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意义

我们的先民在华夏大地上拼命求生。夏商以上,部族林立,或者游牧,或者渔猎,或者采摘,往来迁徙,游弋不定。

周人创造农业,在同游牧民族的厮杀中,寻求定居,寻求自强。也是在同游牧民族惨烈的厮杀中,造成了周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

周武革命,标志着农业文明在同诸部先民的竞争中取得了最终胜利。

周礼是周人推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他们的政治制度。孔子把原本的政治制度推广到了社会伦理,形成儒家学说,在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共识。

秦朝以法家一统华夏,其实法家也是儒家的分支。秦人统一华夏,其实是儒学的胜利,更是农业文明的胜利,是对周人文明的光大,“废井田”标志着农业已经是国家经济形式,而不再是家庭、家族经济形式,这就是国家一统的最大意义。

只是秦人偏执法家一说,不及儒学全部,只重视大农业,无视农民本体,终至疏忽而亡。

汉高祖布衣而起,立国即重农抑末,汉文帝、汉景帝名为黄老,其实韬光养晦而己,他们以牺牲边民利益为代价,换得内部的大体安静,实不得已耳。这两位伟大君王的遗产就是更伟大的汉武帝。

如果没有汉武帝,文景二帝也不过宋仁宗之流,徒有仁义虚名。文景之伟大,在于汉武帝实现了他们的抱负,在于汉朝没有如宋朝、明朝那样被游牧文明击败。汉朝之所以伟大还在于一个伟大的汉武帝让我们的民族有了敢做敢为的风骨,让我们这个农业民族此后在同游牧民族的竞争中一直不处下风。从“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们民族精神风貌的这种改变,就是因为汉武帝。是他敢于冒着亡国的风险,牺牲当下,泽被后代,给了我们民族真正的灵魂。

汉武帝不光从版图上让农业文明对游牧文明取得了心理优势,更通过儒学让这种文明成为我们民族灵魂上的共识,从而锻造成了一个广大的儒家文化圈,以世俗学说而不是宗教凝聚成一个地域性文化圈的只有儒学,其缔造者却是汉武帝,这也是汉武帝功业超过秦始皇的地方。

汉民族萌发于周礼,功在周公,在孔子;汉民族起于强秦,功在始皇;汉民族成于强汉,功在汉武帝。

我们民族之所以屹立不败,屡挫不堕,就是因为秦皇汉武之功。

以汉武帝为标志的农业文明让我们的民族一直凝聚在一起,甚至凭借这种凝聚力,我们还挺过农业文明末期的狼狈。在争占工业化顶峰的今天,还是这种凝聚力,列强几欲消灭而不得,如今直接感到了瑟瑟发抖。

今天有腐儒小子辈,不识汉武帝之伟大,直以国强民富谬论诋毁伟人。彼小子不知国强才能生存,才能封狼居胥,屹立于世界。民富还需国强,否则就是靖康之耻,就是崖山之羞,就是法兰西臣服法西斯之耻。民富不敢忘战,不敢忘记国强。国强是民族风骨,民富而不堕其志,岂敢忘记强国?

千古一帝汉武大帝,伟哉大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汉武帝   周礼   儒家   汉民   法家   游牧民族   华夏   儒学   意义   民族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