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女童逃离白公馆,好心商贩捡到,得知她的母亲身份不简单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简说硬核

编辑|简说硬核

«——【·前言·】——»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一个名叫王素芬的卖橘子的小商贩捡到一个看起来五六岁大的小女孩。她当时只当小女孩是谁家走丢的孩子,完全没想到自己捡到的是革命英雄的孩子。

«——【·捡到个“家”在白公馆的小女孩·】——»

重庆解放前,整个城市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里。百姓仍旧要为生活奔波劳作。这天一大早,王素芳就顶着冬日的寒风,街上找了个位置,摆开摊子,卖起了橘子。

生意并不好。王素芬只能继续等待。到了下午,她忽然注意到不远处墙根边上有个小女孩。

那女孩穿着一条红毛线织的裤子,上衣单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也粘了不少灰,活像是在土堆里打过滚儿。她安安静静站在那里,以一种渴望的眼神盯着王素芬的橘子。

王素芳以为是谁家大人把小孩暂时放这里。不由心中嘀咕,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家大人这么放心,竟敢随便把小孩单独留在街头。

可过了许久,没见到大人来接走小孩。王素芳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她开始怀疑小孩是走丢的。

天晚了,到了收摊回家的时候,王素芬叹口气,起身走向仍旧孤零零在原地的小女孩。

王素芬打算问清楚小女孩的家庭住址,然后把小女孩送回家。她先拿了两个橘子哄小女孩,亲近一些后她就问小女孩的名字。

小女孩说她的名字叫“小波”。王素芬又问她家在何处,她回答了一个让王素芬有点耳熟的地方——白公馆。

王素芬平常讨生活就已经耗尽了精力,没有多余心思去关注太多的时事。她只依稀记得白公馆是个特别的地方,不是她这种身份的人可以招惹的。

这小姑娘来自她口中的白公馆,让王素芬有点犹豫。她不由得再次仔仔细细地打量小姑娘,对方乖巧可爱,可穿着打扮又是穷人家的样子。

问小姑娘家里人在白公馆是干什么的,她只摇摇头,什么也说不上来。最终还是良心提醒着王素芬,一咬牙管了这闲事,把小姑娘带回家,后面慢慢帮她找家人。

战争导致重庆的气氛越来越紧张,甚至有传言说蒋介石要把重庆炸了,正遍地埋炸弹。王素芬也不知道传言是否是真,只能跟大家一样,带着家人以及小波,往防空洞躲。

她不知道这样战火纷飞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她很担心小波的父母到底还能不能找到。

如果王素芬有时间多去打听打听,或许她就会知道白公馆是什么地方。国民党专门拿来关押进步人士的地方,里面有不少不幸被国民党抓起来的共产党员。其中,有一个名叫郭德贤的女共产党员,正是小波的母亲。

在王素芬捡到小女孩小波之前,白公馆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革命英雄郭德贤·】——»

郭德贤出生的年月正值革命的潮流席卷四方。她的出生不差,家境富裕。她从懂事起,思想受到她哥哥的影响,变得十分进步和爱国。

1936年,郭德贤十二岁,正是在这一年,她亲眼见证了一系列悲剧。当时,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猖狂,而国民党仍抱着消极的态度,执行所谓的“不抵抗”政策。

郭德贤的哥哥原本在上海读书,此时特地返回家乡重庆云阳,试图联络志同道合者起义,参与者还有郭德贤的老师。她家成了起义的秘密据点。

不幸的是,机密不严,事情泄露。郭德贤眼睁睁看着她的哥哥、老师被杀。

悲伤还未从心头消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民族危机一下压在所有中国人心头。正在云阳简易女子师范上学的郭德贤,毫不犹豫地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

在接下来两年多的历练中,郭德贤的思想越发成熟,认识到共产党的进步,明白共产党才是她理想的组织。于是,1939年,15岁的郭德贤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随着郭德贤参加的革命活动越来越多,使她被国民党盯上了。上级就让她从云阳县转移到其他地方。

但是,在那几天,有事情拖住了她的脚步。她的母亲快死了,她不得不守在母亲的病榻前。上级告诉她,三天之内必须走,否则敌人就来了。

忠孝难以两全,然而郭德贤硬是熬着,等送走了母亲,她才带着重孝离开云阳。万县成了她的新的工作地点。

也是在万县,郭德贤遇到了同为共产党员的蒲华辅,两人志趣相投,在相处过程中产生了超出革命友谊的感情。于是在许多同志的见证下,两人结为连理。

婚后的郭德贤一样为革命而整日忙碌。她的丈夫蒲华辅跟她一样。两人见面不多,但对彼此都没怨言。她以为她跟蒲华辅能够白头偕老,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她的想象。

随着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尤其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对共产党的迫害力度加大。对于国统区的地下党以及革命群众,国民党实行的都是无情打击,毫无人性。

于是,从1941年底开始,郭德贤的工作地点转移到了成都。她做的是地下工作,主要是掩护党的机关。

在成都,她丈夫蒲华辅对外身份是教师,而她则成为家庭主妇,人们都称呼她为“蒲太太”。

郭德贤长期做掩护工作,要承受极强的压力。她的工作非常繁忙,同时自身经济也不好。来到成都不到三年,她先后生下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女儿,名字叫小波,小的是个儿子,名字叫小可。

有孩子之后,郭德贤的生活压力更重。她身体熬垮了。种种压力,使她向上级申请从掩护工作转向做小学教师。

但是,她负责的工作在当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承担。川西党委的副书记马仕途就教育她,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具有多大的意义。

这之后,郭德贤也就安心地工作和个人生活两手抓。局势的变化,还是让她这种生活在几年后被打破了。

1948年,国民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抓捕地下党就越发疯狂。在当时,重庆有多名地下党员被抓后,熬不过敌人的威逼利诱而变节,纷纷成了叛徒。

这给重庆的地下党组织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许多人被抓被杀。风声很紧,郭德贤一直都小心谨慎,工作中不敢有半点马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1月,叛徒刘国定出卖了蒲华辅。后者不幸被抓。

面对敌人的酷刑,蒲华辅的骨头没能熬住,向敌人折腰,成了一名叛徒,并且把自己的妻子出卖给了国民党。这一切,郭德贤都不知道。

当天蒲华辅出门时,曾与郭德贤约定回家时间。在家的郭德贤发现时间到点了,丈夫也不见踪影,心头就生疑了。

她做事一向谨慎,见此就特意把各种机密文件放在顺手的地方,并在家中点了一盆火。只要有状况,她可以立即将文件烧毁。

郭德贤的准备做完没一会儿,就听见有人砰砰砸门。她住的是那种好几户人家合住的院子,此刻从自家窗户往外一看,来了好几个人,大晚上他们手中的手电筒不停地到处扫。

她见势不妙,立刻将文件扔入火盆。等到国民党的特务进入她家,那些文件早就成了灰烬。

特务在她家里到处搜查,郭德贤搂着两个孩子,戒备地缩在一个角落。特务没有发现东西,却反常地既没有把郭德贤抓走,也没立刻离开,而是躲在一个屋子里,把郭德贤看了起来。

郭德贤看他们的架势,就明白这是在守株待兔。因为明天就有人来她这边开会。意识到这一点,郭德贤冷汗都出来了。

她万分着急,可还是保持了冷静。瞅准敌人懈怠的时候,用一块银圆委托院中不引人注意的看门的邱嫂,让她悄悄去后街的一个地方找马识途报信。

邱嫂是个实诚人,找到马识途的住处,第一次敲门,没人搭理她。过了一会儿,她再次去敲门,马识途才出来见她。

马识途一听邱嫂的话,就知道事情糟了,郭德贤暴露了。他立刻通知其他人不要再去郭德贤那边开会。

郭德贤冒险通风报信,可以说救了许多人命,帮组织挽回了许多损失。她却被特务抓起来,包括她的两个孩子,都一并送入了渣滓洞。

«——【·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

郭德贤早就做好了为革命流血牺牲的觉悟。她和孩子在渣滓洞没待多长时间,就被转移到了白公馆。

白公馆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树,给郭德贤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它是一个名叫许晓轩的共产党员在做苦工时,从外面捡回来种下的。

石榴树长了十多年,许晓轩就被关了十多年。郭德贤知道,如果国民党的统治不被推翻,等待她的要么是被杀,要么就是也一直被关着。

当然,她也知道了自己是怎么暴露的。丈夫蒲华辅会成为叛徒,是她没想到的。对此,她感到无比悲痛。可是,坚强的郭德贤很快就振作起来。

很快她和白公馆中被关押的其他人都看到了希望。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也传到了白公馆。

她的狱友罗广斌等人,十分激动。听说国旗是一面五星红旗,他们不知道具体的模样,就几个人悄悄拿一块红色被面,贴上黄纸裁的五角星,当成了心目中的红旗。

他们打算重庆解放那一天,就打着这面红旗冲出去。可是,在黎明到来的前夕,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开始屠杀白公馆、渣滓洞等地方关押的人。

郭德贤带着她的孩子已经在白公馆过了将近11个月的监狱生活。眼看要得到自由,却又面临敌人的屠杀。她不害怕,只是为两个孩子能否活下来感到忧虑。

1949年11月27日,罗广斌突然出现在郭德贤等人面前,告诉他们敌人挡不住解放军的攻击,要逃跑了!并且让他们赶紧逃离白公馆!

原来,罗广斌在监狱中也不曾放弃,一直在寻找逃脱的机会。敌人开始屠杀,但在外面解放军正在逼近,有些国民党的人就开始动摇。罗广斌抓住机会,策反了一个名叫杨钦典的人。

杨钦典想给自己留条后路,就把牢房的钥匙给了罗广斌。后者趁白公馆比较混乱的时候,悄悄去放人。

可是,郭德贤等人从监牢里出来,到白公馆外面,才发现敌人并没有全部撤离。对面的岗哨上架着一挺机关枪,看守见他们一群人跑出来,就要跟他们对口令,他们答不上来就引发了敌人的攻击。

郭德贤背着自己的儿子小可,女儿由另外一个同志帮忙背着。他们幸运地逃过了敌人的扫射,但敌人跟上来到处搜捕他们。

在这个逃命的过程中,郭德贤他们走散了。等到11月30日,重庆解放,她回到重庆才发现自己的女儿小波在混乱中走丢了,如今下落不明。

郭德贤找了好些天,组织的人帮她到处贴寻人启事。就在她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王素芬看到寻人启事,带着小波找上了门。

王素芬一见到郭德贤,就表示她非常高兴能帮到英雄。郭德贤也十分感激,从此之后,两家就一直保持往来,亲如一家。

«——【·结语·】——»

重庆解放之后,郭德贤不用在战争的紧张氛围中工作,而是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

虽然,她有个背叛党的丈夫,可她一生都对党保持忠诚。她还会回到白公馆,去看看那棵石榴树,去怀念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烈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万县   云阳   特务   女童   叛徒   商贩   重庆   共产党员   橘子   国民党   小姑娘   好心   小女孩   敌人   丈夫   母亲   身份   孩子   地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