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引来活水种好田

本报记者 魏昊星 李晓军

6月6日,芒种时节,鄂北粮仓湖北枣阳的广袤大地上,处处呈现出夏收夏种的繁忙景象。环城办事处刘桥村二组种粮大户李庆生抢抓晴好天气开着旋耕机深翻土地,播种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

“今年春季干旱的时候,正赶上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要不是政府调来鄂北水灌溉,今年小麦的收成估计要泡汤。以前种田都是望天收,现在有了鄂北水再也不用担心干旱的问题。鄂北水水质好,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今年我家的小麦亩均增收了100多斤。”刘桥村四组村民宁万双感慨地说。

水是生命的源泉,更是农业的命脉。宁万双口中念叨的“鄂北水”,指的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2015年10月,被称为“湖北一号水利工程”的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总干渠基本实现通水。2022年年初,顺利向工程最大受益地枣阳市进行试调水后,标志着该工程已达到运行条件,从而将根本性解决鄂北地区长期缺水的问题。枣阳这个“鄂北旱包子”的称呼或成为历史。

“今年春季,枣阳连续3个月遭遇冬春连旱,在小麦孕穗扬花期,我们先后两次从鄂北调水2800多万立方米,给50多万亩小麦浇灌返青水,确保今年夏粮丰收。目前,全市147万亩小麦已收割完毕,预计总产可达56万吨。”枣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重波介绍。

“有了充足的水源做保障,我们压实责任,强化生产服务,稳住粮食生产,夯实粮食安全后盾。”刘重波告诉记者,为了稳面积、稳产量,近年来枣阳市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改水”项目、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一批工程,有效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大大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2022年,枣阳新建高标准农田14.4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30万吨。

在全长269.34公里的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输水线路中,枣阳境内线路总长56.03公里。工程年总调水量7.7亿立方米,其中年均给枣阳分水3.64亿立方米,占比达43%。枣阳是全线受益最大的地区,境内共设置七方、刘桥、熊河、吉河、北郊、东郊、华阳河、随阳等8个分水口,可补充解决枣阳市80万亩耕地灌溉和60万人饮用水问题。

“自2022年5月以来,枣阳累计降雨量仅有138.4毫米,较历史同期减少近7成。特别是进入8月,枣阳持续高温,大部分地区已进入重度气象干旱。枣阳市政府积极争取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向枣阳调水3000万立方米,确保居民用水和抗旱用水两不误。其中,1100万立方米用于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另外1900万立方米全部进入河道直接投入抗旱灌溉。”枣阳市水利局局长陆玉波介绍,水利条件的改善,为灌区农业抗御旱灾、保证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有效的水利灌溉体系建设,科学调度水源,解决疏通境内水利工程死角“最后一公里”用水问题,提高农业灌溉保证率。

在生活用水上,清澈的丹江水水质优良,由城区自来水公司和沿途大小农村水厂输送到千家万户,让杨垱、七方、吴店、兴隆、随阳、王城等地群众告别了长年吃又苦又咸的地下水的历史,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得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枣阳   湖北   枣阳市   总产   灌区   活水   干旱   农作物   水利工程   水资源   小麦   境内   粮食   地区   农业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