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城拾遗之石棚圣境

第一次去石棚古村实是误打误撞,17年春天的一个礼拜六,带着妻儿到北部山区自驾游,无意中在环山公路旁看到一座石板桥,下车步行沿村内小路而上,于是揭开一段尘封的过往……

这是一个安静的,几乎就要被废弃的村庄,仅在村头靠近路边的地方有几户人家,也正是这几户人家挡住了后面的一片古老村落。

荒村

古村名曰“石棚”,建于两座山头中间山谷门户之处,村落依山而建。顾名思义最早得名于石头搭建的棚子,山上至今还留着当年用石板搭建的无梁殿式样的石棚,据说为早年放羊人所用,此类石棚为圆形或者方形,墙体用青石堆砌,顶部则用石板一片片堆叠成塔尖状。或为巧合,此类石棚与中国古代常见亭阁式塔极为相似,这类亭阁式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佛塔类型之一。

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多作为僧尼墓塔,亭阁式塔在南北朝至唐代非常流行,金代之后逐渐衰落。一般来说早先的亭阁式墓塔多作空心结构,内设塔室可供奉佛像、舍利等,与此地石棚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穿过村前几户人家往后目之所及让人眼前一亮,一条小溪从远处的山谷而来,劈开村子中间的石头后穿行而过,自然而然的就把这本就不大的村落分成了两半。放眼望去古老的山村一片死寂,青石垒砌的石板房尽皆只剩墙体,此刻仿佛进入了《聊斋志异》的荒村世界。

古宅

古宅大多依山势而建,错落不齐有高有低,宅内院落大多长满树木藤蔓,门口的山村小路尽皆使用石板铺就且大多淹没在草丛之中,有的院落门前高出路面一米余,于是门口便多加了几层石阶,石阶的缝隙里也是长满了野草藤蔓。

石阶

我曾壮着胆子进入一户古宅探幽,只见宅院皆用青石垒砌,石头雕刻的工工整整规规矩矩,可见极为用心,当为古时村内大户人家宅院,古宅为两进院落,从门楼进入后有左右厢房,院内极为宽广,其内长有一棵树皮翠绿的中国梧桐。

犬舍

若在古代这真是大大的吉祥预兆,《庄子》秋水篇里,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民间更有“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的说法,可惜的却是不知谁错过了谁,而今这梧桐树一片葱葱,这古宅却人去楼空……

再往前有一道墙把院子分为两进。院墙在东南角留门,进了院门才到主屋,主屋建的也是极为讲究,青石墙工工整整,堂屋坐北朝南,门口左侧有一个青石供台,这也是鲁南地区故老流传的风水布局,每月初一十五在石桌上上供,我家虽没有石供桌但每逢过年初一亦会搬出大桌上香,至今我仍记得香炉是一粉色釉无耳炉。

正对堂屋大门的院墙内侧有一排两层鸡舍,鸡舍用青石石板搭建,分为多格每一格皆留有小门,院墙西侧是配房早已坍塌,东侧有一狗舍,亦是用青石搭建留有小门。

此院落周围又有其他院落将它包围,院子的东墙上爬满了何首乌藤,给人一种枯寂之感,又令人生出无尽感慨。

出了宅院有一条小路直通深处山谷,小路的东侧也是谷底,一条小溪顺着山势欢快的流淌。

小路大概步行一里余即到尽头,拐过一个小弯豁然开朗,一个大大的水潭如明珠一般镶嵌在这山谷的尽头,潭边又有一小庙依山而建紧挨水潭。

小潭

水潭极为清澈,如济南五龙潭泉水一般一眼见底,水潭西侧为一断崖,自断崖处可见泉水滴落,于是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旁边的小庙建造的极为简陋,仅有一间低矮小屋,应是近代重建,庙门前有一香炉,炉内香灰外溢可见香火旺盛。

沧浪碑

小庙正殿内供奉神像当为山神爷,殿内角落有一块残缺石碑,入内观看石碑上刻有霖泽庙云云,看到这里我又心生疑问,众所周知霖泽庙在沧浪渊,此地又怎会有霖泽庙碑文呢?令人费解……

待从山神庙出来往水潭西侧山上看时又有一座灰瓦红墙的建筑物在靠近山顶的崖壁间若隐若现,于是沿着水潭寻找上山小道。

荒废步阶

一番寻找后终于在水潭北侧一片蒹葭丛后找到一条几近荒废的登山小道,小道原来应为石板铺就步梯,年久荒废。一路向上极为艰难,待到山崖之下又折返往南,山路折返处有一断崖,崖壁皆为钟乳石,可见早年此处当为一峡瀑,峡瀑下部有一一字石穴,石穴底部为平坦青石,其上凿有一长方形石槽,石槽内盈盈一汪清水,乃自钟乳石滴落。

断崖峡瀑


钟乳奇观


钟天地之灵秀

崖壁钟乳石形态各异,或像灵兽腾跃,或像飞禽翱翔,靠西崖壁下更有一巨型钟乳石如一只青牛挡路而卧,自此处向下观望,水潭犹如一块古时明镜,直让人想起一句“见日之光,长勿相忘”,对“长勿相忘”……

水槽

山路顺崖壁继续南行百余步,有一小庙依崖壁而建,小庙高两米余,闊两米,其内供奉山神神像,殿外香灰满地,可见亦是香火鼎盛。

此处观来当年应为一隐者修行所居之处,小屋紧挨山崖几无道路,而峡瀑底部水槽应为旱时接水饮用所留,实为难得清静之所,虽不是洞天福地,但亦可得逍遥之洒脱,日可吞山川之灵秀,夜可吞皓月之清风,实为练心养性之宝地。

崖壁神社

去年冬天雪后我特意带着家人又去一次,雪后的村庄更加静谧了,仅有几户人家的烟囱里零星的飘着黄烟,整片村落寂静无声,后面荒废的一座座院落,在白雪的映衬下更加神秘,我甚至幻想:此时是否会从这白雪掩盖的荒村古宅里走出一位长袍加身长髯白发衣袂飘逸的老道。

雪后荒村

冬日雪后的山村小路一头牵着村庄,一头牵着看不见的山后,道旁的柿子树稀疏的挂着几颗红透了的柿子,脚下的雪发出“噗呲噗呲”的声音,除此以外周围安静的仿佛处于真空。

顺着山路走到山谷尽头,山神庙被皑皑白雪覆盖,旁边的积水潭上了一层薄冰,水潭西侧的岩壁依然有泉水滴答,更有甚者挂起了一道道冰凌,此时山上的小庙仅能看到一片红色的墙壁,似一颗红镐宝石镶嵌在羊脂白玉之上。

水潭冰凌

我站在高处想着远方鸟瞰,此时的寒风让人无比的清醒,远处的山脉在冬日朦胧下越发神秘,像一头卧伏的巨兽,真不知几百年前在此隐居的道人,是否也曾在某个下雪的午后站在这里远眺,他会冥想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钟乳石   荒村   崖壁   山神   断崖   水潭   青石   院落   石板   小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