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英雄史话》续32 虎口夺粮

32第三十三章 围打西赵受挫未克 虎口夺粮我军险胜

姚村战役之后,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南北宽60余里,东西长80余里,军政人员达到2000多人。只有西赵保像钉子一样钉在伊洛区没有被拔掉。西赵保在赵保盆地的西端,东距东赵保不足10里,全村1000多口人,但东赵和西赵却是两个天下。东赵保是解放区,阳光灿烂;西赵保在顽匪冯克功、何斌、何申如、何梦环统治下,则是天昏地暗。顽军团长冯克功据说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参加过红军,当过连长,了解红军战术,后叛变革命,当上了国民党军队团长。他在占据西赵保后,大肆进行反共宣传,强迫群众加固寨墙,日夜守寨,与八路军为敌。

围攻东赵保失败后,冯克功根据徐吉生的命令带一个团驻守西赵保。为了长期与八路军对抗,他强迫群众对寨墙再加固,在寨墙周围挖了5米宽、5米深的壕沟。除了在寨墙上配置步枪、机枪外,还配置了20多门鸡娃炮(扑拉机),备足弹药。寨门外建有吊桥,白天放下,派哨兵严加盘查把守,晚上升起,禁止通行。同时禁止西赵保人农历二、五、八到东赵保赶集,对外村人,特别是东赵保人进入西赵保盘查更严。他还强占群众房屋、物资,强迫群众轮流守寨,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姚村——立顶山战斗结束后,伊洛区干部群众要求乘胜追击,拔掉西赵保顽军据点。豫西特委和六支队、十八团研究决定,由六支队主攻,十八团配合,攻打西赵保,扫清根据地向西发展的障碍。

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六支队在东赵保寨外河滩召开大会,向部队宣布攻打西赵保,并让东赵保群众,悄悄地把在西赵保的闺女、媳妇等亲人接回。部队动员后,当晚进入阵地。当时,徐吉生的大部武装人员驻在西赵保以西的老君洞、曹窑、上涧一带,为了阻止徐吉生西顽军和北边日伪军可能对冯克功的增援,由十八团驻在西赵保以西3里的坡底村向西警戒;由伊洛独立团在北边的东下河、柳河、西五里坡一线向北警戒。六支队把西赵保包围后,计划在顽军不备的情况下发起猛攻,拂晓前拿下。

但却在总攻前被敌顽获悉情报。原来,顽匪支队长何维静老婆张XX,是东赵堡的闺女,她以回娘家之名混进东赵堡,得到八路军将要攻打西赵堡的消息后,立即报告冯克功。因此顽军早有准备,在八路军发动攻势前,就先向八路军开了枪。

顽军灯笼火把把寨墙附近照的一片通明,并以火力严密封锁各处通道。加上六支队装备较差,只有3挺重机枪,两门迫击炮,没有重型武器,部队冲了几次也未靠近寨墙,天明只好停止总攻,重新部署,制定作战计划。六支队等采用声东击西战术,从东、南、北三面佯攻,迷惑敌人,把地势有利的西寨门作为主攻方向,突破一点,全面进攻,争取全胜。迫击炮和轻重机枪集中后对准西寨门,掩护一个排架云梯登寨墙强攻,因寨壕深、寨墙高、火力猛,云梯好不容易靠上寨墙,两个战士快爬上去时,梯子被敌人炮火打断,战士摔下牺牲,攻寨未果。

八路军又抽调部分战士挖了十几米地洞越过寨壕,准备在寨门下用炸药包炸开寨墙,打开缺口,冲进寨里。快打通时,两个战士抱着炸药包,两个战士端着冲锋枪,准备冲向寨门,但最后一镐打通时,敌人枪弹、手榴弹同时落下,根本无法行动。洞里的同志只好把洞堵住。敌人在洞口堆麦秸,掺辣椒面和兽皮燃起浓烟,呛得动力的战士们难以忍受,气的得捶胸顿足。

第四次进攻,十几名战士,在重机枪掩护下硬冲到寨门下放炸药包,但冲到寨沟时,因无处隐蔽,未到寨门下,就牺牲了。

最后,基干二团李小江连长又做了“土坦克”,用一张长方形桌子,四条桌腿下安4个轮子,桌子蒙上湿透的厚棉被防弹,将炸药挂在桌面下,两个战士钻在桌子下推桌向前移动,想借助夜色掩护,推进到寨门口炸毁寨门。

但敌人将西赵保群众赶上寨墙,用棉布、棉花拧成团,沾上油,点燃后用竹竿、木棍伸向寨外,将四周照得通亮。寨壕内填进树枝、枣刺,寨墙上用枪弹和石头、瓦块阻击,使土坦克无法靠近。

当时麦子已熟,困在寨里的群众都急着收麦,为了不误群众收割,也为寻找新的战机,军区命令支队撤出战斗,东进登封,一举打开大冶镇。此役,虽未攻下西赵保,但西赵保成了一个被围困的孤岛,冯克功躲在寨子里,再也不敢出来为非作歹,给周围八路军的活动和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支队对伊洛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奉命离开东进时,伊洛区领导人张剑石、刘健挺和群众将六支队送到东赵保以东10里的十字岭村,并赠送了“威震伏牛”的锦旗,表示感谢和敬意。支队在伊洛区作战中受伤的伤员留在伊洛区养伤,支队同时留下政治部巡视员王嘉惠负责伤员照料工作。

夏收之后,洛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开始征购公粮。为了打击投靠日军的汉奸,争取伪顽共同抗日,减轻群众负担,伊洛专署出台了征购政策。汉奸的粮食给予没收,在伪顽政府做事的,没收寄存,视转变情况予以归还。

攻打西赵失利后,敌顽气焰更加嚣张,经西赵附近运回征集储存的粮食就更加困难。特别是西下河,距西赵仅有一里地,并且到西下河去,必须经过离西赵保只有半里地的石坡庙,所以要弄回这些粮食,就等于虎口拔牙。5月25日,特委张新民通知洛南县政府财粮马心聪,带30名战士和牛车到西下河运回这批粮食。谁知当日车辆在县政府门前聚齐后,情况有变,县长王敏卿和刘一凡,因有紧急任务把县大队的人带走了。中队长王金长赶到对马心聪说明情况,并说:“现在给你派5个人吧!”看到人马车辆已经聚齐,马心聪迟疑了一下说:“行!”就带着班长魏明和王大勇等5个战士和车队出发了。

东赵保和西赵保的分界线,就是从南向北的陈宅河。陈宅河有东西两条支流,在东西赵保偏北山谷汇合,流入洛河。河东岸是东下河,是八路军占领的解放区,河西岸是西下河,属顽匪出没的敌占区。两条支流中间,有一道平岭。运粮车队沿陈宅河东岸向北,很快到了东下河。河两岸垂柳舞动,清波之上,鹅鸭嬉戏,岸上田野,青苗茁壮,两边山坡,青草茂密,鲜花盛开,牛羊追逐。半山腰有战士持枪放哨,守护着群众耕作。

“注意!”车队下到河滩,马心聪提醒大家,“随时做好战斗准备!”5个战士持枪走在前边和两侧,加快了步伐。过了河,没到石婆庙就看到庙门外两个匪兵持枪游动,发现车队赶紧跑进庙内,关上大门。班长魏明摆了下手,示意队伍跟上,顺西岭快速前进。岭的尽头是一道南北沟,河水潺潺而下。西下河村就坐落在沟西,沟东山坡上有我军修建的炮楼。为防止意外,马心聪让班长魏明带两个老兵到村外高地瞭望守卫,自己带两名新兵和车队人员进村装粮。村内地下党员用假情报让两名西赵的狗腿子上西赵报告,组织可靠佃户过秤装粮。

守卫石婆庙的匪徒,见运粮车队远去,遂跑到西赵报告。那天冯克功正在召开庆功会,伪宜阳县县长庄则敬也到会祝贺。一帮匪首听了报告,认为不大可能,不出动兵力保护,绝不敢冒然前来提运粮食,要不就是设伏陷阱。但既然公开来提运粮,就必须尽力抢夺。冯克功命何孟玲、何孟环率众出西门直奔西下河,捉拿运粮人,抢回粮食,命何申如、张兆环率众出东门直达河滩,对抢粮队伍抄后路包围,给予歼灭。冯克功命人抬出两挺机枪,架上东寨门守候,上寨观看。

由于内线党员组织工作做得好,群众不忙,粮食很快装好,大家知道情况紧急,不敢停留迅速上路,等敌人赶到,运粮车队已经到了河东。马心聪等人回头一看,北边西赵到西下河的路上有几百人提枪追赶,南边出东寨门的敌人也分散向这边围来。马心聪让牛车快走,自己和一班人找好掩体射击,跑在前边的敌人被打倒滚到堰下。这时岭头警戒的战士也开枪接应,使车队到大岭顶,把粮车拉到隐蔽地方,把牛卸了。战士和车夫都占好位置,把手榴弹摆到面前。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敌人近了他们才开始射击。班长魏明不亏是神枪手,一枪撂倒一个,弹不虚发。王勇原是放羊的,石头打得准,入伍后枪也打得好,田云、王坚和来喜也各显神通,用手榴弹阻击敌人,使敌人不能靠近。

突然北岭我军炮楼上的机枪也嘎嘎嘎地叫了起来,敌人的尸体也随之滚下山去。原来驻东下河正在吃饭的基干二团三营长张瑞芳接到司令部支援的命令,带领战士持枪赶来,登上炮楼,看到情况危急,立即投入战斗。张瑞芳亲自抱住机枪对敌扫射。连长张瑞露端着刺刀,带领战士们像下山的猛虎扑向敌群。敌人招架不住,仓皇退下。敌人的兵力远远大于我们,马心聪让王坚把手榴弹留下,跑回分区搬兵。

正在敌人重新组织发起又一轮进攻时,我方阵地后边枪炮声急剧响起,炮弹开始在敌群中开花,顽军开始纷纷溃退。原来分区司令员张剑石等不见车队返回,认为必是遇到麻烦。这儿打响后,宋大顶我部也和敌人接上了火。分区一时也不了解情况。王坚回去报告,分区领导立即让基干二团团长张宏道率队跑步赶来营救。张宏道团长到来后,张瑞芳也率领炮楼上的战士冲了出来,敌人看到援军赶来,夺粮无望,争相逃回西赵,关上寨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下河   炮楼   史话   机枪   虎口   支队   车队   粮食   战士   敌人   群众   两个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