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鱼片出炉,行业还有哪些新招?

5月4日,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一家肉类培育公司和新加坡鲜味肉类公司一起,利用3D打印技术,联合推出全球首个天然细胞培养的人造鱼片,引发网友关注。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行业持续创新,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


我国高度重视3D打印产业,广泛应用于各大领域


3D打印(3DP)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广泛应用于制造、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与创新,陆续发布《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2022年8月,工信部公布首批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涵盖工业、医疗、建筑、文化等领域的36个典型应用场景。2023年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广应用无损检测、增材制造、柔性加工等技术工艺,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


随着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及设备和工艺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我国3D打印技术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从航空航天、医疗、模具、汽车制造,到珠宝、艺术创作等领域,越来越深入到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同时也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更多中国3D打印机品牌纷纷走出国门,展现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心。此外,3D打印技术人才也成为一项国家认可的新兴职业。同时,更多中国3D打印机品牌纷纷走出国门,展现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心。


工作人员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铂力特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项目车间内操作3D打印设备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3D打印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硬件以及辅助工具等等;中游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厂商和3D打印服务解决商;下游行业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军事、文化等等,特殊应用主要包括生物、食品、建筑、人像打印等等。


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逐年增长,发展态势强劲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增材制造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已基本同步,据Wohlers Associates,In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工业增材制造设备安装量市场占比10.60%,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在此背景下,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3D打印产业规模为208亿元,同比增长32.06%。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将超过63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速20%以上。


2017年-2025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存续的3D打印相关企业超过10万家。从成立年限来看,成立1年内的企业近3万,占比约28.6%;成立1-5年的企业超5万,占比约49.9%。整体来看,近年来我国3D打印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3D打印相关企业成立年限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3D打印行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这些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环境,同时也是国内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重要区域。其中,广东省最多,超2万家,其次是江苏省,超7千家。北方则以山东、山西为最。


我国3D打印相关企业最多的前10个省份(单位:家)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资产服务平台


人民数据研究院分析2022年我国3D打印领域发展情况发现,行业整体发展主要体现在社会和产业政策方面,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逐渐形成。具体亮点主要包括北京冬奥火炬采用3D打印技术、工信部组织征集并公布36项增材制造典型应用场景、人社部发布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新职业、科创板迎来新的3D打印企业上市、电池3D打印在国内的新发展、航天六院增材制造产业化实现了重大突破等。


3D打印行业重视可持续发展,仍需加大创新力度


相比于以往传统的制造工艺,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制造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再加上目前轻量化的趋势,将会使3D打印技术在汽车和飞机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由于更多的厂商把数字文件转至当地生产制作,因此生产成本、能源消耗、材料浪费及废气排放都会进一步降低。


目前我国3D打印行业高速发展,但技术壁垒也进一步增加。对此,人民数据研究院认为,相关企业需以高品质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在3D打印产业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等方面持续突破,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在航空航天、能源动力、汽车制造、医疗、教育等各大领域的发展应用,培育壮大新动能。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邓思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行业   鱼片   航空航天   中国   研究院   领域   我国   产业   数据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