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下班才是要了老命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后世的评价褒贬不一,虽然经历过强盛的时期,但后期却使得中国百年之衰,成为了西方列强猎食的肥肉。

但你要说清朝的官员们个个都是和珅,吃的盆满钵满,每日都不上朝议事只知道贪腐,那反而还是冤枉了他们。

因为从现在的史书来看,清朝的官员虽然日子过得不错,但是平常的日常反而比现在的打工人都要过得忙上不少。

一、睡醒到上朝

作为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清朝在繁文缛节上可谓是各个朝代之最,面见皇帝时的各种礼仪,自然是处处皆有,尤其是遇上一些比较勤奋的皇帝,那当朝的大臣在上朝前就受了罪。

根据《清史稿》记载,最勤奋的乾隆等皇帝,往往三点梦醒,然后向皇后请安后稍加洗漱用餐,五点就召开早朝。

而与下午的朝会不同,上午的朝会作为一个总体性大会,要求凡是在京的大臣若无生老病死等事情,不管你有没有意见发表,都必须要参加。

但根据当时的宫廷安排,紫禁城内不允许汉族大臣居住,他们只能居住在离皇宫比较近的宣武门周边,这就导致清朝的汉族大臣,每逢早朝,就必须在夜里一两点就起床准备早朝事宜。

而这些大臣,有钱的还能骑马驾车偷点懒,没钱的就得在凌晨起来饿着肚子抹黑走到紫禁城门口等待早朝。

换为现在,凌晨一两点或许算不上什么,但是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要是遇上有雨带雪的日子,那可真的是能要了人半条命了,而到了城门口等待这些官员的还有后半截规矩。

因为皇帝三点才起床,因此各路官员自然也不能早于这个时间入宫,不然会惊扰圣上。

而入了宫之后,皇宫因为多有易燃之物,因此不能点燃明火,官员只能靠着前路引领的太监指示按品级顺序入宫。

而到了皇宫内廷,不好意思,不管是满族汉族还是外人亲人,都必须要下马下轿步行,以表示自己对皇上的尊重。

到了养心殿外,那么整个上朝流程就完成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等。

没错,按照清朝的品级制度,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入殿参与决议,而剩下的官员不管有什么事,都得在殿外等待召唤或者通知散朝。

运气好的时候,朝会没有军事也没有灾难议题,一个时辰便能结束,运气差的时候,殿外这些人就得等上两三个时辰。

而殿内的人也好不到哪去,皇帝能坐,他们却只能站着。

而且在殿前还必须要保持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不能申请如厕,那会脏了皇帝的耳,不能打喷嚏哈欠,那会脏了皇帝的眼,不能昏昏欲睡,那是蔑视圣上,可是大罪。

因此不少官员只能不吃不喝避免尴尬,还得时不时随着皇帝的情绪起伏跪下站起,这可比现代要累得多了。

二、散朝到下午

等到散朝结束,早的话回家还是七八点,晚的话已经到了中午。

对于一些工作较少的官员来说,这个点还能吃点饭再睡个回笼觉,但对于位高权重的官员们来说,今天的正事才刚刚开始。

自古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在清朝这种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金字塔社会,任何一种不当举动,都可能会传到皇帝的耳中,在一念之间就断送自己的前途或者性命。

而官员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应酬,也是让官员们更进一步的必需步骤。

《澄斋日记》就曾经记载,当时的清朝官员彼此串联到了什么地步呢?

就连国史馆总纂,也就是如今的国家图书馆总管理员这种职位,都是“无日不有应酬,无日不有饭局”。

而这些饭局或是同僚问候,或是上下级彼此照顾,要么就是旧人故友联系感情,每场都无法拒绝。

至于那些想要拒绝的人,康熙时期的李光地就是最好的反例。

想要当浊水中的清鱼,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当朝大臣索尔图等人孤立排挤,最后被皇帝贬斥到边郡,终身不得入京参与国事,可以说是政治前途完全断绝了。

而这些官员在应酬结束之后,还得继续抽空参加其他小宴会或者是批阅积压的书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要是运气不好,那还有可能被皇帝请进宫中,参加下午的第二次小型朝会,专门听取工作成果,然后再接下被安排下来的活。

要是运气好些,那整个下午就得在办公场所批阅手下报上来的书牍,把后续的事情安排下去,但整体上,就像是后世现代的正常工作一般。

三、夜晚到睡觉

而等到华灯初上、月落西山的时候,清朝官员繁忙的一天才勉强算是结束。

在清朝时期,除去特定的时期或是地点,大部分城市都是需要进行宵禁的,而宵禁之后,除去少部分人,大部分人只能在家休息准备上榻而眠。

低级的官员虽然不会入朝参议,不需要提前准备好第二天早朝的奏折和议题,但也得早早准备好寒食和衣物,以便睡醒后稍加洗漱就能出门参加朝会。

而高级官员们却惨了些,他们还不一定能睡的安稳。因为皇帝虽然三点就起床,但这可不意味着皇帝一定会准时准点地睡觉。

像是乾隆、康熙这些比较勤奋的皇帝,往往在早上下午开完会后还会适当批阅奏折,若是有战事、意外等情况,指不定还会让人去叫醒负责的相关官员,紧急召开夜会。

这免不了又得折腾这些官员一遍,若是身体不好,恐怕多来几次就得称病告老还乡了。

假如没有这些事情的话,那官员们倒是可以勉强睡个好觉。

可惜的是这种日子度过了一天却有着无数看不到头的明天,一算下来,比如今的996打工生活也轻松不到哪去。

小结

作为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清朝可以说是将对下管理做到了极致。可惜的是在制度上虽然折腾来折腾去,但最终却没有走出王朝的循环。

这些官员们受了上朝上班的苦,但却在下班下朝的时候,通过彼此之间的勾连,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最终沉入了腐败的染缸当中。

而这些官员却又被环境所影响而无法自拔,只能同流合污,最后带着清朝走向了末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紫禁城   乾隆   汉族   官员   封建王朝   大臣   清朝   清政府   皇帝   下午   早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