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千阙万重开!浅析西域信仰,看唐代宗教演变

前言

唐朝是中国最鼎盛繁华的朝代,在唐朝时期,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贸易和宗教传播的主要通道。

随着外来文化和宗教的不断传播,在唐朝这个广阔的文化交汇地,各种新思想、新技术、新艺术也随之涌现,这对唐朝及其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唐朝还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他们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具有很强的统治能力,同时还在文化、艺术和宗教上表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这为唐朝吸引外来宗教提供了非常基础和宽松的环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唐朝才流行了各式各样的宗教文化。

千年妖火弥张燄,太息流传景教碑。

这是明天启三年(1623)出土,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拓片。该碑片是由景教僧景净撰文,吕秀岩刻石,上面以典雅的汉语文言叙述了景教传入中国的经过和部分基督教教义。

通过这块碑便可知道,其实早在大唐期间,中原就有了基督教在流传。当然了,它进入中原必须改名换姓,变成景教。同时,教义变得也有所不同。

景教是一种起源于波斯的宗教,又称“拜火教”,实为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该派系被传统罗马教会当做异端教派而遭驱逐,后来传入东土大唐。

在唐朝时期,景教主要在中国西北地区传播,如今的甘肃和陕西等地。唐朝政府对景教持容忍态度,景教教徒享受了比佛教更优待的待遇。景教文化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和艺术。

波斯胡寺,即景教的天主堂,位于长安城的义宁坊东北角。来自西域的胡人大量聚居在长安城西部,而义宁坊紧靠着西城墙,是长安城里最西边的里坊之一。全城最古老最大的天主教堂始建于贞观十三年(639),就在这个胡人聚居区里。

唐朝的天主教堂跟现在的也有所不同,它的建筑特点很简单,没有让人惊叹的欧式建筑,有的只是唐朝最普通的白墙黑瓦飞檐斗拱的纯中国式建筑。

这是由于景教传入中国后,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皇室上层路线,与历代皇帝保持着联系,努力取得皇室对他们建寺传教的支持。

因此,景教传入中国后,教堂里没有画着创世纪、圣母怀抱圣婴、末日审判等图像。反而供奉着皇帝们的“写真”像:“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当然也包括“大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同时,景教徒以十诫为蓝本,结合唐朝本土文化,并稍加个人发挥自由创造出中原实行的“教义”:

第一愿者,天尊说云:所有众生,叛逆诸恶等,叛逆天尊,亦不是孝。第二愿者,若孝父母并供给,所有众生孝养父母,恭承不阙,临命终之时,乃得天道为舍宅。第三愿者,所有众生,为事父母。如众生无父母,何人处生?

显而易见,这些教义原则都是关于孝道的,而孝道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

景教信仰传入中原之后,受大唐文化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当然,传播至大唐,深受大唐文化影响的夷教并不只有景教,还有一些其他的西方教派。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千阙万重开

除了景教之外,在唐朝传播的夷教还有祆教和摩尼教,与景教并称三夷教。

祆教,又称琐罗亚斯德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人琐罗亚德斯创立的宗教。在东晋时期,祆教才传入中国。

祆教是古波斯帝国的国教,其信徒,大部分都是那些从丝绸之路过来中国做生意的胡商。

在义宁坊东南的礼泉坊里便有一座拜火教教堂,俗称“祆祠”。通常情况下,这里的祭司会点燃三坛熊熊燃烧的大火,身着长袍、戴着面罩的祭司不时出入其中。

然而,在“赛祆”这一特别的日子里,拜火教堂就会聚集起一群中亚人。他们戴着尖帽,穿着翻起的团花锦袍,在教堂内外吹拉弹唱,或站或坐,围着空地里的火堆,又唱歌有跳舞,同时还会进行一些令人惊讶的活动:

其祆主取一横刀,利同霜雪,吹毛不过,以刀刺腹,刃出于背,仍乱扰肠肚流血。食顷,喷水咒之,平复如故。此盖西域之幻法也。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当中,记载了这一切所做所闻,简直是让人感到惊世骇俗。大意就是:

祆主取一把锋利如霜雪的横刀,毫不费力地刺入自己的腹部并从背部刺出,甚至能够乱扰肠肚喷血。最后,他们喷水咒语,伤口便恢复如初。这些都是西域幻术的表现形式。

不仅如此,祆教还有一些独特的教义文化,基本上不收汉人。杜佑《通典》卷一九三《康居》当中记载:

国城外别有二百馀户,专知丧事,别筑一院,院内养狗。每有人死,即往取尸,置此院内,令狗食之,肉尽收骸骨,埋殡无棺椁。

意思就是:信奉祆教之人死后,不讲究火葬与土葬,反而是让野狗分食自己的身体,剩下残渣再装小罐子里埋起来。

还有就是摩尼教,摩尼教又称“明教”,是由波斯人摩尼于3世纪创立的宗教,与上述的祆教相似,该教同样主张善恶二元说,在空间上,将世界分为光明和黑暗两宗;同时在时间上,又划分成初际、中际和后际(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期。

摩尼教虽然是唐朝初期传入中原,但真正发挥出影响力的,却是在唐朝中后期。

安史之乱后摩尼教传入回鹘地区,成为该地区的国教。作为对手的大唐,在相互影响之下,也建了“大云光明寺”一类的摩尼教宗教设施。

不过,这些宗教虽然在唐朝多有布道,并且信徒不少,但论及影响力,依旧比不上大唐的主流宗教。

大道真空元不二,一树岂放两般花。

唐朝时期主要流行的宗教是道教和佛教,虽然也有其他宗教在唐朝流传,但相比于这两者来说,影响力显然不够深远。

道教是一种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的宗教。传闻老子姓李名耳所以,唐朝皇室一直以来将自己视为老子后裔,因此一直在积极支持道教,以巩固其皇权。

所以,唐朝皇室和显贵也常常资助道教,兴建道观和赞助修建佛塔等等。此外,唐朝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道教组织和管理的法令的同时,还设置了道士官职,掌管道教事务。

因此,在唐初时期,道教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唐朝实行多元宗教政策,允许宗教自由和发展,再加上唐初的文化环境充满了开放、创新、多元和包容的氛围,这也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

同时,唐初的道教还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和艺术,如炼丹术、方术、风水学、道教音乐等。唐初的文人士大夫们对道教的兴趣浓厚,很多文人都热衷于研究道教的经典和理论。

然而,道教的影响力却主要在上层阶级之间,对于底层阶级而言,道教显然没有佛教的广泛影响力。

所以在中晚唐时期,道教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开始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唐朝后期政治动荡,政府对道教的支持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佛教在唐朝的兴盛和影响力的扩大,使得道教在朝廷和文化界中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最后,在文化和思想转变的影响下,一些与道教相关的观念逐渐被抛弃或淡化,如崇尚世俗、追求功名利禄等等。

而与之相对地,佛教倒是在唐朝流传甚广,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佛教最早是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后来汉明帝建立的白马寺,一直被佛教中人称为佛教在中国的“起源地”。

及至唐代,佛教在一些执政者的推崇之下,进入全盛期。在唐朝时期,佛教形成几个主要的宗派:有崇奉《法华经》的天台宗(空宗);有崇奉《华严经》的华严宗;以及宣称“阿弥陀佛”世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宗。

当然,还有玄奘西行之后创立的:继承印度大乘佛教中瑜伽一系学说,主张宇宙万物皆有“识”幻化而成的法相宗。

以及北魏菩提达摩创立,主张“禅”,意为静坐深思的禅宗。禅宗在武则天时期内部分化,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两手有名的诗句,就是禅宗南北分化之后,各自不同的思想。其中前者南宗慧能一宗的主张,后者是北宗神秀一宗的主要思想。

最终慧能南宗成为禅宗正宗,并几乎取代了其他各派。

但随着佛教的大肆横行,在唐代传播甚广,荼毒百姓至深,所以引起许多文人名士们的不满,甚至在唐武宗时期,还进行了一次赫赫有名的“会昌毁佛”事件。

一束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佛教文化渗透和统治阶级的放行,导致佛教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正常运行,并且在南北朝开始就有灭佛事件的情况。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思想的不断冲突,在唐代反佛思想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其中反佛人物就有著名的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等。

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这就是《旧唐书·韩愈传》中记载:韩愈向皇帝进言,主张反佛险些被杀,被贬为刺史的故事,可见唐朝许多文人对佛教的不满,以及执政者对佛教的推崇。

但这也要分执政者是谁,唐朝并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推崇佛教,甚至在唐武宗时期,还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昌毁佛”事件。

公元841年,唐武宗即位以后不久,在六月庆阳节上,设斋请僧人和道士讲法,期间唐武宗只给道士紫衣,并下令僧人不得穿着,这就是唐武宗“会昌灭佛”的一个讯号。

之后在唐武宗执政的六年中,一个接一个的对僧人发难的敕令由皇帝签署、发布。首先,唐太宗开始没收寺院财产,随后又在会昌三年下“杀沙门令”。以“藩镇奸细”为由,京兆府就打杀了三百多个裹头僧。

会昌四年,唐武宗颁布敕令拆除大型寺院和佛堂,并勒令僧尼还俗;会昌五年,唐武宗大规模灭佛,仅东西两都可以留两座佛寺,其余各节度使各留一座之外,天下佛寺全部拆除,其内僧尼全部还俗。

此次会昌毁佛事件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破坏佛教寺庙、经书和佛像等文物,大批僧侣被迫还俗或遭受杀害。这场事件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行宗不传、失传或遭到遗忘的佛教文化遗产便在这场浩劫中消失了。

与此同时,此次的灭佛事件,不止中原的佛教迎来毁灭性打击,传入中原的其他夷教也被殃及池鱼:大秦景教穆护、祆教僧人被勒令还俗,寺庙尽毁。

最终大唐当中景教、祆教被禁毁,摩尼教转变为地下传播。

结语:

总的来说,唐代反佛思想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历史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反佛”来概括。会昌毁佛事件的发生不仅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对唐朝的政治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为唐朝时期的外来宗教文化如佛教、景教等,通过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哲学的介入和融合,催生出许多重要的艺术和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遗产。

所以说,正是因为唐朝展现出了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让诸多领域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这才让唐朝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王朝,也为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会昌   道教   景教   西域   宗教   大唐   佛教   中原   东华   唐代   唐朝   中国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