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鲁迅同窗两年,为何对鲁迅只字不提?晚年他说出了真相

提起鲁迅的名字,小到小学生大到六旬老人几乎无人不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利用文字唤醒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

如果有这样一个同学相信也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吧,但是陈寅恪却对同窗两年的鲁迅只字不提,这又是为何呢?

被世人称之为“教授中的教授”的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齐名,远赴多国留学,语言系统庞杂,先后在多所名校任职。

国学基础深厚倍受称赞,他的课不仅学生喜欢不少知名教授也常来蹭课,所以才有了教授的教授之称。

两位颇具才气与盛名的文学名人,成为同窗一同学习进步也很正常,但是陈寅恪从未对外讲过自己是鲁迅的同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两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吗?这其中是否有什么故事?

一直对鲁迅只字未提的陈寅恪,直到晚年才向众人说出了真相。

公子中的公子

1890年,陈寅恪出生在湖南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祖父是清朝官员,被光绪帝赏识的新政重臣,父亲陈三立也是有名的富家公子,在文学史上也有着响当当的名号。

所以作为官三代的陈寅恪家世好、学识渊博、为人低调,自然被人们称为“公子中的公子”。

家境优渥自然学习氛围也很好,陈寅恪从小就熟读百书,并且学习范围广泛设计算学和地理等,陈寅恪祖父去时候,父亲自办学堂教授绘画、英语、音乐等,而家塾也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

1902年陈寅恪与兄长陈衡恪赴日留学,年仅12岁的他就与鲁迅先生成为同窗,不过两人虽然欣赏彼此的才华但是思想方向却截然相反。

一个推行新文化一个钻研传统文学,自然没能进行深刻的学术交流,更没能成为至交好友。

当然陈寅恪的这次求学也没能维持多久,因为自己的脚疾而中途退学,回国治疗。

伤情痊愈之后陈寅恪依旧没有停下求学的脚步,先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又自费到德国留学,随后又得到官费留学的资格,去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

多年的留学经历不仅让陈寅恪对中国的历史如数家珍,对于外国的文学、史学也有极深的造诣。

1925年回国后,在梁启超的推荐下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授,游历中外的陈寅恪讲课自然不是一板一眼,别人讲过的、自己之前讲过的通通不讲,课程生动有趣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喜欢。

随着内容越来越深入,思想越来越深刻,劝退了不少学生但是却吸引了一批教授,妇孺皆知的朱自清就是其中一员。

国学功底深厚、知识面广、学问渊博,所以陈寅恪才有了“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之称。

乱世中的狂人

出生在浙江绍兴的鲁迅与陈寅恪的家世完全不同,祖父入狱父亲患病,为避难全家逃到乡下,为父亲的医药费受尽冷眼,看尽底层生活的苦难与艰辛,才让鲁迅后期想要通过文字唤醒更多民众。

因为学习优异获得官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鲁迅远赴日本进入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也是此时与陈寅恪相识,年龄尚小的陈寅恪虽然聪颖好学但是年龄下差太大,导致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之后因为受到教育片的影响,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从原本想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拯救民众生命,提高国民健康状况,到唤醒大众麻木、堕落、自我放弃的思想。

回国后经蔡元培的引荐成为教育部科长,也正式开始发挥自己笔杆子的作用。

在国内发表多篇抨击政府的文章,文笔犀利、锋芒毕露,引起政府警惕开始对其实施追捕。

鲁迅先生的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与批判否定性,无论是旧文学旧制度还是残忍的帝国主义和军阀,都没有逃过他的口诛笔伐。

无论是《呐喊》、《彷徨》还是《狂人日记》都展现了鲁迅先生对这一乱世的批判,以及试图唤醒思想麻痹的国人的想法。

笔下的祥林嫂、孔乙己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活生生的存在,时至今日还依旧流传着成人都应该读一下鲁迅的说法。

无法相交的平行线

陈寅恪与鲁迅曾经有过多次交集,但是两人都只是点头之交没能成为推心置腹的好友。

两人第一次相识是在日本求学时期,因为鲁迅与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年龄相当,自然觉得与这个小自己近十岁的弟弟没什么共同语言,即使三人曾住在一个宿舍楼里依旧没能拉近两人的关系。

后来鲁迅弃医从文,一个人去了东京,而陈寅恪因为脚伤回国,两人的第一次交集就此结束。

两人的第二次交集在一战爆发后,陈寅恪回国,而此时的鲁迅与陈衡恪都在教育部任职,已经将笔杆子当成了枪杆子,成为乱世中突兀的存在。

陈寅恪也因为游学经历成为蔡锷的秘书,与鲁迅随时会碰面,但如此近距离的交集也没能改变两人的关系。

战争结束后,陈寅恪再次选择出国,两人自此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交集,两人在公开场合也从来不会提及之间的交集,所以才让后人误解至深。

不过虽然两人交情不深,但是从鲁迅作品中的寥寥几笔中也能感受到对陈寅恪的尊重,甚至还有赠书之情,只是不同的思想注定了两人无法成为同一文化阵营中的战友。

鲁迅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叫醒中国人,所以笔杆子成了抗争的武器,而追求纯粹文学的陈寅恪却认为文人是不能参加革命的,好好搞学术才是正途,这种思想上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南辕北辙的方向。

两人思想上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就是两条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鲁迅推行白话文,提倡新文化,而陈寅恪钻研传统文学,属于守旧派,两人分属于完全不同的文化阵营自然不会再有交集。

在鲁迅的著作中提及陈氏兄弟也只是寥寥数语,而陈寅恪的著作中更是对两人的关系从未提起。

这让人很不解,虽然两人思想文化上有差异但也不至于到不能提及的地步。

只字不提的真相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从陈寅恪的诗中也可以感受到他的性格特点,执拗、孤独、清高,所以一门心思钻研国学的陈寅恪又怎会受外界影响,也更不会主动拉拢他人。

很多人当着陈寅恪的面提及他与鲁迅的同窗情谊,并且对他只字不提对方名字表示不解,直到晚年陈寅恪才做出回应。

陈寅恪认为如果自己将与鲁迅同窗两年的事情告诉大众,总有一种蹭流量的嫌疑,毕竟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影响力也深远。

如果坦言两人的关系多少有点蹭热度的嫌疑,而孤傲高冷的陈寅恪不屑于蹭他人名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所以索性对鲁迅只字不提。

其实陈寅恪的这种说法是自谦,被众多学者蹭课的国学大师,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鲁迅相比也不遑多让,只是两人推行的文学流派不同,甚至是完全站在彼此的对立面,如果反复提及只会被说拉踩。

陈寅恪自小性格安静不喜欢说话,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躲在角落里看书,研究国学历史,一头扎进文学里的陈寅恪对革命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鲁迅可以弃医从文,可以抨击不公的世道,可以用笔杆子当做武器唤醒更多国人,两人的性格和思想截然不同也注定了不会有太多交集。

对鲁迅只字不提的原因并没有后人想的那么复杂,两人之间也没有直接的矛盾,只是两人文学风格完全不同。

一个是热衷于学术的纯粹学者,一个是文笔犀利的革命家,导致不同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陈寅恪天生孤傲,不愿意借他人之名增加自己的名气,所以自然对这位同窗只字不提。

不同道路同样精彩

一个一心钻研国学历史,一个推崇新文化运动,曾经少年相识的两人终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陈寅恪一生的时间都在研究传统文学,即使在父亲受到日寇胁迫绝食而亡后,自己因伤心过度导致一只眼睛失明,依旧没有放弃钻研国学的事业。

战争爆发陈寅恪一家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陈寅恪依旧创作出《柳如是别传》等书籍。

他的学问被傅斯年称赞为“三百年来做学问第一人”,由此可见陈寅恪在学者心目中的地位,一代国学大师受人敬仰。

而鲁迅却致力于新文化革命,否定旧文学旧制度,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将军、总统、元帅,还是普通主编、文人、学生,都没能逃过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

加上脾气不好简直就是一不开心就张口大骂,也正式他批判性和否定性的文字唤醒了不少民众的思想。

鲁迅先生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20世纪的文化巨人。

他的精神和思想深刻影响着众多文人墨客,纷纷觉醒开始利用手中的笔杆子唤醒国人思想,时至今日鲁迅一名也深刻印在国人的脑中。

守旧派的陈寅恪与维新派的鲁迅完全属于不同的文化阵营,但是不同的文学道路也成就了不同的辉煌人生,一个成为国学大师一个成为革命家,只是年少相识的情谊只能留在两人心底。

鲁迅虽然骂人无数但是却从未批评过陈寅恪的文章,不知道是碍于年少相识的情分,还是学力不逮,不敢妄加评论。

即使在著作中提及陈寅恪也只是寥寥几笔,而陈寅恪因为性格孤傲更是对这位同窗只字未提。

不同的家世背景以及成长环境,决定了两人的性格差异,最终决定了不同的文化阵营,专心研究学问的陈寅恪将文学与革命完全剥离。

希望醉心于纯粹的国学世界,但是清醒且愤世嫉俗的鲁迅知道,想要大众觉醒必须从思想唤醒,而自己的文笔就是最好的武器,付诸于革命才能发挥文学最大的价值。

即使年少时陈寅恪与鲁迅曾是朋友,但不同的文化思想也决定了两人不会有太多交集。

再加上鲁迅名气越来越大,孤傲清高的陈寅恪不愿意背上蹭人名气的名声,自然两人开始疏远,甚至出现了文学作品中只字不提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鲁迅   只字不提   同窗   新文化运动   笔杆子   晚年   国学   公子   真相   教授   思想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