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传统村落“金字招牌”

原标题:擦亮传统村落“金字招牌”

近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通知,要求502个省级传统村落统一设置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标志,实施挂牌保护。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形载体。这些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传统村落,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古宅民居,也有千姿百态的农业风光,更有质朴厚重的人文故事。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村落消亡的趋势也得到了有效遏制。此前,江苏省公布命名502个省级传统村落,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全省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挂牌保护,既是赋予这些传统村落可辨识的“身份”,也是强化基层的保护意识和主体责任。

挂牌,就好比为传统村落罩上一把“保护伞”,但若要真正发挥效用,还得由内向外持续发力。原住民是传统村落中有形建筑和无形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保护传统村落,显然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原住民“一迁了事”,单单留下村落本身,作为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现实中,或多或少存在村民私搭乱建的情况,影响了村落整体风貌。对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能让当地村民认识到所在村落的价值,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保护热情。此外,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社区宣讲培训等方式,提升村民的相关知识素养。

虽说挂牌的出发点是“保护”,但能让传统村落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挂上这一“金字招牌”,能有更大机会拓宽保护开发资金的来源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领域。例如,安徽省黄山市就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投资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形成了民企独资保护开发的“宏村模式”、财政扶持民企经营的“呈坎模式”等。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反向旅游、小众旅游备受青睐的当下,挂上这一“金字招牌”,在对外宣传推介旅游时底气会更足,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挂牌只是第一步,要擦亮传统村落的这个“金字招牌”,意味着面临更加沉甸甸的责任,必须因地制宜、创新思维,努力促进传统村落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活力。(宋紫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金字招牌   村落   建设厅   黄山市   传统   江苏省   民企   中华   村民   省级   资本   模式   社会   责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