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才是最阴险的那个,三个字,就把李达康高育良玩弄于股掌

作为国内反腐剧集的天花板《人民的名义》,一经播出就引得许多人的讨论。不仅是因为剧集里包含着大量官场的内幕,更因为其中各方的势力之间计策的较量。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高育良、沙瑞金、李达康这几位的较量很精彩。因为他们三个是剧中三方势力的代表性人物,剧情也多围绕他们三个展开。

但其实,还有一个人穿插在他们身边,靠着自己的多方游走,来为自己获得相应的利益这个人就是誓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祁厅长

有人会觉得,祁同伟的故事里都带着一股清澈的愚蠢,在操场上给梁璐下跪,在赵立春面前哭坟,去陈岩石家里挖地。大家都知道他目的不纯,甚至都对他带有一丝鄙视,可这位祁厅长依旧我行我素,仿佛要将自己的愚蠢贯彻到底。

不是有一个成语是这样说的,大智若愚。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祁同伟可以说是非常的合适,别看他种种行径都让人忍俊不禁,但从结果来看不都是对他极其有利的吗?

下跪梁璐,换来的是从偏远之地调回汉东,哭坟赵立春,换来的是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目的一直都很明确,他也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会想尽一切办法的人。他的各种计谋甚至能将老谋深算的李达康和高育良迷惑,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位祁厅长其实真的不一般。

1.

祁同伟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他的一切布局和谋划也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先找到祁同伟为自己制定的目标,就成为了解读祁同伟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祁同伟毕业于汉东大学政法系,与陈海、侯亮平一样都是高育良的学生。可祁同伟却没有陈海、侯亮平这般的人生轨迹。

他出生于落后的大山中,从小就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遭受了别人许多的白眼。所以,他的人生目标一定是想要拼了命的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是贯穿祁同伟这个角色整个人生的目标。

最一开始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选择的方式是刻苦学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头悬梁锥刺股一般的拼了命学习”。也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汉东大学政法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作为学弟的陈海和侯亮平所拥有的,祁同伟也同样会拥有。

但故事就在这里发生了转折,梁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亲手将这个大好青年的未来给断送。这也让祁同伟的人生信条开始发生转变“改变我命运的不是知识,而是权力”

为了达成自己改变命运的目标,祁同伟选择了向梁璐下跪,向赵立春下跪,换回了自己的未来。但人心总是贪得无厌的,即使身为公安厅长,祁同伟依然渴望更大的权力,而他的目标,就是汉东省副省长的位置。

2.

此时的高育良,距离汉东省一把手的位置就差一步之遥,而想要坐上副省长位置的祁同伟,自然也就需要向自己的老师靠拢。为高育良冲锋陷阵,从而博得他的信任和青睐。

如果不发生变数的话,当高育良成为汉东省一把手,那么祁同伟的副省长自然是手到擒来。可偏偏天不遂人愿,汉东省空降了一位沙瑞金,将祁同伟一直以来的规划打破。

当沙瑞金到来以后,汉东省的政治格局就会发生变化,即便是枝繁叶茂的“汉大帮”也会忌惮这位新任省委领导沙瑞金的力量。而对于祁同伟来说,高育良已经无法成为自己担任副省长的保障了。

如果继续按照以往,将自己树立成一个百分之百的“汉大帮”成员,对自己的未来一定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他就需要开始在各方势力斡旋,为自己赚取足够的政治资源。

而就在这是,汉东的官场上却流传起来“沙李配”,就是沙瑞金担任省委领导,李达康担任省长。如果这样的话,高育良就成为了汉东省的三把手,那么对于祁同伟来说,副省长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对于祁同伟来说,无论“沙李配”是否为谣言,都要相信。因为对于想要更进一步的他来说,就需要多方下注,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3.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丁义诊的抓捕会上,祁同伟罕见的站在了李达康这一边

当时季昌明带着陈海,来向高育良等人汇报,计划抓捕丁义诊。丁义诊作为李达康的下属,做事情时自然会打着李达康的旗号,这对于李达康来说,情况是十分不利的。

汉东省新空降了一位省委领导,那么一把手的这个位置就已经不存在竞争了。可刘省长即将退休,这个二把手的位置则是空缺下来的。

高育良和李达康,一个是汉东名义上的三把手,一个是省会京州市的一把手,两人都是新任省长的有力竞争者。旗鼓相当的两人,就需要为自己赚取足够的政治资源,再不济也要往对方的脸上抹黑,只有这样,才能坐上省长的位置。

也就是在这时,丁义诊事情发生了,自己的下属犯了错,对于李达康来说,一定是十分棘手的。哪怕自己并没有参与其中,但失察之责是一定免不了。唯一的挽救方法,就是尽量减少丁义诊事件的影响,尽自己可能的减小损失。这也是为何,李达康主张将丁义诊“规”起来。

可丁义诊事件对于高育良来说,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利用好了,就会将李达康彻底排除在省长的竞争当中所以高育良是坚持要将丁义诊“拘”起来,甚至还有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省通报

而这时,祁同伟却站了出来,用不想将事情扩大为借口,支持李达康“规”起来的观点。这让一直以来信任祁同伟的高育良感到诧异。会议场上的五个人,季昌明和陈海作为检察院和反贪局,自然是想捉拿归案,祁同伟又是高育良这一派的,四对一的优势情况,却因为祁同伟的反水,陷入了僵局。

4.

会议结束的时候祁同伟也是亲自向高育良解释了自己为何这样做,当然,他是在利用高育良的那份信任来蒙骗他

“沙李配”成为了祁同伟解释的理由,自己并不是想要背叛老师高育良,而是日后的李达康将会成为省长,自己向他示好也只不过是为了副省长的位置。

此时的高育良,在听到祁同伟的解释以后,只会理解他是想要巴结奉承李达康,而不是对自己的背叛。因为祁同伟一直以来也都是靠着这种方式上来的。但他还是提醒了祁同伟几句“做事啊,还是要谨慎”

祁同伟难道真的只是为了攀附李达康?其实并不然。

丁义诊作为京州市的副市长,一直以来都是主抓经济的,祁同伟的红颜知己高小琴,就与丁义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山水庄园就是靠着丁义诊的主持才拿下的

因此,如果丁义诊被抓,那么对于祁同伟来说就是埋下了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因此,他提出支持将丁义诊“规”起来,不光是为了向李达康示好,更重要的是要将原本可以立马拍案决定的事情,争取更多时间进行讨论,从而为丁义诊的出逃争取时间。

由此可见,祁同伟这个人真的非同一般,只用一句话,不光保护了自己和高小琴,还向李达康示好,对他来说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5.

在丁义诊出逃以后,祁同伟也并没有停下脚步,在政治上已经获利的他,也想要进一步扩充自己的产业。

此时的李达康,由于丁义诊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已经让他脸上有一些挂不住了。而他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堵住别人的嘴。

祁同伟就巧妙地抓住了李达康的心理,让高小琴前去拱火。因为大风厂工人的安置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拆迁工程始终受到阻碍,对于高小琴和祁同伟来说,这是产业扩大遇到了阻碍,而对于李达康来说,则是政绩工程遭到了阻碍。

因此,在高小琴拱火之下,李达康做出了强拆的决定,因为李达康一直是一个看重政绩的人,对于追求政绩,他不会在乎任何其他人的想法。

于是,便有了“一一六事件”的爆发。

6.

当高育良知道大风厂事件以后,第一个电话,打给的是公安厅长祁同伟,而不是京州省委领导李达康,这也是有考究的。

因为大风厂在京州地界,发生工人暴乱的事情对于李达康来说,是一个污点。而高育良第一时间派祁同伟去处理,是因为祁同伟就代表着高育良,他如果处理好了,对于高育良来说,争夺省长位置的底气就多了一些

祁同伟当然也明白,高育良之所以第一时间通知自己的原因,可这对他来说却是进退两难,如果做好了,功劳会分给高育良一半,如果没做好,那么自己就会承担责任。聪明的祁同伟自然是不会做这样的亏本买卖。

于是,祁同伟便第一时间通知了李达康,自己则是在李达康到场之后再到达。如此一来,祁同伟就成为了第一时间通知李达康的人,并且还在现场为李达康提供帮助,这是对于李达康的又一次示好。

如果李达康没处理好,那么祁同伟也不用担责,因为现场是李达康主管。如果李达康处理好了,那第一时间通知的祁同伟,也算是头功一件。这样,他就为了自己争取了更多的政治资源。

7.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祁同伟对于高育良来说,并不是完全忠心的祁同伟真正忠心的只有自己,他做的许多看似愚蠢的行为,其实目的都是为了自己。

他靠着“沙李配”三个字,就把自己对于李达康种种的示好行为,让高育良理解成了轻信流言所做出的愚蠢决定。而碰巧高育良就是这样一位自视清高的人,他不愿也不会相信,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已经把计谋用在了自己身上。

而祁同伟,就靠着这样的两头下注,不仅在李达康和高育良之间刷足了好感,还配合着高小琴趁机将自己的产业也做了扩大。

可见,这位胜天半子的祁厅长,是真的不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瑞金   半子   目的   示好   厅长   阴险   省长   省委   副省长   把手   愚蠢   事情   位置   目标   自然   事件   高育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