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善家”到“嗜血资本家”,做错事的曹德旺,不再被世人原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趣史研社

编辑 | 趣史研社

●○前言○●

曹德旺被誉为世界汽车玻璃大王,但是他“慈善家”的名号,却已经远远盖过了企业家的名号,这与他乐善好施,多年从事公益事业是分不开的。

可在一档节目中,王曹德旺因为采访时的一番言论,直接就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却并不是因为他又做了什么慈善,恰恰相反,这次却是因为大家发现了他“慈善家”的背后,竟是“嗜血资本家”的面孔!

那么他究竟在访谈中说了什么?竟能一时之间引起网友们的共愤呢?

有人说曹德旺之所以能成为杰出的企业家,除了他妻子的帮助,与他的父亲母亲对其的教育更是密不可分。

他的父亲曾去日本布店铺当了三年的学徒,那个时候就能出国,也能看出曹德旺的父亲也并不缺钱,并且在他父亲学成归来之后,凭借自过过硬的技术和灵活的商业头脑,很快就从一介布商成为了上海市永安百货的掌股人之一。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上海当时局势混乱,曹父不得不带着全家人从上海回到了老家福建福州,而由于没了工作,曹德旺的家里也一下从顿顿有肉变成了稀糠粗米。

但好在曹父并没有放弃,在老家又干起了各种各样的小生意,而曹德旺虽然不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但却因为心疼父亲,便主动辍学,跟着父亲开始东奔西走,卖菜卖水果,能干的小生意他和父亲几乎全都干过。

而家里除了需要上学的孩子,剩下的都是年纪小,并不能从事什么劳动力的弟弟妹妹,而曹德旺的母亲因为需要在家里照顾孩子们,也无法出门工作,于是就造成了家里需要吃饭的人多,干活的人却少。

可单凭父亲和曹德旺,并不能维持一大家人的生计,于是父亲为了能够多挣些钱补贴家用,干活更加卖力,最终在曹德旺16岁那年,父亲因为劳累过度而去世,一时之间,家庭的重任便全都落到了这个16岁的少年身上。

为此曹德旺干活更加起劲,小小年纪的他拉板车、扛货物、什么挣钱他干什么,曹德旺的母亲着他风吹日晒和营养不良的模样,常常心疼的落泪。

所以,虽然曹德旺的家里曾经非常的殷实,但在家里遭遇变故之后,曹德旺已经算得上是实打实的穷苦出身,但他也因此养成了自己吃苦耐劳的性格,再加上曹德旺从小在父亲从商的熏陶之下长大,这些都为他日后企业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在多年以后,曹德旺的家庭条件才开始逐渐好转,而他的母亲看他也老大不小了,便又帮他张罗起了婚事,最终曹德旺与一名从没见过的女孩结了婚,这女人便是她的发妻陈凤英。

虽然两人结了婚,但他们的婚姻是名副其实的包办婚姻,两人对彼此并不熟悉,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人都不怎么交流。

在日后的朝夕相处中,两人才逐渐的熟络了起来,不久后陈凤英便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而两人的感情也因此再度升温。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妻子陈凤英又为曹德旺生下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可经济问题又再次显现了出来,以曹德旺如今的薪资,养活几个孩子只能勉勉强强。

为此陈凤英便提出了让曹德旺去香港创业的想法,曹德旺并非不想去,但家里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供他继续创业了,陈凤英却告诉他不用担心,她有办法。

原来陈凤英家里曾经是地主出身,虽然后面下了台,成为了贫民,但毕竟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找了自己的父亲,挖出了家里藏了多年的小瓦罐将小瓦罐中的物品全都置换成钱财,随后便交给曹德旺,用来帮助他创业。

但曹德旺也并不是天赋异禀的商人,他拿着妻子换来的钱财来到香港创业后,没过几个月,就将自己的本钱全都赔了进去,为此他只能狼狈的回家,但妻子却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又跑回了自己娘家,将家里仅剩的老底全都拿了出来,再次交给了曹德旺。

曹德旺看到妻子的所作所为很是感动,为了不让妻子失望,他便二度香港,继续自己的创业之旅,可谁知,曹德旺仿佛时运不济一般,这次不但将本钱全都赔了出去,还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走投无路的他,回到家中后便向妻子说明了情况,将家人都安排好后,曹德旺便开始了自己的躲债之旅,可也正是这趟旅行,造就了曹德旺日后的上亿家业。

为躲债,曹德旺只身一人来到了外面独自打拼,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创业的想法,只想将自己的账务还清,给妻子和孩子们一个安稳的生活。

于是他来到了一家小工厂,从最基层的保安做起,慢慢就做到了保安队长,加上他做事认真,很快就被工厂录用为了专职人员,

成为专职人员以后的他,为了早日还清债务做事更加认真,还经常给厂里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厂长也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于是他很快就从组长生升为了从副厂长,不但还清了家里的债务,他还有了一点闲钱,创业的小火苗再次燃起了火焰。

而他在一次回家的路上跟司机闲聊时,说起了汽车玻璃,他才得知一块小小的玻璃,竟然全都需要去国外进口,并且当时全国的很多公路,在当时还属于低等级公路,汽车玻璃常常会因为路况而有不同的损坏,每次修车都要花一大笔钱。

而因国内无法生产这种汽车玻璃,所以只能高价采购进口玻璃,因此导致成本非常便宜的一块玻璃,卖到我们中国就能产生上几千元利润。

这番话给曹德旺很大的启示,他认为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汽车玻璃,不然岂不是一直都要被国外企业遏制住发展的命脉。

回去之后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妻子,在得到了妻子陈凤英的支持后,他没多久就收购了一个生产水表玻璃的厂房,但此时还有一个非常的大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目前国内并没有顶尖汽车玻璃的生产技术。

于是他便又跑到了国外,采购了大批的汽车玻璃生产设备,并且在全国花费重金寻求人才,希望能够攻克汽车玻璃的生产难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便组建起了一直自己的团队,并且经过多次的失败以后,终于生产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玻璃,刚刚投产几个月,曹德旺就已经赚回了全部的本金。

曹德旺也因此一战成名,吸引了各方大佬前来投资,最终曹德旺联合十几个股东,投资几百万成立了我们之后耳熟能详的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由于玻璃价格比国外产品便宜很多,逐渐进口玻璃的市场就被吞并,并且还远销海外,占据了很多国外市场。

但由于美国历年来不断的增加进出口产品的关税,曹德旺不得不将工厂开到了国外,此举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再就业问题,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同时也引起了美国政府方面的不满,于是便试用起了无赖手段,对福耀玻璃的生产就行了制裁,谁知曹德旺也是一个硬骨头,他直接就组建了最尖端的律师团队与美国死磕到底,打了几百场官司后,美国最终败诉。

从以上也能看出曹德旺是一个不惹事也不怕事的人,并且他赚到钱后立即就投身到了慈善事业当中,修路、修学校、赈灾等,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捐了160多亿元,他也一举成为了中国企业家中的大善人,更是被评为了“中国首善”。

但他却因为在采访中的一番言论,将自己推到了逢考浪尖之上,当主持人问他:为何愿意几个亿的捐出去,但却不能为企业下的员工们多发点工资呢?

曹德旺的回答是:

“员工要求加工资可以理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那如果我给你加工资,还要考虑到其他企业能不能承受,因为其它企业不能承受,就我一家企业这样做,就会打破企业的行业规则。”

此言论一出,瞬间就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激烈讨论,大家的对此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有人说曹德旺的此番言论属于忘本行为他也是穷苦百姓出身,有了钱却就不能设身处地的为底层员工们着想了,绝对不能原谅!

为此,还有人专门有扒出了福耀玻璃在中国的工厂的员工薪资,与国外工厂员工的薪资对比,中国员工的薪资竟然比国外低了一大截,于是各种说曹德旺为“伪君子”的言论层出不穷,纷纷指责其为“嗜血资本家”。

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曹德旺的说法很有道理,因为此时的中国企业众多,如果肆意给员工们加薪,势必会引起市场的混乱,并且还有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

而如今曹德旺拿出这批钱,用来做慈善回馈社会,不仅帮助到了需要帮助的人,还最大限度的拉近了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是名副其实的大善人。

●○写在最后○●

曹德旺的这番言论表达的观点确实有些模糊,这才引起了大家对其话语含义的胡乱猜测,但曹德旺为中国的慈善事业做出的贡献和帮助,却是我们大家都不可否认的。

那么屏幕前的你有何想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慈善家   资本家   香港   美国   薪资   中国   嗜血   世人   妻子   家里   父亲   言论   工厂   员工   国外   玻璃   孩子   汽车玻璃   企业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