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摇篮拍客家·民居|腾蛟故里东龙村

来源:【赣南日报】

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是明末清初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和明朝理学家李大集先生的家乡。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古村落,素以“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闻名,有“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古代窗户博物馆”之誉。

春到阡陌,绿染东龙。

东龙村坐落在山间盆地中,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村中古木参天,阡陌纵横,清溪环流,祠堂民宅错落有致,小巷幽径四通八达,其田园风景堪称美丽乡村之典范,令人流连忘返。

古朴精美的“百间大屋”。

相传,东龙村始建于唐,原名东屯。北宋乾德初年,在石城半迳定居的李翊俊来东龙打猎,看中了这块宝山福地,随后举家迁来辟基定居。因村庄“东南有一脉群山,蜿蜒起伏,形如卧龙”,便改名为东龙。如今,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东龙村现有村民400余户、2000余人,李姓占全村人口的大多数。

气势威武的都阃府。

用古典工艺雕刻的精美花窗,在东龙保存甚多。

工艺精巧的天井照壁。

村中水口古塔,静静守望并见证了东龙的沧桑岁月。

东龙村地处“宁都—石城—宁化”这条客家人迁徙的重要通道上,大量的人流、物流,曾让这里商贾如云,富甲一方。鼎盛时期,东龙村有人口5000余,明代临川陈际泰称其“万瓦参差,如大都会”,清翰林院学士孔敏英喻之为“架上金盆”。村庄现保存有大小祠堂近百座,“百间大屋”1座,另有书院、义仓各2座,古塔1座,凉亭5座,石桥、寨堡各4座,隘口4处,店铺和民居建筑共140多幢(间)。

游客们在“东里一望”参观游玩。

村庄西南的“东里一望”,是东龙村的标志性建筑物,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据李氏族谱记载,这座庞大的客家古建筑群是李氏族人李仁方花费重金修建的居所,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竣工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按照功能划分为防卫空间、公共空间、生活空间和娱乐空间四个区域,由祠堂、住房、学馆、绣楼、仓库等组成,内有100多个房间,因此又被称为“百间大屋”。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布局奇特,展现了客家古民居高超的建筑工艺。

村中立有明末清初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东龙人李腾蛟雕像。

“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是东龙人,传其自幼聪颖,四岁识卦,即过目不忘。明亡后,李腾蛟在翠微峰与易堂诸子交,好论《易》,兼攻诗文,以经学授生徒,要求弟子们每日穿蓑箨冠,朝夕歌诗,作揖入室。其诗《看山》颇能体现其风骨:“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濛。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李腾蛟为人淳朴,心胸坦荡,年六十卒,吊祭者云集慎斋翁祠,堵塞路途,哭声震耳。东龙村人怀念他,为他雕像,那气定神闲、温文尔雅的样子,诠释了什么是“一方水土一方人”。

东龙村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活动传承至今。

东龙村精美的古建筑群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对于研究中国乡村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海内外学者前往参访。2013年8月,东龙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同年12月,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2017年11月,入列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钟小春 记者李传材 文/图)

编辑:谢忠英

值班主任:肖静

本文来自【赣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宁都县   宁化   翰林院   客家   石城   明末清初   阡陌   祠堂   民居   故里   摇篮   村庄   乡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