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扬名立万,却成了乱臣贼子,他的结局令人唏嘘

王敦是西晋和东晋时期一位身份显赫的人物。在西晋时期是晋武帝女婿,因平定“八王之乱”有功开始在政坛暂露头角;到了东晋,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与从弟王导一起把持朝政,加上另外一支王氏家族的势力,时人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王与马(司马)共天下”。刘禹锡有一首非常有名的《乌衣巷》,里面有“当年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句子,其中的“王”就包括王敦这个家族。王敦虽然出身世家,却不像从弟王导那样儒雅,在青少年时期甚至有一个“乡巴佬”的外号。即便如此,他却因为性格豪爽而被晋武帝赏识,并且招为驸马。刚入住驸马府时,王敦还不熟悉皇室的生活习性,以致闹出了一些笑话。比如,在驸马府出恭是一件挺讲究的事,不仅有婢女侍候,还在茅房放一盘塞鼻子堵臭气的红枣,王敦不知就里,一口气把一盘子红枣给吃了个净光。方便以后,服侍的婢女给王敦端来一盆清水和一碗洗手用的澡豆。王敦过去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为了不被婢女们小看自己,就一边喝着清水一边吃着澡豆,嘴里还不停地夸“干饭”好吃,弄得在茅房里服侍的婢女无不掩口而笑,背地里笑话这位驸马爷真的是一个乡巴佬。不过,尽管出了这个丑,王敦并不觉得丢人,足见此人城府够深!还是在茅房,王敦的结局就有人做出过预言,事实上还真是如此。一次王敦到大富豪石崇家里玩,期间有些内急,就赶紧上茅房。石崇家里的茅房装饰比王敦的驸马府要高级得多,里面光婢女就有十几名,穿戴打扮都是十分光鲜亮丽,比普通家庭的女眷穿得都好。这还是次要的,在石崇家上茅房后,必须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才能出来,并且是当做婢女们的面换。因此,许多客人内急了都是憋着,实在憋不住了就跑到外面方便,不敢轻易地在石崇家出恭。王敦却神情自若地上茅房,旁若无人地当着婢女的面脱掉旧衣服,换上新衣服,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这一下,王敦的大名在石崇家的婢女中就传开了,婢女门纷纷议论说,这个客人不得了,将来一定能够做乱臣贼子!

不光上厕所,石崇在宴请客人时的方式也是与众不同:他不仅安排美貌的歌女舞女助兴,而且还命令她们给客人们劝酒如果客人不喝光门杯里的酒,就下令阉奴杀掉劝酒不成功的美人。这些美人都是石崇花大价钱从各地淘回来的,个个才貌双全,深得宾客们的喜欢,他们怜香惜玉还来不及呢,哪里会舍得让石崇给杀掉呢?因此,到石崇家里参加酒宴的宾客极少有不是大醉而归的。不过也有例外。一次,王敦、王导兄弟二人石崇家做客,石崇少不了要宴请二位,规矩还是老规矩。王导宅心仁厚,尽管自己不胜酒力,还是勉强喝干每一杯酒,生怕劝酒的美女遭到不测。他的从兄王敦则不然,无论劝酒的美人如何苦苦地哀求,王敦都无动于衷,不肯饮尽杯中的酒水。这种情况石崇还是头一次见到。因此,在酒精的刺激下,石崇不禁老羞成怒,喝令阉奴将劝酒不力的美人拉去出去杀掉。就这样,石崇接连杀了三位美人,王敦还是面不改色,淡定地看着石崇接下来如何表演。已经酩酊大醉的王导摇摇晃晃地挪到他的从兄跟前,愤怒地说:多喝点酒又能怎样,兄长难道是铁石心肠,就忍心她们被杀掉吗?王敦冷冷地答道,奇怪了兄弟,石崇杀他自己家里人,干你什么事!王导只好劝石崇,就此罢手,早点歇息,好好的一场宴席,变成了一场血淋淋的杀戮。

婚后的王敦,并不满足与舞阳公主的二人世界,他不仅纳了不少的妾室,而且把一些姿色尚可的婢女也填充到自己行乐的阵营,这样一来,他的身体很快就搞得非常虚弱。故此,舞阳公主和一些亲友就劝王敦,身子骨要紧,一定要克制一些才好!王敦知道大家是对自己好,于是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命令卫士打开驸马府的后门,把三十几名婢妾统统赶出家门,任凭她们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人们一看驸马爷这回改正得非常坚决非常彻底,不由得对他多了几分的赞许,就连他的岳父泰山晋武帝听说了以后,对他也是另眼相看了!王敦在西晋的时候,虽然也做官,也掌管过兵权,但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他表现出政治野心,是在西晋灭亡,东晋建立以后的事儿。

东晋灭亡后,王敦和从弟王导等人拥立琅琊王司马睿为帝,在建康成立新的政权,偏安江南,史称“东晋”。由于王敦、王导弟兄二人在拥立司马睿称帝的前前后后,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晋元帝司马睿为了感激他们,便任用王导为丞相,王敦为大将军、江州牧,不久又加封王敦为荆州牧。随着权利的增加,王敦的政治野心就逐渐地显现出来了。刚好有一阵子,晋元帝重用了与王敦政见相左的刘隗、刁协、戴渊等人,引发了王敦的极度不满,于是王敦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挥师直逼建康,企图取代晋元帝。王敦在起兵前,曾经差点杀掉他的从子王羲之。当时的王羲之大约有十岁左右,王敦特别喜欢他,经常把他安置在军帐中睡觉。有一天早上,王敦出了军帐,跟心腹钱凤商议起兵谋反的计划,说到一半的时候,王敦忽然想起王羲之还在军帐中睡觉,一拍大腿说坏了,想必这孩子是听到我们谈话的内容了,因此不得不杀掉他!多亏王羲之机灵,知道自己听到了不该听的东西,恐怕是凶多吉少了,因此他赶紧弄些口水涂在脸上、被褥等处,假装还在熟睡。钱凤是跟着王敦一起进的军帐,见到这个情形,便劝阻王敦说,看来这位公子未必听到我们谈话的内容,卑职愿以性命担保,恳请大将军不要杀掉他。王羲之故而得以保全性命,不然的话,就不会有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就不会有《兰亭集序》了——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王敦起兵谋反的消息,马上就传到了建康,也传到了王导的府中。王导感到非常惊恐,埋怨他的从兄不该如此莽撞行事,因此他带领家人向晋元帝请罪,并且取得了晋元帝的谅解。所以当王敦的大军攻入建康之时,王导仍然坚持站在晋元帝这一边,使得王敦篡位的图谋没有得逞,王敦一怒之下杀掉了刁协、戴渊等人,并且“解除”了王导的丞相职务,自己“任命”自己兼任丞相,自此,朝中军政大权,尽数落入王敦手中。不过,晋元帝驾崩前,他也没有再越雷池一步,彼此相安无事。晋明帝司马绍登基后,王敦又开始不安分起来,便以司马绍不够孝顺等原因,再次起兵造反。这一次王导对王敦的反击十分坚决,为了鼓舞士气,王导故意散布言论说生病的王敦已经死了,平定叛军是指日可待。各地的勤王之师得到王导的这个口谕后,信心大增,纷纷顽强抵抗王敦的叛军。陷入困境的王敦,病情加重,不久便真的在极度失望中病故了。以王敦的军事指挥才华来看,如果诚心辅佐晋元帝,即使不北伐,开疆扩土,也必然会像他的从弟王导那样,成为一代名臣。可惜,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成了祸害两代帝王的乱臣贼子。就连他一向疼爱、多有提携的王羲之,在编辑个人简历时,写的也是王导的从子,而不王敦的从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舞阳   王羲之   乱臣贼子   司马   婢女   茅房   西晋   驸马   东晋   丞相   结局   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