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报依然是铁路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

“嘀嘀!嗒嗒嗒!

这是电报发出的声音

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

电报机浓缩着几代人的回忆

如今

电报早已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在铁路系统中

部分信息仍然使用电报发送



从手动操作到自动转报

电报机是我国铁路系统

最早使用的通信设备之一

1886年唐芦铁路从筑路开始

就以电报作为车站间的通信方式

早期使用的是

莫尔斯码纸条电报机



图为晶体管震荡电报机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

原北京铁路局开始以晶体管振荡电报机

取代纸条电报机

提高了电报传送的可靠性



图为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


1956年京津、京石线

开始采用话夹式移频电报进行通信

同时开始安装德制51型电传打字机

随后逐渐采用国产55型电传打字机


图为电传打字机


上世纪80年代初原北京铁路局开始采用

噪音小的电子电传机

和带汉字库的电传打字机

1984年引进OKI FAX7700型传真机

随后传真电报业务在系统内开始推广



1992年铁路电报交换机系统开通运行

原北京铁路局采用电报交换技术

构建铁路电报交换网

1993年3月1日起

随着铁路开通自动转报系统

开始实现全程自动转报



电报走入信息化时代


2000年开始

铁路通信全面实现数字化改造

铁路数据网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快速发展

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联络

解放了大批电报电话员的手工操作

网络成为铁路信息化的主要传输媒介



2012年原北京铁路局采用

新的铁路存储转发电报通信系统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

通信方式、多媒体数据库和计算机技术

不仅实现了原电路文字的介入

同时将传统的传真电报

包括表格图像

也融合到存储转发电报网业务中

使得铁路通信更加便捷、安全



电报依然从这里传递


现在信息通讯那么发达

一个电话甚至一个微信比发电报都快

为什么铁路系统还使用

电报信息网络体系呢?

原来,铁路电报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

出于安全需求

铁路很多信息仍然用电报发送

目前,北京局集团公司的部分电报传递任务

由北京局集团公司电报所

采用电子传递方式向用户传递电报



推开北京通信段电报所的大门

在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

几台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一字排开

报务员正坐在电脑前编辑电报



在这里,24小时都有报务员值班

她们担负着天气信息、紧急突发事件

临客开行等信息的电报受理、投递工作



每封电报要经过

自检、互检、总检3个环节核对

确定收报单位、电报号、等级

受理时间和电报内容等

全部正确后才能进行发送

电报所平均每天收发电报上百封


不论科技如何发展

电报设备如何更新换代

安全、迅速、畅通的铁路电报

永远保障着旅客们的平安出行

END

文字/文图图/孙丽萍 鲁 静 冉云峰

图文/王彩霞 荆晓宇 王 盼 岳 园

编辑/郭骁勇 李建广

投稿邮箱:rmtzkywb@163.com

这些铁路小姐姐的技能,你慕了吗?


首桩开钻!这个枢纽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这个铁路小姐姐,在雅万高铁当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电报   北京铁路局   传真电报   电报机   铁路   通信   电传   打字机   方式   系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