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题咏》与明代文人墨客的发鸠山笔会

  鸠山是发鸠山的简称,据《山海经》记载,发鸠山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山峦之一。流传有精卫填海、共工与颛顼争位、彭祖修炼、吕洞宾修仙、铁拐李施法、尧王访巡、李存孝练兵、崔珏断虎、冯士翘游山等故事,现存有避风台、跑马坪、阎王鼻、双脑山、金星洞、精卫祠、皇姑坟、拴虎石、灵湫庙等奇观美景。灵湫庙位于发鸠山东麓长子县石哲镇房头村,原名泉神庙、灵泉庙,也叫精卫庙、奶奶庙。北宋政和元年(1111)因祈雨灵验,县令王大定禀报宋徽宗赵佶,赐额“灵湫庙”。《山海经》记载有“漳水出焉”,庙内现存有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碑刻,其中一块明代嘉靖十年(1531)的《鸠山题咏》碑,收录了当时文人墨客关于发鸠山、灵湫庙的作品,因其别具一格的诗词、书法等艺术价值而名垂青史。

诗词和书法

  《鸠山题咏》碑为一块石碣,现嵌放于灵湫庙南碑廊内,碑文内容为五首诗词,分别为:

  词寄小重山

  杜永泰,直隶赞皇人,长子县主簿

  削翠芙蓉拥画屏。

  岚光云叆叇,水流清。

  古松遥射夕阳红。

  啼野鸟,风运一声钟。

  草色正青青。

  岩花倚小径,马蹄轻。

  峰峦远望接苍冥。

  堪爱处,人在岭头行。


  随祭晚回

  王宸,直隶唐山人,贡士

  寒鸦犹噪晚,落照射山光。

  马渡危桥滑,猿啼路渺茫。

  峰峦空紫翠,金殿锁辉煌。

  回首停鞭处,阴云覆女墙。


  灵湫怀古

  安宝,邑庠生

  削翠鸠山峙一方,禹功疏击古衡漳。源水石砌螭龙口,庙咏诗人锦绣肠。

  桧柏丛生侵斗汉,碑珉拥立■■■文行。春秋祀典明何代?始自先朝宋帝王。


  随祭灵湫

  陈天爵,邑人,乙酉秋进士

  扬鞭策马出西畴,遥望林深谷口头。细雨拖山添翠碧,浮云垂影逐波流。

  巍峨庙貌昭千古,显赫神功耀九州。更喜一番新景色,野花啼鸟正当秋。

  复游发鸠山

  王都,唐山庠生

  晓出春城鞭瘦马,可堪天气正清凉。游人士女闲来往,野杏山桃自在香。草软铺茵莺正啭,泉飞瀑布日初长。灵湫独坐云山里,疑是蓬莱第几方?

  除了优美的诗词外,五首诗词运用了各不相同的五种书体:《词寄小重山》用楷书,《随祭晚回》用行书,《灵湫怀古》用篆书,《随祭灵湫》用隶书,《复游发鸠山》用草书,五诗五体,叹为观止。明代是我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帖学最为盛行,明代士大夫摹拟晋唐法帖,擅长楷、行、草,是书法大普及的时代。书法欣赏群落已突破士大夫范围,而进入千家万户,普通百姓以收藏或悬挂名人书作为荣、为乐。新的形式普遍流行,工艺更加精致。《鸠山题咏》碑是见证明代书法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实物。

文字和意境

  《词寄小重山》作者是杜永泰,直隶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时任长子县主簿。主簿是古代官名,指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类似于今天的办公室主任。《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小冲山》《柳色新》《群玉轩》《璧月堂》《玉京山》。相传这个词牌是唐代韦庄所创。据说韦庄有一个心爱的侍妾,貌美如花且禀赋词翰,被蜀主王建夺去。身为人臣,韦庄只好压抑自己的思念,作了一阕《小重山》。从此,《小重山》成了凄苦思念的代名词。全词赞美了发鸠山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灵湫庙景色的思念与留恋。

  《随祭晚回》的作者是王宸,直隶唐山(今河北省唐山市)人,贡士,贡士,是中国古代会试中考者之称。为什么“晚回”,要么灵湫庙祭拜程序隆重,要么往来灵湫庙祭拜人员太多,要么发鸠山的美景太让人留恋,要么在笔会上遇到了知音……。作者记载了灵湫庙祭祀完成后归程中的风物,赞美了夕阳西下灵湫庙院别样风景。

  《灵湫怀古》的作者是安宝,邑庠生(今长子县横水服务中心人)。邑痒生在明清时期其实是对秀才的另一种称呼。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衡漳”出自《尚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辞源》注释:衡漳,“古水名,即漳水”,《尚书·疏》:“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

  古代视东西流向为横流,浊漳河从发鸠山流出,一路东去,因此长子境内这一段漳河被称为“衡漳”。“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招财,典籍中记载有“龙子为螭”“赤螭,雌龙也” “有角曰虬,无角曰螭”等等 。“珉”音mín,意指像玉的石头,一种石头,在这里指碑刻。作者是本地人,记录了对乡土的熟悉,对故园的描述,对家乡的赞美。曾出版有诗集《鸠山集》等。作者感叹一路上风光无限,到了灵湫庙更是欣赏到美妙景色,表达出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和乡愁情结。

  《随祭灵湫》的作者是陈天爵,邑人(今长子县丹朱镇孟家庄人),乙酉年(1525)秋进士。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诗文记述了作者从县城出发,沿途移步换景,一路风尘,来到了灵湫庙,对古庙历史文化的感叹与赞美。

  《复游发鸠山》的作者是王都,唐山(今河北省唐山市)庠生。作者记录了早晨从县城出发,虽然天气清凉,但一路春风,人来人往,春意盎然,山清水秀,赞美灵湫庙的泉水喷涌而出,日夜不息,可以与蓬莱仙境相媲美。

庙会和笔会

  碑刻落款为“嘉靖辛卯暮春吉旦书”,嘉靖辛卯指明代嘉靖十年(1531),农历辛卯年。暮春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农历三月。灵湫庙从宋朝流传至今有农历三月十八庙会,庙会与其他庙会有着不同之处,一是庙会与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有关,据说女娃溺水而亡化作精卫鸟,宁死不屈,衔石以填东海,在她衔石的地方,涌出一股泉水,奔腾不息,在泉水之源修建庙宇,后人把精卫女神敬奉起来,被敬为漳水之神,就在浊漳南源的旁边,修起了一座山祠,今为灵湫庙,兴起庙会,也称精卫会,会期三天。二是灵湫庙庙会古时县官都来祭拜,从目前的碑刻和县志记载,灵湫庙从宋朝县令王大定开始,每逢春祈秋报,县令带领众官员均亲赴灵湫庙祭拜,地方官员、文人骚客到灵湫庙庙会,时间长了,所见所闻形成了诗词歌赋。三是留下了长长两县百姓狂欢不分家的习俗,长长分别代表长子县、长治县(今为上党区),传说灵湫庙敬奉的三奶奶是看寺人(今上党区苏店镇看寺村),每逢庙会,看寺村都派人去灵湫庙祭拜,风俗沿袭至今。庙会期间,房头村家家支灶,人人待客,款待长治县的贵宾,宾至如归,亲如一家,留下了“长长不分家”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

  绿水青山是创作的源泉,加之灵湫庙坐落于发鸠山怀抱的巍峨之美,人文传说的历史之重,历代地方官员、四方百姓来往灵湫庙的祭拜之诚,让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挥毫泼墨,展示出了艺术水平、美学意境,才使的今天我们有幸一睹《鸠山题咏》碑的风采。(来源:上党晚报 王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长子县   明代   精卫填海   唐山   碑刻   笔会   河北省   嘉靖   文人墨客   庙会   书法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