代的是未成年人的葬礼。小功服与大功服的形制差不多,不过丧期仅有五个月,也分为成人小功服与殇小功服。

最后的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由十五升麻衣做成,丧期仅有三个月,居丧者两餐不食或者一餐不食,规定不加限制。

我国古代基本上都是按照典型的丧服体系进行丧葬,但是各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着重点,在进行局部调整的同时,还进行了全局性的改革,让丧葬礼仪更具时代性。

汉代的丧服制度中五种服制齐全,但也多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丧服服饰中出现了帻。

帻,古者之卑贱执事不冠者所服也。汉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群臣皆随焉。然尚无巾,王莽顶秃,帻上施屋。”壮发谓当额前,侵下而生,今俗呼为“主头”者是。

在汉代,帻既成为了丧服上的一种服饰,也是汉代流行的头饰,即便不是丧葬,朝中大臣也有服帻的习惯,被古人当成装饰品用,与冠的作用差不多,都是为了拢住长发所设计的。

除了丧服,丧杖也是古代丧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丧葬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难怪齐衰服中,杖期与不杖期也有严格的规定,多是体现服丧者和丧者的亲疏关系。

《礼经校释》中“杖是丧礼之大者”。

两汉时期保持了为死者持杖的礼仪,实行一丧多杖制度,多个服制都会出现持杖的情况。用杖范围由只为亲属持杖到弟子可为老师持杖,表示对恩师的尊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便是故吏为旧君持杖,服丧三年,也是类似君臣形式的表现。

另外庶民也可以为郡守服丧,为了表示百姓对郡守的哀悼之情,他们通常会服丧持杖,他们感叹郡守的为国为民,尽管不是亲属,他们依旧能够打破规定,为他们持杖。

其亲受业则曰弟子,依久次相传授则曰门生,未冠则曰门童,总而称之亦口门生。

汉代弟子门生为老师服丧已成惯例,甚至到了东汉时期,老师死后,即便是皇帝等王公贵族也有为他们服丧,甚至还有穿麻衣,相比于之前只为心丧的礼制,汉代的为师持杖更显对老师的尊重,这样的情况俨然已在汉代形成一种风气。

其实我们在之前所说的故吏与旧君并不是真正的君臣的关系,而是一种特殊的隶属关系,像是举荐者与被举荐者之间就是故吏与旧君的关系,但是这种服丧礼制违背了只有一个君主的政治体制,与“天子至尊”的规定背道而行,甚至打乱了服丧秩序,所以在东汉时期统治者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不管是丧服还是丧服体系中的丧杖,都体现了汉代严格的等级规定,与政治息息相关,透露着礼仪的重中之重。即便是王公贵族在丧葬礼仪面前依旧需要遵守规定,这是古人铭记于心的礼节。再加上汉代严格的等级秩序,虽没有明喻,但是丧服制度就能体现人的三六九等。后期虽一度变化,但百变不离其宗。

汉代的丧礼以礼入法,更能体现礼法的相互渗透,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特征,也是汉代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声声锣鼓盖悲咽,阵阵唢呐去泪痕

丧乐也是汉代丧葬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礼俗结合体现汉代独特的仪礼文化,传统音乐与礼仪之间相互结合,成为了典型的礼俗音乐的文化特征。当然两汉时期的丧乐各有不同,都具备时代特点。

汉初的丧仪音乐不同于之前的“汉仪”之规,通过音乐来增加丧葬气氛的风气已在民间盛行,并且成为民间葬礼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也展现了先秦楚地的丧葬风俗,具有“楚声”特点,多是来源于楚国的乐舞文化。

西汉时期,作为丧礼中音乐的发展期,受社会环境与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丧乐多是隆重盛大的特点,也从现在开始,仪式音乐成为了汉民族丧葬仪式中固有的风俗。

“厚死崇丧”的音乐之风,与之前的哀悼肃穆的氛围不同,丧礼多是热闹隆重的氛围,不仅有大型乐器的出现,还有歌舞、杂技等类型进入丧葬风俗,人们还追求乐器、乐佣等随葬品,体现汉代丧葬的奢靡之风。

晚世风流俗败,嗜欲多,礼义度,君臣相欺,父子相疑,怨尤充胸,思心尽亡,被衰戴经,戏笑其中,虽致之三年,失丧之本也。

汉代兴起的奢华之风与阴阳五行、墨家思想等思想有密切的关系,鬼神观的崇拜,孝道观的推崇都让古人对丧葬礼仪的各个方面加以重视,但是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礼制,不让民俗音乐“大出风头”,挽歌礼仪开始出现,《薤露》、《篙里》等被用于不同的送葬场合,表示对生命逝去的无奈。

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离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亦谓之长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

在唱挽歌的时候,一鼓一锣,唢呐托腔,与我们现在丧葬礼仪音乐用的伴奏乐器差不多,可见丧葬的乐俗流传至今,由来已久。

东汉时期虽大部分延续西汉的仪式音乐,不过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在调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可以说东汉时期是丧仪音乐的完善固化期,宫廷丧仪音乐与民间丧仪音乐在汉代大放光彩,将礼与俗生动展现。

宫廷丧仪不再只是挽歌送葬的礼制,后续又加上了鼓吹助丧以及方相逐鬼的方式,为后世宫廷丧乐奠定基础。东汉时期的“挽歌送葬”形式再一步发展,除了演唱者“羽林郎”之外,规模有所扩大,多了一些宫廷乐人,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角色。

“鼓吹助丧”的制度则是与东汉鼓吹乐发展有关,不仅在丧葬仪式上,统治者还将其放到宫廷音乐中“乐品”的位置,对其极其重视,《礼志》中就曾记载了永平七年阴太后的葬礼中,在灵柩抬走之前,就有黄门鼓吹列于殿庭的演奏,就连出土的墓画像石上也有鼓吹乐丧仪演奏的场景。

方相乐舞中的“方相”是东汉国家在丧仪礼仪上特地设有的官职,在王公贵族出殡的时候,前有方相开路,到墓室中还得进行乐舞表演。但是方相官职的设立不止如此,除了为死者在墓中驱逐恶鬼的能力,还能够为生者驱逐恶鬼。与其相配的器乐形式,有的人认为短萧与鼓的配合,也有的人认为是黄门鼓吹,但并没有真实的史料记载。

相比于宫廷丧仪音乐的庄重严肃,民间丧仪音乐趋于奢靡化,甚至东汉时期的奢靡风比西汉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尽,由此还形成了攀比之风,“崇厚葬”就是体现奢华的重要方式。

乐舞图与庖厨图是汉代祠堂中经常见到的画面,乐舞图出现在丧葬仪式中多是为了告慰先人与安抚生者,庖厨图多是展现丧葬期间的习俗。

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徘优,连笑伎戏。

一曲音乐,为死者送葬,为生者安抚。音乐既能表达个人心情也能够营造各种氛围,已成为汉代丧葬礼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后世的丧仪音乐有重大影响。

三、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既然我们都了解了汉代的丧服与丧乐,又怎会不说丧葬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丧礼?虽然我们现在知道的丧葬礼仪程序较为简单,但是对于古人来说,丧葬礼仪是人生中最后一项“脱离仪式”,一定要走的庄重,整体丧葬礼仪罗列下来,大概有43项之多,礼仪的繁杂表示古人对死者的尊重以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养疾、招魂、沐浴、袭礼、小敛、大敛等皆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毛奇龄曰:“养疾者,奉侍疾病送死之礼也。《孟子》曰:‘养生不足以当大事,维送死可以当大事。’此最宜慎重者,偿与此而稍有遗憾,则终生悔恨,后亦无容读礼矣。”

汉代延续前朝的侍疾之礼,当亲戚有病的时候,亲戚朋友就会前往探视问疾,表示自己的友谊,在病人养疾的时候,侍疾的需要穿新衣,防止病人看到秽物。另外在遭受疾病的时候,其他亲属还需要祈福求福,祈求上天保佑。

招魂是生者不忍亲人死去,祈求鬼神的仪礼,希望死者能够死而复生,招魂之后,死者没有醒来才是真正的死亡,亲人们开始哭丧,丧礼仪式正式开始。沐浴则是为死者沐浴,是为了保持死者整洁,不过现在的沐浴多是在死者脸上或者身上象征性地擦一擦。饭含之礼就是将玉、或者米贝等东西放入死者口中,依据地位不同,口中物品也不同,体现严格的等级差距。

为死者沐浴之后,不能少的步骤就是袭礼,其中包括插笄、施掩、掩瑱、设幎目、设握手等必要程序。插笄就是用簪子固定死者的头发,施掩用帛将头部抱起来,掩瑱则是用玉将死者的耳朵塞住。设幎目将布覆盖在死者的脸上。设握手就是根据死者的手型制作手握的物品。后续的袭、设冒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总体来说都是为了死者能够整洁地入土为安。

小敛之礼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出殡之前的停敛,将死者放入户内,旁边置有衣服,大敛则是与小敛差不多,基本上一共是七天,之后便入棺。并且举行敛礼的时候需要将尸体包裹住,包裹的事物类型不同,样式不一。

哭丧是丧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孝子如何哭丧也有严格的规定,死者亲属闻丧时要哭,大小敛时要哭,启殡时要哭、送葬时也要哭,礼节非常复杂,甚至连哭声都有所限制。

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侄)〔绖〕带无过三寸。无布车及兵器。无发民哭临宫殿中。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无得撞哭(临)。

最后到死者入土为安,还要亲属在墓葬中放入陪葬品,皆是墓主人所用或者所有,从一些出土的陪葬品中,我们也能够了解一些汉代的文化,为专家学者研究汉代提供有力的帮助。

从开始到结束,对于古人来说,虽然是死者最后的旅程,但当时灵魂不灭的思想让他们对丧葬过程极为重视,神鬼关、生死观是他们不敢怠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古人的丧葬制度透露着严格的等级秩序,一点一滴都在彰显汉代的文化。通过研究与其他时代不同的丧葬历史,或许会发现汉代不同的文化特征,他们对于后世丧葬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参考文献:

《仪礼集编》,郝敏撰,《四库全书》本。

《通典》卷第五十七,《嘉礼》二。

《汉简<服传>考(下)》,沈文倬撰,《文史》第25期。

《隶释》卷第七。

《淮南鸿烈集解》,[汉]刘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67页。

《古今注》,[晋]崔豹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页。

《盐铁论校注·散不足》,[汉]桓宽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3页。

《丧礼吾说篇》,毛奇龄撰,《续修四库全书》本。

《汉书·文帝纪》,班固撰,中华书局,197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丧葬   汉代   丧服   苍黄   礼乐   丧礼   大功   衣冠   东汉   亲属   死者   殡葬   礼仪   制度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