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聚焦 6月5日)

浙江海宁一临时工棚发生爆燃已致5死 系私自切割箱体引发

据海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通报,6月1日0时01分接到群众报警,海宁市黄湾镇闸口村一临时工棚发生一起爆燃事故。明火已于1时07分扑灭,造成5人死亡。经初步调查,该临时工棚系一集装箱改装的室外非法柴油销售点。5月31日,该箱体本已被应急管理部门暂时封存,但当晚当事人欲非法转移箱体内的油品,私自切割箱体,导致内部燃油爆燃。目前,调查及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6月4日晚,中国新闻网、新京报、浙江新闻、九派新闻、极目新闻、红星新闻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其中,河北青年报官方抖音账号“青豆新闻”的一则相关视频获得了4400余条评论、4700余次转发。

另据央广网报道,闸口村毗邻524国道,爆燃地点距离524国道只有几百米。据观察,爆燃事发房屋并非简易“临时工棚”,而是普通民居,且与村里其他民居相邻。墙体与玻璃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楼层顶部靠近国道一侧,已被烧得漆黑。现场民警称,爆燃后现场可能还存有残留物,存在一定危险性,为保障周围村民人身安全,现场进行戒严,并会尽量减少对村民正常生活的影响。有村民激动地说:“房子底下造油库,早就觉得要出事。”“油库刚被封掉,晚上他们就去偷油,用切割机去切油桶,一点安全常识都没有!”

6月2日晚23时51分,海宁市发布《关于严厉打击成品油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通告称,将严厉打击成品油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对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惩,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有网民对当事人表示谴责:“敢偷被查封的东西,油老鼠胆子也忒大了”;“被查封了还敢去偷,去偷油还敢用切割机,这要是能安然无恙就是神仙了”;“关键是他们安全知识缺少,已经被封存了,还要半夜去偷,本身就有违法行为了”。

央广网报道还称,闸口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不知道里面有存放油。事故发生地周边原来就有集装箱,包括活动板房。原来存放活动板房也是用于租赁和销售,我们常规的检查就是用气用电的安全性,包括楼房人员出租情况,具体对于这次事故,我们是看到有集装箱的,但是因为集装箱很多,人员进出也很多,里面是否存放油,我们确实是不知道。在外面闻不到味道。如果这次事故不发生,我们也是注意不到。”该负责人还表示,“尽管在村域范围,但土地性质和房产不是我村里面的。具体处理到什么程度,我也不是很清楚。”

https://zj.cnr.cn/zjyw/20230603/t20230603_526275052.shtml

有网民认为村委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明摆着推卸,这么大一个销售点,居然村委不知情,上面部门怎么知道的且对其封存的?试问这个销售点当天才开张么?”;“村里干部怎么不知道哪几个是做这生意的,都是本村人所以放任”;“村里面不可能不知道,现在村里的网格员都对外来人口登记的,登记很认真的”;“村干部本村的情况都不清楚,何况下面还有村民小组长,这个说法讲不通”。

也有网民认为:“村委会肯定不承认,否则就是知情不报了”;“土地和房产权属都不在村里,村里也很难管吧,本身这种非法销售就很隐蔽”;“既然是偷卖,那么肯定是偷偷摸摸的,那么容易让你知道?”;“偷偷加私油不知情也正常,毕竟这种犯法的事情不可能光天化日”。

还有网民表示:“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安全生产月第一天呐”;“不管任何时候,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请你一定注意安全,安全第一”;“血与泪的教训,5个家庭的悲剧。防范于未然,安全意识很关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490030695552284&wfr=spider&for=pc


2023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金山区安全宣教现场推进会举行

5月31日,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暨金山区安全宣教现场推进会在上海金山城市沙滩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李政出席仪式。今年上海市“安全生产月”活动将着眼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大力推动安全宣传“五进”;聚焦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活动;发挥媒体和社会监督作用,开展全员查找身边隐患活动;组织开展常态化应急演练和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等。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393705240257024&wfr=spider&for=pc


本市举办2023年汛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工作会议

5月30日,市自然灾害防治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2023年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工作会议,对本市汛期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今年汛期,本市预计降水总量略多,梅雨量略少,北上台风影响偏重,高温日数略多,可能出现高温、台风、强降水等极端天气和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灾害,崩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易引发多种次生、衍生灾害事故风险,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290956


上海突发事件将有预警信息发布!“红橙黄蓝”分为四级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于6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办法,本市今后将按规定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一般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本市将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各预警管理部门和单位应当定期梳理本行业预警信息发布内容,报市应急局备案后统一纳入市预警发布中心发布清单。

https://c.m.163.com/news/a/I6D4SAT105348TJL.html

四川乐山高位山体垮塌 19人遇难

6月4日6时许,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鹿儿坪国有林场发生高位山体垮塌。事发后当地迅速组织180余人和14台专业救援设备开展搜救。截至当晚20时,此次山体垮塌造成19人遇难,矿区的其他工人已被疏散至安全地点。目前,金口河区山体垮塌搜救工作已结束,高位山体垮塌的原因正在调查中。

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23/6/5/2e0e0b19d0424ffd89a392be646bf679.shtml


云南彝良暴雨引发山洪致3死1失联

6月1日凌晨,彝良县两河镇出现降雨天气,4时20分左右,集镇瘟招河、龙洞河水位猛涨,导致低洼处多处房屋被淹。目前,灾害共造成两河社区田坝组租房户1户3人死亡、1人失联。失联人员搜救和相关核灾工作仍在全力进行中。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574550770820878&wfr=spider&for=pc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已造成294人死亡 初步调查结果出炉

当地时间6月2日19时左右,印度一列从加尔各答开往金奈的客运列车在东部的奥迪沙邦巴拉索尔地区巴哈纳贾火车站附近脱轨,10多节车厢散落四周,一些车厢落在对向轨道上。随后,一列由班加罗尔开往加尔各答的客运列车从对向轨道驶来并撞上脱轨的车厢,造成该列车的几节车厢也脱轨。印度媒体6月4日报道,该事故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94人。当晚,事故发生地奥里萨邦巴哈那嘎火车站已恢复火车通行。另据6月3日消息,印度铁道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指出,初步调查显示,本次事故是由于电子联锁装置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据悉,电子联锁装置安装在车站控制室内,用于控制进路、道岔及信号机。印度列车事故原因是电子联锁装置故障,道岔转辙机、信号灯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客运列车驶入错误车道,撞上货运列车并脱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762267663482265&wfr=spider&for=pc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应看到,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仍存在弱项和短板。专家和读者表示,应在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现代化、防治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以新技术应用筑牢防灾减灾科技支撑,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健全机制,补齐短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元化探索,将科技力量注入防灾减灾工作

隐患在哪里?这一直是全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往对洪涝灾害隐患点‘家底’掌握不够精准,直到发生险情或灾情,基层报告了,才知道哪里出了事。现在不一样了。”江西南昌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局长胡玮建议,要进一步攻克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在与自然灾害的赛跑中,能快一秒是一秒,力争跑在前面”。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将科技力量注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其中,科技对地质灾害的预警防范所发挥作用最为显著。“不少地方虽然初步建立起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但面对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形条件复杂、植被覆盖度高且分层现象严重的现状,地质灾害遥感调查工作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谢维挺表示,应统筹卫星、航空等多种遥感数据资源,利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着力解决植被密度大、水汽干扰等问题,以得出更高分辨率的数据,提高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预警能力。

多举措支持,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综合素质

“建设灾害信息员队伍,旨在构建覆盖全国的灾情信息统计报送网络,为各地各部门抢险救援决策提供重要信息支撑,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应急管理部救灾和物资保障司副司长来红州表示,我国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体系,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多灾易灾地区实现多人轮换值守。

队伍建设好,保障要跟上。浙江湖州市南浔高新区应急管理站站长顾勤伟说,站内每年选派知识层次较高、稳定从事灾情信息管理工作的灾害信息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并将本地灾害信息员培训纳入有关考核考评,要求每年定期举办乡镇、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合格一人”。

不过,一些地方的灾害信息报送工作还面临制度规范不健全不完善、灾情报告不及时、报送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甘肃武威市读者王继乐表示,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灾害信息员相关工作需要对接民政、农业农村等多个部门单位,协调调度难度大,上下沟通不畅,建议不断完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在人员调配、力量组织方面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同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在编工作人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强化人员队伍日常管理。

多方面协同,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共治共管

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离不开群众参与。“应尽可能推动政府层面、社会各界、个人家庭同心同向行动,真正实现防灾减灾救灾共治共管。”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胜军说。张胜军认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仍有待增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缺少系统培训,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尚未牢固树立。公众风险防范和自救互救技能低,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氛围不够浓厚。社会应急力量快速发展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引导”。

安徽肥西县桃花镇通过督促各社区建立组织,建立健全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灾害风险定期排查制度,同时制订社区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和防灾减灾科普活动等,强化对社区的帮助指导。“居民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高。”桃花镇柏堰社区党委委员徐波对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感受深切。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动共治共管是发展所趋。张胜军建议,应完善相关政策、行业标准,完善统筹协调和信息对接平台,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综合风险调查、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救灾捐赠、生活救助、恢复重建、心理疏导等工作。此外,也应更好发挥保险的作用,推进完善农业保险、居民住房灾害保险、商业财产保险等制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个人家庭该如何应对?“不少家庭备有各种类型的应急包。但调查显示,多数家庭对此不以为意,觉得包里唯一有用的就是创可贴。”防灾科技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月巧建议每个家庭按照当地推出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进行准备,“遇到灾害时,要科学规划好逃生路线,掌握一定逃生技巧,努力将个人和家庭的损失降到最低”。

“应对每个灾害案例进行认真剖析,使之成为教育公众自救互救的教材。”上海市杨浦区读者刘彦建议,灾害过后,要对灾害的成因、过程和救灾情况等逐一进行剖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教育公众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会自救互救,有效应对各种灾害。(来源:人民日报,记者:史一棋)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2148904329026731211&item_id=1214890432902673121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684733441510&showmenu=false&ref_read_id=2b3db143-8697-4357-abe5-fbbd336c76e4_1685847499510&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end


▌来源:宣教中心、东方网政务中心


就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工棚   信息员   灾情   山体   印度   上海市   自然灾害   灾害   村里   列车   事故   风险   发生   家庭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