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老照片,回忆 “ 巡场水泥厂 ” .....

注:本文由珙县罗江珙老师原创,感谢信任《珙县兜兜》首发,如需转载使用图片等,请与罗江珙老师本人联系授权。


2005年,一个寒冷的冬天。宜宾最早规模较大的建材企业,暗然失色突然走向破产……


珙县兜兜色香味,赞143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宜宾地区地缘和资源优势,内迁及新建三线企业相继落户宜宾,由于建设多,对建筑材料需求量大,宜宾地区无一家生产企业,全靠从成都、江油外地购进,路途远,运输成本高。


且供不应求,为缓解供需矛盾,国家决定在宜宾兴建水泥企业,改善供给状况。


同时将“宜宾造船厂、宜宾制材厂、天源化工厂”及此厂列为三线建设配套工程民用项目。


六七十年代厂貌


1964年建材工业部决定兴建宜宾水泥企业,1966年初行署派工作组筹建选址,建材部拟定四川省筹建,后移交地区兴建,并成立领导小组隶属行署领导,总投资737万元。


设计规模7万吨/年,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选址位于巡场南侧,距宜珙线5公里,由北京水泥设计院设计。


1967年3月在珙县巡场破土动工,承担土建安装由川铁415工程队约800人进入现场。


是宜宾地区最早建材骨干企业。拟将作为西南地区第一座机械化立窑样板。


表彰大会 先进集体 标兵人物


位于巡场七角山下,山谷间松树成林,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片紫色,白色大花朵格外醒目,称泡桐花。


1967年春季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走来,队伍中有退伍军人、知青、社工等根据建设需要地委派出干部。


从401、安装公司、运输公司抽调部分骨干支援,他们在偏僻深山泡桐沟开始了创业生涯。


女青工,看看这还是你们熟悉的她吗?


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起初,建设者自行手动修筑简易厂房、公路,建矿井盖宿舍,用土办法代替起动工具。


由于特殊时期实行军事化管理,下设若干连排(车间、班组)为单位,以大庆精神为榜样,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齐心建厂。


虽然条件艰苦,排除干扰,日以继夜地建设,为做好生产准备,1969年派出30名青工到河南新乡水泥厂培训学习,理想和青春也就扎根在这里。


职工文化丰富多彩


经过四年共同努力,于1971年10月简易投产。从此,结束宜宾地区(专区)无建材生产的历史。


职工文化丰富多彩


建设时期留下难忘的回忆,有位从南京化工学院分配到厂的19岁女孩任拓光。她认真工作、刻苦勤奋。


1970年5月厂房发生火灾,她冲入火海救出珍贵图纸,但个人生活用品被无情大火烧尽。这感人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广播室宣传的人物、学习的榜样。


老一辈余世仪师傅记忆犹新:“想当初条件艰苦,下班都要搬石块修澡堂。”创业的精神、感人的故事流传至今。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五十多年过去了,激情创业的年代已翻开新一页,那段艰苦历程却历久弥新,是他们这一代挥洒汗水的足迹,它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宜宾珙县工业不可缺少的一个章节。


它的名字叫:宜宾地区巡场水泥厂。


工人俱乐部

电影院 图书室 电视室

下班后,政治学习不能少


感谢罗江珙老师整理部分旧照,供大家分享回忆。


罗江珙

2023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宜宾   珙县   泡桐   青工   行署   水泥厂   艰苦   水泥   建材   地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