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121:铜陵的由来

一是铜陵市基本概况。

铜陵市,别名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中南中心城市。2016年6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网站全文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铜陵入选。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铜陵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现辖一县三区(枞阳县、铜官区、义安区、郊区)。截至2022年末,铜陵市常住人口130.1万人。

二是铜陵市名字的由来。

铜陵市以县为名,缘于铜官山产铜。《读史方舆纪要》说铜陵县有“铜官镇,南唐因以名县。”《明一统志》说铜官山,“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旧尝于此置铜官场。”《新唐书·地理志》也说:“利国山,有铜,有铁”,于此置“铜官冶”。因此,铜陵设市,初名铜官山市,直接延用铜官山矿务局名。铜官山矿务局名源于境内主山,位于市中心区东南的铜官山。由铜官山市先后易名铜陵特区、铜陵市则又以县为名。铜陵县则由铜官转义而来。“陵”,指山岗,是综合了本地区丰富的物产和地形的特征而命名的。因铜官山多铜而利国,改封铜官山为利国山,以后历代在此采矿、冶炼,尤以唐代为盛。唐朝李白在《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中描述当年的冶炼场面是:"铜井炎炉高欠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三是铜陵的历史沿革。

夏朝、商朝时期属扬州。周朝时期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时属鄣郡。西汉时期,鄣郡改为丹阳郡。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西晋时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侨置定陵县。南北朝属属淮南郡、南陵郡。隋时属宣城郡。唐朝先后属宣城郡南陵县、属宣州。南唐保大九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设在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北宋开宝七年改属江东路池州。元朝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池州府。


中华民国元年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属安徽省芜湖道。1949年4月铜陵解放,划归池州专区管辖。1952年改属安庆专区。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改名铜陵市属省直辖。1959年国保留铜陵市建制,恢复铜陵县建制属安庆专区。1964年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省直辖。1971年改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铜陵县划归铜陵市辖。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安庆枞阳县划入铜陵,撤销铜陵县、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义安区、铜官区。

四是铜陵的气候特点。

铜陵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虽然铜陵地处欧亚大陆之东部,距海洋350公里,但受江浙一带山系所阻挡,海洋性气候并不明显,冬夏温差比较显著,这里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冬季受内蒙古高压控制,北方冷空气南侵,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天气炎热,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渡的季节,春季南北气流交锋频繁,锋面进退不定,造成雨水偏多,天气多变,常出现低温连绵阴雨天气。秋季以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退缩,内蒙古高压增强,铜陵地区又渐受北方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少雨,出现秋季干旱。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是长江铜陵段,有55公里,最高洪水位16.64米1954年,最低水位3.29米1979年,年平均流量29500立方米/秒,是铜陵市主要水源。

五是铜陵市自然资源。

土地总面积约为1293平方公里。铜陵地处长江铜铁成矿带,内生成矿条件有利,以有色金属铜矿著称。已发现矿产地115处,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床和燃料矿床。金属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9处,铜矿为主,还有铁、金、银、钼、锰、铝、锌、分散元素等。已发现矿床9处,矿种主要有硫、白云岩、石灰岩、粘土、大理石等,此外还有石英岩、黄沙、膨润土、玄武岩、磷、硅灰岩、富钾岩、珍珠岩和玛瑙矿等。铜陵地区燃料矿产主要是煤,探明储量是6106万吨。铜陵地区共有陆栖脊椎动物125种,其中鸟类71种,兽类21种,两栖类野生动物6种,爪行类动物22种。铜陵市水资源总量约5.3亿立方米。

六是铜陵市文物资源。

铜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采冶铜的历史绵延3000余年,早在旧石器时代枞阳县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是桐城派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江南解放第一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线渡江指挥部旧址陈氏宗祠、战国墓文化遗址、汉武帝射蛟台、三国吕蒙城遗址、千年江南古埠大通古镇、太平天国枞阳会议旧址望龙庵等遗存丰厚,“东乡武术”入选中国首批体育非遗。万里长江穿境而过,“山水林田湖”俱全,拥有天井湖、浮山、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拥有天然湿地543.8平方公里,白荡湖、菜籽湖、枫沙湖、陈瑶湖和市区东湖、西湖等湖泊水质优良、星罗棋布,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条件对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进行养护的基地坐落于此。

七是铜陵市著名景点。

铜流源头的铜官山,佳景胜过美沃洲的五松山,天然秀色冠江南的天井湖,琼楼鸟瞰趣盎然的螺蛳山,道教洞天景尤奇的葛仙洞,江南特色陵烟波的江南文化园,金凤展翅形传神的凤凰山,河水难隔至深情的相思树洞,八宝之地引凤凰的凤凰落脚石,旷古帘泉成奇观的滴水崖,山清水秀瞻前贤的陈翥墓园,山腰石有千年润的灵窦泉千年江南古埠的大通古镇,八百里皖江第一跨的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水中“熊猫”的天堂淡水豚自然保护区,铜陵的“制高点天门山,伍子胥千年古坝,悠久历史的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中国之最今世奇的罗家村大炼渣,文明长廊铜都景观大道。

八是铜陵美食驰名江淮。

铜陵八宝:铜陵白姜“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铜陵丹皮八宝”之一,顺安镇和钟鸣镇的凤凰、牡丹、陶凤三个村所产的丹皮药效最好。《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铜陵茶干也叫大通茶干,明朝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铜陵野雀舌简称野雀舌,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乾隆饮后誉为“江南佳茗”。铜陵牡丹晋代著名哲学家、医学家葛洪曾在铜陵种植“仙牡丹”。出使西夏时,寻得几棵牡丹奉送给皇帝,皇帝还赐一棵,盛度告老还乡时带回故里,其花蔚然成树,人称“御苑红”铜陵泡桐,素有”桐乡“之称,宋植物学家铜陵人陈翥就撰有专著《桐谱》,对铜陵泡桐的类属系统论述。铜陵苎麻被誉为“苎麻之王”,据《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麻是铜陵传统特产,始于清朝顺治年间。铜陵大蒜别名“太平大蒜”“、汀蒜”,铜陵“汀蒜”是因在铜陵原太平乡汀洲村长期种植而得名。《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铜陵大蒜的栽培有数千年历史,品种的稳定性很好,不易退化;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


以上文字根据相关网络信息整理,如有不妥请私信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铜陵   枞阳县   利国   凤凰山   铜陵市   宣城   池州   大通   安庆   安徽省   矿床   省直   长江   江南   中国   由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