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悬案: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是自焚还是遇害,或是逃出生天

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朱棣率领勤王大军杀入金陵城,大明江山易主。

在位仅仅4年的建文帝朱允炆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皇位,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但是建文帝的生死下落却成了历史上最大的谜团。

史料记载,朱棣杀入金陵之后,建文帝的宫中着了一把大火,随后不知所终。

这把火是谁放的呢?建文帝是被烧死在宫中,还是借着火势逃匿了呢?

千百年来,这些谜团始终众说纷纭。

谜团一:那把大火到底是谁放的?

最普遍的说法是:那把火就是建文帝自己的放的。

无论是建文帝是打算借火出逃,还是真的宁死不屈,都是建文帝放火的理由。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这把火是朱棣派人放的。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朱棣本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兵的,就算是他杀到长江北岸,建文帝安排人员前去议和之时,朱棣的说法依然是要诛灭奸臣、仿效当年的周公辅政。

那么当他杀入金陵时,他会如何处理建文帝呢?

想想有五种方式:

第一种,仍然尊建文帝为帝,自己在一旁辅政。

这是最不可能的一种方式。朱棣辛苦筹谋数年,费尽千辛万苦,自己也几历生死,难道只是为了夺得一个辅政的地位吗?

那肯定不是。

金灿灿的皇位就在眼前,唾手可得,朱棣怎么能够放弃。

第二种,将建文帝囚禁起来,自己当皇帝。

这种方式也不可能。

你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打进都城,然后把皇帝直接关了起来自己当皇帝。

虽然你想当皇帝的心情世人皆知,但是你这样做实在是有点太明目张胆了,根本没有办法和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交代啊。

再说了,就算将建文帝囚禁起来,不见天日,但是这个人的存在会时时刻刻提醒朱棣自己和天下苍生,朱棣的皇位得之不正。

要知道朱棣也是一个要脸面的人,如果不要脸面,当初也就不会打着“靖难”的名号起兵了。

第三种,直接将建文帝处死,自己当皇帝。

这种办法更不可能。

原因和上面一样。如果朱棣真的敢处死建文帝,但是这个“篡逆”的名声是洗不掉了。

而朱棣最不愿意背负的,恰恰就是这个“篡逆”的名声。

第四种,逼建文帝让位,自己承袭皇位。

这种办法可行,但是不可控因素过多。

万一建文帝誓死不从,朱棣还拿他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况且当时朱棣还只是控制住了金陵城,天下还有很多地方仍然是心向朝廷的。

建文帝的两大心腹齐泰、黄子澄一个在广德、一个在苏州募兵。

如果建文帝退位不顺利,难免会夜长梦多。

第五种,偷偷杀掉建文帝,自己做皇帝。

实事求是的讲,这是最稳妥的方式。

建文帝死了,自己继承大统多少就名正言顺了。无论大臣还是百姓的嘴也要以闭上。

但是,建文帝怎么死,是个技术活儿。

首先,建文帝不能死于乱军之中,那样的话朱棣难辞其咎。

其次,不能派人暗杀。当时金陵城和皇宫内都是兵荒马乱,人多眼杂,万一走漏了风声岂不是功亏一篑。

而如果暗杀不成,让建文帝跑了,那更是后患无穷。

因此,建文帝最好是自行了断,而且是最后追寻起来毫无痕迹、死无对证的那种。

这种情况下,一把冲天大火,对朱棣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朱棣可以明正言顺的说:我本来是想来辅佐他的,可是他想不开,自己把自己烧死了。

就算有人质疑,想着“死要见尸”,朱棣也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尸是见不着了,见骨灰还行。

所以,如果单纯以结果论猜测这场大火,朱棣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搞不好,这场火就是朱棣安排人员放的。

不管建文帝是真的被烧死了,还是逃跑了,朱棣都会以最安全,非议最少的方式登上皇位。

没有了建文帝,其它的人对朱棣来说都不是问题。

建文帝有个儿子朱文圭仅仅2岁,朱棣直接就把他送回凤阳老家囚禁,一关就是50年,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才被放出来,但是很快就死了。

建文帝的其它兄弟们,不是被朱棣囚禁,就是被贬为庶人,理由就是“你们没有很好的辅佐皇帝,分不清好坏人”。

就这样,朱棣毫无阻碍的当上了皇帝。

也许有人说,如果真的是朱棣派人放的火,借以除掉朱允炆,那么后期他苦心孤诣的四处安排人员寻找朱允炆又是为何。

比如他安排郑和六下西洋;

比如他派胡濙秘密独行十六年,探访两湖江浙一带的大小寺庙;

而且朱棣一直将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秘密关押,一直到姚广孝死前求情才放出来。

所有的这些,不就是证明朱棣认为建文帝逃走了吗?

但是事实会不会是这样呢?

朱棣虽然派人去皇宫放火,但是他也不确定建文帝到底有没有在大火中丧生,以他老朱家多疑的秉性,多方派人寻察也不是没有可能。

或者更加阴谋论一点,朱棣的种种行为都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制造出自己不知道建文帝下落的假象,从而在建文帝之死这个问题上洗白自己。

但是现在,种种问题都只剩猜测,谜团终究还是谜团。

谜团二:建文帝到底死没死,如果没死,他又去了哪里?

现在最普遍的观点认为,建文帝的确是借助那场大火,来了一出金蝉脱壳,从而逃之夭夭了。

更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说法,是说建文帝之所能够逃跑,全赖于他爷爷朱元璋留下的救命锦囊。

根据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致身录》一书所记载,金陵城破之日,一个老太监拿出了一个箱子给朱允炆,说是太祖留下的。

朱允炆打开之后,发现里面和尚所用的度牒、袈裟、僧帽、剃刀等等东西一应俱全,此外还有10两黄金。

更让人称奇的是,里面还有朱元璋的亲笔批示,指示了逃跑路线。

于是,建文帝将自己撞扮成一名和尚,就此逃出生天。

这种说法让人觉的有些好笑。

倘若朱元璋真的如此神机妙算,当初直接把老四干掉,那岂不是永绝后患?

但是很多人还是相信建文帝没有死,而且逃走了。

《明太宗实录》曾经写到,朱元璋传下来的玉玺,在朱允炆自焚时被烧毁了。

但是众所周知,玉玺是玉石所制,大火一般不能将其破坏。所以只能是朱允炆逃走时将玉玺带走了,朱棣找不到玉玺才编造出这样的借口。

而且在朱棣最后一次御驾亲征时的一天夜里。

大臣胡濙在深夜求见已经休息的朱棣,而此前朱棣交待给胡濙的任务,就是暗察访朱允炆的下落。

据记载,朱棣和胡濙两人一直谈到四更天,具体谈论的内容不得而知。

但是在深夜叫起已经睡着的皇帝,并且交谈了这么久,有人推测两人双方谈话的内容就是已经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有死,那么他身去何处呢?

最被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他出家当了和尚。

据记载,宫中火起之时,建文帝“从水关御沟而行”,而且同行的还有吴王、他的老师杨应能和监察御史叶希贤等13个近臣及随从。

他们逃亡的第一站是神乐观,而他们“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后,就神秘失踪了。

之所以认为建文帝出家为僧,主要是因为朱棣在位期间,曾多次派人去全国寺庙中秘密查访。

还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对全国上下的僧人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把全国所有寺庙的在册僧人都认真的捋了一遍。

这足以说明朱棣认为朱允炆就是藏身于寺院之中。

但是这种说法终究无法得到证实,所以关于朱允炆的栖身之处,人们也只是停留在猜测和臆断的层面。

有的说朱允炆隐身于贵州湄江的观音崖一带的寺院,当地有一个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有的说朱允炆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有的说朱允炆死前流落于宁德金邶寺,福建宁德市上金贝村古墓为建文帝墓。

万历《钱塘县志·纪制》中记载:“东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

建文君为僧至此,有遗像。”

清代史料笔记《广阳杂记》中也提到:“云南武定府城西北,有师子山……山有寺曰正续。相传建文帝驻锡处也。”

但是以上种种,最终都没有形成定论。

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刑部尚书郑晓编撰了一本叫《今言》的书,比较详实的记录了明朝从洪武至嘉靖年间的国政朝章,兵邦戎计。

在这本《今言》中,记载了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乔装成僧人,在外逃亡40多年。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恩赦了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圭,朱允炆觉得此时出山应该不会再有什么生命危险。

于是他在广西的寺院里告诉寺僧:“我,建文皇帝也。”

寺僧难以置信,于是朱允炆又赋诗一首: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声吞哭未休。

诗中提及的长乐宫位于长安城内东南隅,始建于汉高祖五年;朝元阁始建于唐,位于长安之骊山。

这两处都是皇家旧邸。

而且从诗意中不难看出一种流落他乡的凄凉感。

寺院住持闻之震惊不已,立即飞报官府。官府的人一定是惊掉了耳朵,马上“迎至藩堂”,老和尚“南面跌足坐地,自称朱允炆”。

还说:“这些年,胡滢不是一直在找我嘛。”

地方官不知是福是祸,更不知这位“老皇上”该如何处置,只能六百里加急飞报京师。

明英宗朱祁镇便命人将此人送往京师,并让他“入居大内”,颐养天年,宫中人都叫他“老佛”。

再后来,建文帝“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只是以上种种,皆不是正史所录。

我们所看到的正史中,只知道朱棣异常残酷的清洗了建文帝的手下。

铁铉被凌迟,儿子被杀;

黄子澄被凌迟,灭三族;

齐泰被凌迟,灭三族;

练子宁被凌迟,灭族;

卓敬被凌迟,灭族。

方孝孺被威胁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孺宁死不从,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字,朱棣命人割去方孝孺双耳,将方孝孺之外祖父、外祖母、姨表兄弟、岳父、岳母、姑表兄弟、外甥、外孙、本族以及学生共“十族”皆搜捕入狱,杀了873人,其余的皆被谪戍边。

随后,朱棣将建文帝的年号抹去,把建文帝在位的4年统一归为“洪武”,并修改《明太祖实录》,删去里面关于建文帝的内容。

另外,朱棣还修改了自己的出身,据《南京太守常寺志》记载,朱棣是碽妃所生,但是,朱棣在《永乐实录》里却记载他是马皇后的第四子,这是为了证明他是嫡出,继承大统是合法的。

至于这个碽妃,目前仅仅知道一个名字,她的一切资料都被朱棣给抹去了,有人说她是蒙古人,有人说她是朝鲜人。

据说南京的报恩寺就是朱棣为了纪念生母所建的,但是也无从考证。

其实,与满目疮痍的江山、饱受涂炭的百姓和血流成河的杀戮相比,建文帝是否真的自焚而死,或者还是当了和尚仍然活着,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所幸的是,朱棣虽然残暴,但是还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内理朝政,外拓疆土,大明朝并没有因为这场动乱而迅速衰败。

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让更多的人不再关心怀念建文帝朱允炆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大明   金陵   悬案   玉玺   皇位   下落不明   谜团   宫中   寺院   大火   下落   皇帝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