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军阀之安徽柏文蔚

民国时期,安徽是皖系军阀的发源地,皖系军阀很多大佬都是安徽人,而皖系军阀的首领就是段祺瑞,是民国的风云人物。

在民国初期的时候,安徽还不属于北洋军阀的地盘,当时的安徽都督是柏文蔚,一个具有革命党背景的人物。

柏文蔚是应该革命四杰之一,也是民国的第一个军长,早期一直参加反清的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柏文蔚等人在江苏发动了起义,打败了清朝的铁杆支持者张勋,使得南京光复,并且成立民国临时政府。

民国成立后,柏文蔚成为安徽都督,可是他并没有投靠袁世凯,在“二次革命”时期,他不贪图自己安徽都督的地位,毅然参加了反袁起义,可以最后还是失败。后来柏文蔚一直跟随着孙中山,和北洋军阀对抗,可惜蒋介石掌权后,二人的矛盾越来越大,被蒋介石夺取了权力。


1876年,柏文蔚出生于安徽寿县一个书香世家,柏文蔚从小喜欢读四书五经,还喜欢军事,想日后当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

柏文蔚十六岁的时候,就在老家的私塾教书。二十一岁的时候,在父亲的劝说下参加了应试考试。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柏文蔚开始厌恶清王朝的腐败,和好友一起在寿县成立了“阅书报社”,传播一些新思想。

1899年,柏文蔚考入安徽的求是学堂,后来因为不满清政府和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柏文蔚就跑到南京,参加一个叫“强国会”的反清组织。

1903年,陈独秀等人从日本留学回来,在安庆召开演讲,提议青年人要“革除恶政,拯民于水火”,柏文蔚当时也在场。后来清政府发现这件事,下令关闭了演讲地,也不许学生们参加革命活动,柏文蔚一气之下退学了。

1904年,柏文蔚进入安徽武备学堂就读,开始弃文从武,当一个学生兵。他和一些进步学生,一起建立了“同学会”,专门讨论怎么推翻清王朝,让社会得到进步。

柏文蔚毕业后,被安徽公学校长李光炯邀请,到学校担任体操教练。在学校的时候,柏文蔚又参加了一个,专门从事暗杀活动的“黄氏学会”,李光炯也是成员之一。

1904年秋,柏文蔚、陈独秀等人建立一个反清组织“岳王会”,希望学习岳飞一样精忠报国。这个组织主要任务就是,发展一些年轻的军官,和暗杀清政府的官员,柏文蔚担任“岳王会”南京分会的会长。

1905年9月,柏文蔚辞去体操教练之职,在安徽新军里面当队官,也是在这一年中,柏文蔚加入了同盟会,不久后柏文蔚当上了管带。

1906年底,柏文蔚、赵声、孙毓筠等人,计划炸死两江总督端方,可是计划被泄露,孙毓筠被抓,柏文蔚被迫离开了军队。

1907年,柏文蔚到了东北吉林,在吉强军当文帮带,后来在吉林边务帮吴禄贞那里当参谋。

1909年,吴禄贞任命柏文蔚为标统,在此期间,柏文蔚资助过很多革命党人逃到日本。柏文蔚后来去往朝鲜,交涉东北的延吉问题,等他回国后,吴禄贞已经被调离,柏文蔚在奉天的将军府当二等参谋。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在陈其美的邀请下,柏文蔚来到上海,和黄兴等人商量南京起义的事情。柏文蔚来到南京后,召集了一起死士,然后返回上海准备了一批军火,和江苏新军第九镇统领徐绍祯商量好起义时间。

但是起义的事情被两江总督张人骏知道了,徐绍祯被迫率领部队撤出南京,导致起义的时间延后。当时张勋在南京城到处捉拿革命党,柏文蔚在徐绍桢的帮助下逃出南京。

柏文蔚看出了徐绍桢对起义很失落,就开始鼓励徐绍桢,然后从上海运了一批军火和钱到镇江。不久后,柏文蔚和林述庆在江宁,率兵打败了张勋的部队。

南京起义成功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柏文蔚担任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率兵驻守蚌埠。


1911年12月,柏文蔚率兵北伐,在苏北地区打败了张勋的部队,后来袁世凯和革命党和谈,柏文蔚才停止了继续北伐。

南北和谈后,张毓筠担任安徽都督,柏文蔚负责协助他,当时安徽还有几个军政分府,他们不听从张毓筠的命令。柏文蔚就和谈和武力解决,使得这些军政分府取消,统一了安徽的军政。

1912年,民国成立后,柏文蔚当上安徽都督,柏文蔚上台后,大力禁鸦片,得罪了英国人,面对英国人的武力威胁,柏文蔚没有妥协。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了革命党领袖宋教仁,导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当时南方很多革命人都起兵反袁。柏文蔚也起兵响应,袁世凯就下令撤了柏文蔚安徽都督的职务。

7月,柏文蔚在安徽担任安徽讨袁军司令,率兵在颖上和北洋的倪嗣冲交战,可是柏文蔚手下的一个师长胡万泰叛乱,进攻都督府。就这样柏文蔚在内外夹击下,率领少量部队退到了芜湖,然后独自去就上海,最后逃到了日本。

1915年,柏文蔚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柏文蔚专门去南洋筹款,因为劳累过度,在新加坡病倒了。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柏文蔚偷偷返回上海,在黄兴的支持下,准备在江苏、安徽一带成立反袁军。

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柏文蔚的组军计划取消。

1918年,北洋的段祺瑞掌握了大权,他想武力统一南方,孙中山组建了护法政府,用来对抗北洋政府。柏文蔚担任靖国军川鄂联军前敌总指挥,率兵在重庆和湖北交界处,和北洋军作战。

1920年,柏文蔚担任鄂军总司令。

后来孙中山成为非常大总统,柏文蔚为建国军第二军军长,为孙中山的北伐计划,到处奔波。

1926年,柏文蔚担任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柏文蔚以淮上军做基础,组建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自己担任军长。

1928年,柏文蔚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后来柏文蔚和蒋介石分歧越来越大,柏文蔚不满蒋介石独裁,和反革命行为,蒋介石免去柏文蔚三十三军军长的组织,只给了他一个北路宣慰使的虚职。后来柏文蔚在寿县开办了“学生团”,而且和共产党来往比较密切,因此蒋介石把他宣慰使的职务也罢免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柏文蔚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抗日活动到处奔走,揭露蒋介石的野心。

1932年,蒋介石让安徽省主席刘镇华,派人严密监视柏文蔚,后来蒋介石还派特务要暗杀他,但是在于右任的保护下,才安全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柏文蔚多次向蒋介石请缨抗日,都被蒋介石拒绝了。抗日不成的柏文蔚,只好离开重庆,去往湘西永绥居住。

1947年,解放战争期间,柏文蔚辞去国民党一切职务,彻底和蒋介石断了联系。

4月,柏文蔚在上海因病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安徽   寿县   北洋   民国   革命党   军长   都督   军阀   南京   蒋介石   上海   柏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