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因1亿拆迁款占路14年,最终输给现实

前言

2018年以前,在上海松江的沪亭北路,过往的行人们常常能看到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一栋装修不错的三层小楼,孤零零的挡在路中间,两旁川流不息的车辆绕道而行,看上去是那样的格格不入。

提起这座小楼,在当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甚至在全国也引起过一番动静。

它就是曾经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闹出过六套房子外加一亿元拆迁款的天价住宅。

张新国住宅

一、心态失衡的张新国

实际上,房子挡在马路中间,不仅经常造成交通问题,也影响城市建设和美观。

住在路中间的张家人,日子也不好过。每天不仅要忍受过往车辆的噪音,而且出行也要时刻担惊受怕。

但张新国硬是咬牙不松口,一口气坚持了十几年。

张新国之所以这样,实在是觉得2003年是拆迁补偿不公平,让他心里咽不下这口气!

而这一切还要从1996年说起。

1996年,张新国动用多年攒下的20万元巨款,把自家的两层小楼改建成了3层楼。

作为过去上海市建设公司的员工,张新国的收入并不低。

但20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那个时代,上海这个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才刚兴起,上海职工平均月工资收也不过在300—500元左右,房价则是1000到2000元一个平方,

20万元,已经能在上海当地买一套上百平方米的商品房。

张新国斥资20万元,把自家两层小楼改建成了3层楼,可谓是花费巨大。

当然,修建的结果也没让张新国失望。

张新国的房子,真可以称得上是“豪宅”,不仅豪华气派,而且范围广大,房子总面积高达三百多平,十余口人居住不在话下。

在外部来看,上下3层楼,一条走廊连起两栋上下3层的宅子。整个建筑高大华丽,墙体都喷上油漆,造型外观都十分不错。

走进房子里面,一楼是养金鱼的小作坊,二楼则是客厅大堂,外加老张夫妻俩的卧室。三楼两侧分别是老张儿子和女儿两家人的卧室,中间是家族平日里娱乐的影音播放室小客厅。

这一套豪华的房子,让张新国在四里八乡都名声在外。

长期居住在九亭附近的村民老吴,提及张新国的房子,至今还交口称赞:

“绝对是那个时代最气派的房子,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

房子变大了,张家人住在里面,矛盾也少了,大家过得十分舒坦。

可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就被政府的一纸拆迁公文给打乱。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开始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上海作为发展迅速的先进地区,城市建设上起步也很早。

2003年,上海开始出台相应的城市建设政策,对沪亭北路进行拆迁,预计在这里修一条公路,而张新国的“豪宅”就在这拆迁的范围内。

对于拆迁,发展城市建设,张新国本人自然是十分支持!

而且,拆迁后不仅能获得新房子,还能得到大笔房屋拆迁补贴款。

可看到拆迁部门发布的方案公告时,张新国大失所望,心里感到十分不平衡。

根据拆迁方案表示:房子面积大没有用,主要看宅基地证书和儿子数量。

按照拆迁方案,张新国一家可以得到了大中小3套共280平方米的房子,一套多子女政策补偿房120平方米,共计400平方米4套房子。

这4套房子,按照现行的政策,以每平方米4500元卖给他们,由被拆迁户从拆迁补偿款中拿出钱来购买。

虽然这样拆迁,他并不亏,可这样算,他的房子虽然盖了三层小楼,但只能按照一层的面积来赔偿补贴。

那么他花了大代价,才住了七年就被拆迁的房子,只能领到和别人一样,一层的赔偿。

而且他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从拆迁方案来看,只能儿子分到房子,

和他一起拆迁的其他村民,家里的房子不比张新国大、家里的人口没有张新国多,因为有两个儿子,就可以分到两大两中两小六套房产。

张新国还说起另一个案例:

“有户人家,儿子走丢多年”

“户口本上没有销户,也算一户,能多拿大中小3套房子”

“我女儿,找了个没有房子的城里男孩”

“他们都住在我家,不算一户人家,却分不到房子”。

对此,张新国一直想不通,这使得他心里很不平衡!

更别说,他拿出的一份1951年的宅基地证书,没有得到拆迁办的认可,更让张新国心中不忿。

当然,政府以宅基地证书来作为拆迁补偿的依据。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某些家庭为了多拿补贴款,将房子提前多修建几层。实行这样的拆迁方案,也是为了打击那些恶意违建,骗补贴款的家庭。

这一措施,对于那些没钱建第二层以上的人家来说,自然合理,但对于那些很早之前花重金修建房子的家庭来说,多少有些不公平。

村民老吴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当年的动迁方案,对老张家确实不利”

张新国也曾找拆迁的政府负责人沟通,希望能够增加一些补贴,可是,多次协商,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怒火中烧的张新国,直接在拆迁部门大闹一场,拒绝拆迁。

失去理智的他放出狂言:

如果不给他六套房产,外加一亿拆迁款,这拆迁就别想进行下去!

这当然是气话,对张新国来说,他并不是真想要这么多钱,他只是想为他花了巨资修建的房子和宅基地,获得一个满意的补贴而已。

可拆迁负责人和开发商自然不可能同意张新国的要求,在他们看来,满足张新国一人容易,但如果他们开这个口子,以后其他人有样学样,都提前在房子上多修几层,那政府要额外支出的赔偿款将是天文数字。

因此,他们宁愿不拆张新国的房子,也不可能开这个头。

在与张新国拆迁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当地政府部门直接对张新国的房子进行冷处理。

既然你不拆,那我们也不强求。

就这样,原先计划在这里建设的四车道,被没有拆迁的张新国房子阻挡,只能建设两车道。

张新国房子,被孤零零的立在了公路中间。

这个结果直接让张新国傻眼,他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但这更是激发了张新国的逆反心理,哪怕政府再派人来协商,他也坚决不同意。

在他看来,你们不给我满意的赔偿,那我偏不拆!

二、6000万天价谣言

2007年,张新国退休,在退休后的10年里,他依然继续在为自己的房子奔走,试图找到有关部门,为自己的房子讨一个“公道”。

他为了让政府承认那张1951年的宅基地证明,还多次跑到档案局查找档案,但还年深日久,始终不被官方认可。

而地方上的某些领导干部,对于这个顽固的上海“最牛钉子户”,很多时候也没有好脸色,很多时候都对张新国的的问题采取放任态度。

毕竟这个“最牛钉子户”,对当地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有太多负面影响。

这让张新国心里也不痛快,后来在采访时,赵新国提到:

“一直都想搬走,镇上对我冷处理,我就顶在那里。”

“他们态度不好,牛气得很,那我也不客气,偏就不搬。”

在他看来,如果这些领导给个好脸色,给个台阶下,他其实也想搬走了,只是他们的态度实在不好,那他就偏不搬。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张新国也经常去法院,试图寻求法律援助。

很多时候,只要上海市里面有关于拆迁补偿等方面的案子,他也会去旁听,为自己“维权”积累经验。

这些年来,张新国已经不知道往法院跑了多少次。

此外,张新国也尝试其他各种途径,了解各种相关土地政策等消息,试图找到解决房子问题的渠道。

退休后的十几年里,他收集了大堆资料资料,里面有他的老式宅基地证明,国家土地动迁政策变化原文,以及领导人讲话摘要等,甚至连各地的媒体报道都有,而无一例外这些都与土地拆迁等相关。

张新国在这方面的认真和“努力”,却没有得到家人的认同。

他87岁的老岳父谈起此事,气得直摇头,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没意思,没意思”。

他的妻子甚至直言,早就想搬家了。

张新国在拆迁上面的闹腾和倔强,时间长了,家里对此也颇有怨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事已高的张新国确实“耗不动”,已经有了搬家的想法。

房子矗立在马路中间,对于生活确实不便,甚至谈得上危险。

在路边,各种交通噪音的影响最为巨大。

经常有大卡车经过,不仅噪音很大,住在房子里的人,还能直接感觉到脚下地板和桌子的震动。

而这种情况到了晚上更加不堪,据张新国所说:

“到了夜里,往来的大卡车更多,轰隆隆的声音和震动更明显。

长期下来,不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张新国又说起了一件悲伤的事:

“三年前,我丈母娘就是因为心脏病去世的。”

而丈母娘的去世,与这些不无相关

同时,还有大量交通灰尘,衣服放在外面,一天下来沾满了灰,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除此之外,房子卡在路中间,常年交通事故不断,造成大量安全隐患。

因为房子问题,张新国不得不经常配合交警处理交通事故。

张新国也表示:他自己就曾亲眼目睹过至少3起严重的交通事故。

最近一次,一辆出租车半夜撞到了他家楼下的泥地里,他不得不大半夜出门处理事故。

提起这些事,张新国也有些心惊肉跳

“出租车开着开着,直接撞上了水泥桩子。”

“吓了我一跳,噌的一下就撞上来了”。

脾气倔强的张新国,心中始终保持着善意。对于因为自己的房子,导致这一段马路出现了的大大小小车祸,他也于心不忍,时常责难自己。

张新国也说过:

“其实,我们也想早点动迁的,并不想影响交通,更不想侵害公共利益”。

2011年3月,有拆迁意向的张新国,主动给政府部门写信,和政府协商,同意拆迁,还签了一份协议。

但由于家里人口太多,无法权衡内部利益,最终意见不一,只能不了了之。

每天,张家人和楼下的租户,出行也很不方便。

由于进出的门口紧挨着这半条马路,每天出门只能小心再小心,防止在车水马龙出现意外。

从不知何时起,房子已经开始变成了张新国的负担,让他内心深处分外煎熬!

随着互联网和媒体等产业的发展,张新国的事迹逐渐在网上传播,他的故事也被人为放大。

许多人在网络上将其称为上海“最牛钉子户”,张新国逐渐名声大噪。

谈起张新国,有人对其力挺,认为拆迁制度本就不合理,凭什么别人就能多分几套房?表示自己要是张新国,他也不搬。

也有人大骂其贪婪愚蠢,要是之前接受拆迁补偿方案,以现在上海的房价,卖出几套,那也是身价过亿。

对于这些纷纷扰扰,并没有影响他的生活。

当知道自己被称为上海“最牛钉子户”时,张新国没有在意:

“走到外面人家第一反应,你就是那个最牛钉子户。”

“无所谓嘛,你说我最牛,那我就最牛好了。”

他的儿子徐军也自嘲说道:

“无所谓了!”

“我们家早成了全上海的笑话,现在无非是全国的。”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张新国,还会继续“钉”下去时。

2017年8月,69岁的张新国同意了搬迁。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甚至放出谣言,称:政府补偿6000万,这才让张新国同意拆迁。

一时间,谣言满天飞,有的人说他得了4000万,也有的人说他得了5000万……

事件的发展开始变得有些混乱。

三、最牛钉子户成为历史

赵新国得6000万的的消息很快传的铺天盖地,他的亲友得知后,更是炸开了锅,许多人纷纷打电话来询问:

“到底拿了多少补偿款”。

张新国被问得烦了,也不想再解释,气的说道:

“跟14年前比,一分没多拿,信不信由你”。

他知道这些人根本不管自己遭遇了什么,只关心自己得了多少钱。

有的人更是登门拜访,询问事件真相,其中就包括一些媒体记者。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张新国在得知此事之后,对来访的记者说出了真相。

“最近,听说我家终于签约了,外界有各种谣言,有的说我家拿到了6000万元,有的说我家拿到了4000万元、3000万元。我解释几句,又有人反过来说——看吧,他家摒了十来年,最后一分钱也没多拿,你说傻不傻……”

话语中,戴着眼镜的张新国,满是无奈。

而同意搬迁的真正原因,那就不得不提到到底街道动迁办主任陆辉和副主任徐民强。

张新国笑着说起两人之事:

“去年以来,街道干部一次次上门,连党工委书记也亲自到我家来了。”

自2016年开始,陆辉和徐民强经常来张家拜访,做工作,十分有诚意,每次上门,也不谈拆迁内容,话语中聊起一些家长里短,对他们十分关怀。

每次离开前,陆辉等人也对张新国表示关心:

“不签协议没关系,关键是你们保重好身体”。

他们的诚意和关怀,对于上了年纪的张新国来说,心中十分感动。

当了这么多年的“钉子户”,张新国十分清楚,自己的诉求,政府大概是不能满足了。

14年来,附近多年的老邻居一户户搬走,房子周边从乡村街景变为时代大都市,农村小道成为柏油大马路。熟悉的人都成为过往,张新国心中倍感孤寂。

他早有搬迁的想法,但是这十多年挤压的不忿,要说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陆辉等人的工作下,确实化解了许多。

此外,张新国多次在法院旁听,他看过数十个动迁纠纷庭审中,没有一个拆迁户能“成功”,往往以败诉而告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和他一样拒绝拆迁的“钉子户”,在当地还有四五家。

而和他一样拒绝拆迁的“隔壁钉子户”也败诉后,张新国试图通过法律维权的心思也淡了。

毕竟已经69岁的他,到了这个岁数,还有什么放不下?

更别说交通问题,让他每天提心吊胆。

提起政府,张新国也是心怀感恩。

某些地方,对于钉子户,大多无所不用其极,但当地政府对张新国这个上海“最牛钉子户”,采取冷处理的同时也没有太过刁难。

张新国自己也表示感谢,他坦言:

“14年来,政府从没给我断水、断电、断煤气。”

为了防止交通问题,可能会给张兴国家里造成的影响,当地政府还特意暖心的装上了相应的防撞护栏等。

这些张新国都看在眼里,也是他愿意搬迁的原因。

2017年8月末,在一次与街道动迁办深入交谈后,倔老头张新国最终同意了拆迁。

“政府官员既然态度也温和下来了,那就搬吧。”

在这次搬家前夕,政府对于张兴国的要求能尽量满足的都尽量满足。

考虑到他家里只有一位87岁老人和两位近70岁的老人,陆辉还专门安排了几位志愿者上门帮助其搬家。

说起这些,张新国也笑道:

“政府部门为我们考虑了不少,我们心里也是十分感激的。

在这次协商中,张新国还是按照2003年时,拆迁安置的标准,他实际上拿到了230万元拆迁补偿款和40万元装修补偿,其中约200万元要用来“买安置房”。

14年前与如今相比,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今天上海的房价,在张新国所在的沪亭北路两侧,房价早已飙升到每平方米4万—6万元。

这跨越14年的拆迁补偿,可以说亏的厉害。

而且安置房还在规划建设中,多久才建成,位置在哪里,都是未知数。

所幸政府在安置房之前,每年给予张新国一家6万多元的住房补贴。

对于这些,张新国自然考虑过,但他似乎看开了,正如他所说:

“有些东西是理不清的!”

2017年9月18目,这栋矗立在马路中央的“钉子户”,在一天之内被拆除。

这场维持了十四年的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上海“最牛钉子户”从此成为历史。

四、拆迁背后的欢喜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高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市拆迁改造工作中,自然不可避免的的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

其中城市房屋拆迁带来的纠纷、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某些暴力拆迁、违规拆迁等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

张新国的事件可以说是曾经个城镇化时代的一个产物,城市拆迁改造工作中矛盾冲突的一个突出典型!

张新国以不搬迁,作为“抗争”,由此引发了在这城镇化时代浪潮下,许多人的同情和共鸣。

许多人将其称为上海“最牛钉子户”,这其中包含肯定,也有讥讽。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官方张新国的“抗争”,态度已然十分温和。

不仅没有断水断电等胁迫措施,当地街道拆迁部门还经常上门做工作,多次关心问候,解决其一定生活诉求。

张新国在这过程中,行动也十分理性,不管是找政府处理宅基地认证,还是寻求法律途径援助,他都在以合规合理的方式来试图为自己的房子拆迁寻求“公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至于因为住宅引发的交通问题等,他也妥善配合交警处理。

双方的互相包容理解,哪怕张新国成为了上海“最牛钉子户”,在生活上依旧和谐。

而同样在上海,2009年,上海闵行区的一场拆迁中,却爆发了潘蓉女士一家以自制燃烧瓶对抗政府铲车的拆迁大战。

但不管是温和式的拆迁斗争,还是激烈式的拆迁斗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不均问题,住户在政府拆迁方案中,利益受到实质损害的结果。

但直接对抗的不理性方式,必然是不可取的。

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每一项政策更大程度上是基于更广泛的民众考虑。

张新国觉得不公平,正如前文所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他修房子升了三层,花了大价钱却只按一层来算;岳父宅基地没有得政府认证;女儿不能分房,别人家儿子多,可以多分房。

但对于更多的民众来说,他们却是乐于接受拆迁方案,因为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财力修房,只有宅基地上一层,有一个儿子分大中小三套房是绰绰有余,没有儿子,也有一定拆迁赔偿,大家没有太大怨言。

如果张新国没有花大价钱修房子,没有宅基地大概也能接受。但他比别人投入更多,拥有更多,他自然觉得不公平,不满意拆迁方案。

而国家政策是不可能给他一个人放口子,由此引发了14年的闹剧。

对于拆迁,同一政策,同一地方,却有不同结果。

有的人获得拆迁,一夜暴富,被拆迁后喜笑颜开,大摆筵席。有的人却觉得不公平,成为钉子户,以各种方式进行抗争,甚至引发各种悲剧。

拆迁问题,正如张新国本人所说那样:“有些东西是理不清的”

面对利益,我们更多还是要知足常乐,理性维权。


参考文献

【1】《上海最牛钉子户14年日常:跑法院 处理交通事故》,中国青年报

【2】《坚守上海14年,最牛钉子户将搬迁》,桂林晚报

【3】《“上海最牛钉子户”为何“服软”?》,宁波晚报

【4】《“上海最牛钉子户”动迁》,解放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钉子户   上海   冷处理   宅基地   城市建设   交通事故   谣言   家里   儿子   房子   现实   自然   政策   交通   方案   政府   张新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