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部级“大老虎”被捕:曾审理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等相关案件

各位看官,在阅读之前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欢迎您发表看法,

小编会定时给您推送喜欢的文章,也可以留言想看的人物名字。

正义,是法官们始终追求的目标。在他们的眼中,法律是最公正、最客观的标准,

也是维护社会安宁和公平正义的坚实保障,而法官则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崇高的敬仰。

今天的主人公沈德咏作为民众曾经最信赖的一级大法官

曾在最高法担任常务副院长之位10年的时间,我们众所周知的“大老虎”薄熙来、

周永康、令计划等人的案件都是由他审理的,可见他在司法系统中的崇高地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荣誉与地位于一身的人,却被传出知法犯法的消息,

曾经那个被人敬仰把法律当作武器保护他人的人,如今却成为了背叛法律的犯罪者

这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及困惑,而那个高高在上的审判者如今也将面临牢狱之灾,

沈德咏到底做了什么不法的行为呢?他又为什么会知法犯法呢?

人物背景:

1954年的春天,沈德咏出生在江西修水,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各种资源都很匮乏,

而教育资源更是属于稀缺物资,可是沈德咏并没有因为环境的限制就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他知道出身农村的自己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机会,只要是比自己厉害的人,他都称之为“老师”,

沈德咏凭借着自己内心坚定地梦想,和过上好日子的决心,不断充实着自己的脑海深处。

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沈德咏只等到了高考停考的消息,

他和当时的许多年轻人一样,一时间陷入了迷茫中,而他的求学之路也被迫中断,

可是沈德咏并没有陷入长时间的困顿中,虽然高考被暂时取消了,

但是他学习的心并没有停止,他同当时的小伙伴一起找了工作,

沈德咏不像其他小伙伴一样,下了班之后只顾潇洒快活,

反而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时间,努力读书,丰富自己。

沈德咏在面对农村枯燥的生活时,并没有忘记内心深处的大学梦,

他权衡之工作和学习的比重,始终怀揣着梦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高考的开放,沈德咏一举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他面对着自己之前在农村从未见过的繁华城市后,

更加坚定了学习的意义,他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半去学习新知识,

沈德咏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可会更是抱着枯燥的书本随时的背诵新内容,

在同学眼里,沈德咏就是个“拼命三郎”,所以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沈德咏在校期间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与人脉关系。

沈德咏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了,而且进入了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工作单位,

他如愿进入了司法系统工作,这是他命运的起点。

初入职场:

刚进入系统内的范德咏只是法院中最普通的基层科员,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区别对待任何人,反而认真的处理每一个案件,

确保案件的公平性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他的踏实努力也被领导看见,

在1988年,沈德咏被提升为刑事审判庭的第一庭长,这是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

在得到晋升后的沈德咏更加认真负责,对待案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生怕促成冤假错案。

在升任庭长之后的沈德咏以公正的裁决及极强的执法能力而声名远播,

是同事和领导眼中优秀的法官,他本身也是一个极具有正义感的法官。

随着沈德咏卓越的工作能力被发现,他在39岁这年成为了江西省最高法的副院长

同时也是司法系统中最年轻的干部,他的优秀使得他成为法院的标杆人物,

更是百姓心中的“救命稻草”。在之后的时间里,沈德咏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在同事还在原地踏步的时候,他在1997年已经被调往江西省委担任纪委副书记了

随着官职的升高,沈德咏心里明白如果自己还想要往高处走,那他首先要拥有的就是学历,

沈德咏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他进入中央党校培训班继续学习,

同时也是司法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领导,他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

在拥有了学历之后的沈德咏,职业生涯更是得到了跨越式的升迁,

而他的地位在司法界可以说是顶尖的存在,凡是他经手的案件必是大案要案,

而大家都知道的几位“大老虎”薄熙来、周永康、令计划等人的违法案件都是由沈德咏审理,

一时间,沈德咏风光无限,更是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副书记。

陷入深渊:

也许人类都有一个共性,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反而对于轻易到手的东西嗤之以鼻。

或许是沈德咏的人生太过于畅通无阻,没有经受过大的苦难,所以随着官职的升高,

曾经的骄傲的心气却随风而去,在面对钱财的诱惑时,反而轻易松动了自己的内心

而沈德咏的堕落开始于一位不法商人,由于案件主审理是沈德咏,

而这位商人自知案件是自己的过错,可是为了自己免受牢狱之灾,

抱着试试的态度找到了沈德咏,想要通过沈德咏帮助自己改变该案件的结果,

在沈德咏与他初次见面明白了他的想法之后,还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

并说会用法律制裁一切违法犯罪,可是随着案件的推进,商人也是急得抓耳挠腮,

于是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带着巨额的“礼物”来到了沈德咏的家,在拿出自己的诚意后,

沈德咏的面色逐渐发生了变化,于是在商人的利诱之下,

沈德咏开始了自己的违法乱纪行为。他忘记了自己曾在国旗下的宣誓,

也失去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变成了一个知法犯法的罪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收受贿赂也是一样的,在突破自己的心里防线之后,

所有的道德法律都会被抛掷脑后,

沈德咏更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帮助多人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自己也成为了利益的牺牲品,深陷在自己的欲望中无法抽身。

冤假错案:

沈德咏在职期间,不仅利用自己的权力帮助他人逃脱法律的制裁,

他更是为了方便自己大肆敛财把自己的身边人拉下水,其中政府官员以及律师等人,

都培养成了他的“党派”人士,利用各个端口的负责人从审理案件中非法获取财物,

曾经有一桩与政府官员相关的案件在沈德咏的操作下,该政府官员平安无事的脱身,

反而状告之人却成了阶下囚,这都是因为在案件审理之前,沈德咏就与该官员达成了一致,

更是对证人威逼利诱要求证人改变证词,更是利用漏洞百出的理由把责任推给了状告之人,

本该为受害者撑腰的法院,却在沈德咏的“党派”下变成了加害者

而该接受惩罚的人却逃之夭夭,继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家庭腐败:

沈德咏除了自己是个腐败分子之外,他的妻女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对沈德咏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沈德咏的妻女利用他的身份大肆敛财6456万元

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原来这都是沈德咏自己不便露面利用妻女的名义进行的敛财活动,

他的妻子利用沈德咏的身份帮助他在一些建筑承包的项目中,干预招标过程的公正性,

把项目交到他们自己人的手中,并且从中获取高额的“回报”,这都是对法律的践踏。

操纵选拔:

大家曾经都以为在司法系统内容的选拔与升职应该都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吧,

可是在沈德咏在位期间,他对于干部的选拔无关乎你的能力、学历、资历,

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那你就可以升职加薪,他完全将公平的天枰握在自己的手里,

将个人的私利凌驾于公平之上,沈德咏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公平竞争的权力,

也使得整个司法系统乌烟瘴气,失去了最原本应有的公信力度。

最终落马:

沈德咏作为中央纪委常委,作为最高法的书记,因罔顾法律的存在而被抓

在对沈德咏的审查报告中显示“其大肆干预司法活动,践踏法律的尊严”

这些都彰显着政府对沈德咏行为的愤怒,最为一个法律出身的领导人,

在知法犯法的情况下实在是难以原谅。沈德咏被抓的事情一经公布,

就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响,让民众对司法系统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

结语:

沈德咏落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一个人的成就有多么辉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不能心存侥幸、放纵自己。只有坚守内心的正义和良知,

才能够真正做到清正廉明、公正无私。沈德咏的遭遇也提醒我们,

法律是公正、客观的标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是每个法官的职责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只有严格遵守法律,

才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案件   知法犯法   冤假错案   庭长   妻女   牢狱   法官   民众   公正   老虎   商人   司法   部级   时间   计划   法律   工作   系统   周永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