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钉子户张新国:要6套房加1亿,硬扛14年,最终却一分钱没多赚

偷偷告诉一声:别忘关注一下哦,精彩内容让你看个够!


在2017年以前,如果你在上海,经过九亭镇沪亭北路的一条主干道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奇特的画面。

四条双向车道之上是来来往往的车流,两边有着郁郁葱葱的行道树,一副车水马龙的景象。

但再往前一点,在主干道中段的位置,有一栋有着粉红色外墙砖的三层小楼静静地矗立在那里。

这栋小楼正好在马路中央,大喇喇地占据了两条车道,车流行驶到小楼前时,就如同突然被收束住的河流,变得拥堵起来。

外地人看到这奇特的景象都新奇地掏出手机拍照,而经常往返于这条路的本地人却是叫苦不迭,大骂着这个不配合拆迁的钉子户阻碍交通。

这栋小楼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不愿意拆迁搬走,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上海钉子楼曾经是附近数一数二的“豪宅”

这栋小楼的主人名叫张新国,他曾经是上海建设公司的一名员工。

这里以前是一个小村庄,村里将集体土地做了分配,将这块地皮分给了张新国的岳父。岳父一家在土地上起了一间小平房。

从1951年开始,张新国的岳父就住在这里,后来张新国与妻子结婚后,就新建了一栋两层的小楼,和岳父岳母一起住了进去。

后来张新国和妻子生育了一子一女,张家的第二代也在这个房子里长大,一家人对老房子的感情极深。

1996年,张新国的儿女们成了家,娶进来的儿媳自然不用说,得和他们住在一起。而女婿因为是外地人,在上海没有房子,于是也住了进来。

家里的人口变得多了起来,张新国岳父岳母,张新国夫妻,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再加上孙女出生后,一共十口人,两层小楼就塞得满满当当了。

当时还在建设公司工作的张新国,有着体面的工资,于是他拿出了攒了小辈子的积蓄20万,将房子进行了翻新改建,改建成了三层的小楼,还买了旁边邻居的宅基地。

20万在当时可以在市区买一套上百平的商品房了,但家里人口多,100平住不下,所以张新国咬咬牙扩建了老房子,三层建上去,房子总面积有四百多平。张新国的这栋小别墅在当时可谓是“豪宅”了。

小楼仿照了偏欧式的小洋房风格,还使用了粉红色的瓷砖,铺满了整个外墙,窗户采用的是半圆的形状,玻璃还是典雅的蓝色,新房建成后,看起来就十分气派。

当时小楼周围的邻居房子都是土房、砖房,张新国的这栋小楼鹤立鸡群地在周围一片矮房之中,让不少人都十分羡慕,张新国对这栋房子很是洋洋得意。

小洋楼建成后,三层楼的房间很多,每位家人都分配到了宽敞舒适的环境。

张新国夫妻住在二楼右边的主卧房,他的岳父岳母则是在左边的大次卧房,张新国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则住在了三楼。

张新国还把一楼改成了门市,租给别人做生意,除此之外还空出来一些规格比较小的房间,张新国也租了出去,一个月能收到租金四五千,一年也有好几万的租金收入。

张家的生活一下子过得游刃有余,有滋有味,而过了几年后,更大的惊喜还在等着张新国。

一朝变成拆迁户,不满拆迁赔偿辛劳奔走

2003年,上海城市化建设日益推进,作为中国的门户城市,上海市内开始大刀阔斧地改建,张新国房子所在的九亭镇沪亭北路被划入了拆迁区域。

这下沪亭北路的居民可高兴坏了,张新国也十分高兴,虽然他这栋楼才建了七年,还是比较崭新的,但是近年来家里孙辈陆续出生,三层小楼也开始变得拥挤起来,现在有机会能够获得大笔拆迁款搬出去,他也就没有那么可惜了。

左等右等,沪亭北路拆迁的赔偿方案下来了,拆迁赔偿的力度很大,又得房又得款,一时之间,大部分的居民都笑开了花,但张新国却狠狠皱了眉,他并不满意拆迁方案。

图 小洋楼内部

当时的拆迁赔偿方案通过两个因素来决定拆迁款的多少,第一是宅基地证书上写的房产面积,第二是家中的男女人口数。

如果是按照证书上的房产面积来算,那么房产实际的面积就不算在里面了,当时很多居民多少都有对自己的房屋进行过改建,加建,张新国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张新国400多平的房子,实际上能够赔偿的面积则非常少,自己引以为傲的小洋楼得到赔偿却和邻居土胚房一样,这让他如何高兴得起来?

赔偿的第二条因素是家中的男女人口,分给儿子和分给女儿的赔偿并不一样,根据当时的赔偿方案,张新国家只能分到3套房产,共计280平方米。张新国夫妻一套,儿子一套,女儿一套。

但因为张新国的儿子在2001年把户口分了户,虽然还住在一起,但也是“独立”的户主了,所以他能够多得到一套120平的过渡补偿房。

张新国的一个邻居有两个儿子,户主两套房,两个儿子每人两套房,一家子就得到了6套房;还有一户人家有个痴呆的儿子,早年走失了,三十多年不见人,但家里一直没销户,所以也能多得两套房。

这下张家女儿不服气了,她觉得十分不公平,矛盾一触即发。

因为拆迁补偿分配不均,家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家庭矛盾极度激化。

拆迁户们如果配合政策,尽快签订协议,还能多得一笔“团签费”的奖励,于是儿子催促张新国赶紧签下协议,争取拿到这个奖励。

但女儿根本不同意,她家没有得到合理的赔偿之前,她是不会同意父亲签字了。

张新国也不愿意马上签字,除了女儿的诉求之外,他也非常不满意按照宅基地住房面积来计算。

更让他感到生气的时候,当年买下邻居的宅基地,因为他没有及时办好手续,证明上没有盖章,所以这块宅基地的补偿他也没办法得到。

无奈之下,张新国只能东奔西跑,去到住建部调取资料,重新申请盖章,材料都不知道准备集几份,各种申请单也是写了又写,又是托关系又是把邻居请去证明。

忙前忙后,终于盖好了这块地的章,总算赶在拆迁通知正式下来之前,弥补了这个错误。

好不容易把子宅基地搞好了,他还得跑去拆迁办,为自己家的权益申诉,他要求也多给女儿一套房子,同时自家新建的面积也要算上。

但是政策已经定了,其实那么容易更改的?拆迁办的人并没有同意他的诉求。张新国也发了狠,如果拆迁赔偿不让他满意,他绝不签字。

极限拉扯申诉不成,反对拆迁成为钉子户

2003年7月,拆迁办和房产开发商来到沪亭北路的拆迁区域,开始动员各家各户签下拆迁同意书。

有不少居民痛快地签了,还拿到了一笔安置费,很快就陆续搬走了。

而张新国之前去拆迁办碰了钉子,现在人家来动员了,他又把自己的诉求说了一遍,但还是遭到了反对。

当年拆迁办的管理还没那么完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不够优质,在张新国看来,对方颐指气使,高傲得不行,很是欺负他这个平头老百姓,所以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好。于是张新国拒绝了签字。

拆迁办也知道,不满意赔偿款的拆迁户也很多,但最后都会妥协,所以他们先去游说了其他家,把张新国放在了最后。

随着周围的邻居陆续离开,张新国这片区就只剩下他一户了,看着别人喜气洋洋,心满意得地拿钱搬走,张新国内心十分怨念。

想当年他才是被别人羡慕的人,现在自己的小洋楼得到的钱和别人一样,周围四邻都明里暗里地笑他,这让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等到拆迁办的人再次上门时,张新国直接放出了狠话:“除非给我6套房和1个亿,不然我绝不签字”

张新国十分有底气,因为他打听到这片区准备改成公路,他不搬走,这条路看他怎么修建!

对于张新国的要求,拆迁办也很是无奈,房子是不可能多给的,他们提出多给一点赔偿款,但张新国拒绝了,他觉得多个十几万打发谁呢?他只要房子。

一来二去,两边拉扯了很久也定不下来,但距离旧改开工越来越近,不能因为张新国一家而耽误了整个大工程。

于是拆迁旧房,建造公路的工程开始了,张新国和其他零星几个不愿意搬走的人家,成为了钉子户。

拦马路14年受尽折磨,最终同意拆迁

2003年到2007年这四年间,沪亭北路热火朝天地盖楼房,修马路,从残破小村变成现代化都市一角,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张新国一家见证了所有一切,看到了高楼平地起,看到了黄土路变柏油大马路。因为张新国成为了唯一的钉子户。

当年的那几户钉子户早已搬走,他们屈服的原因很简单:受不了改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了。

当施工团队进入拆迁区域后,便大刀阔斧地推倒楼房,铲平地面,这带来了巨大的噪音和严重的空气污染。

因为区域基本都清空了,施工队不分昼夜地施工,让人根本无法休息。而且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呛得人难受。

所以没过多久,那些钉子户们都妥协了,同意搬迁,只有张新国还坚持着。

前面写点建成,坐落小路中间,拦路虎出具雏形

好不容易等到周围都建设完毕,噪音和污染减少,还没过几天安生日子,麻烦接踵而来。

2008年,城市化建设继续推进,张新国小洋楼所在的马路开始了扩建,由两车道变成了四车道。整条马路封路施工。

虽然噪音和污染少了些,但交通出行非常不便,这条路人都走得不顺畅,何况开车进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钉子户   套房   上海   拆迁户   宅基地   儿媳   岳父   车道   邻居   马路   家里   儿子   面积   女儿   房子   张新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