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的木府有怎样的历史故事

如果去云南丽江旅游有一处几乎所有人都必到的网红景点——木府。如果去了丽江不看木府,那么这次丽江之行就是不完整的。坐落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的木府占地百余亩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这座府邸甚至曾与北京故宫被世人并称为“北故宫、南木府”。2012年电视剧《木府风云》的热播更使木府成为旅游热门地。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云南木府和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所写的云南沐王府可不是一回事。

我在网上搜索关于木府的图片时发现很多百度图片都把两者混为一谈。这可能是因为两处府邸的主人都是受封于明朝皇帝而镇守云南之故。其实木府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其主人是纳西族土司;位于云南昆明的沐王府现已不复存在。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子沐英受封黔国公,其子孙世代承袭其爵位并镇守云南。沐家的爵位虽是黔国公,但实际上位比亲王,故而民间也称黔国公府为沐王府。

吴三桂进入云南后在沐王府旧址上建起了自己平西王府,清军平定三藩之乱后又在平西王府旧址建立了云贵总督衙门,民国时代在此建立中山纪念堂,抗战胜利后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言归正传还是说说丽江木府的主人纳西族木氏土司的故事:在丽江当地的传说中木氏一族的祖先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在今丽江一带生息繁衍。如今在云南省图书馆珍藏着的《木氏宦谱》记载着木氏家族从隋唐时代到清雍正年间的家族谱系。

大约隋末唐初年间纳西族部落首领叶古年建立了当时云南地区最强的越析诏政权,然而这一政权后来被唐王朝所支持的蒙舍诏吞并。唐玄宗开元年间叶古年后裔阳音都谷率纳西族人归附于唐王朝支持下的南诏政权被任命为三甸总管。后来南诏王阁罗凤叛唐,阳音都谷作为南诏军先锋俘虏唐朝的西泸县令郑回。阳音都谷因此战功升任总督元帅。叶古年五世孙普蒙普旺任南诏丽水节度使。这一时期南诏由于和吐蕃的矛盾转而改善了与唐朝的关系。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普蒙普旺率南诏军与西川节度使大破吐蕃:取十六城、俘吐蕃王5人、降其众10余万。公元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自己的弟弟忽必烈南征大理途经纳西族领地时牟保阿琮的独生子阿琮阿良亲至剌巴江迎接。忽必烈遂以其领地设立丽江郡。阿琮阿良被任命为第一代丽江土司。在蒙古人擒获大理末代君主段兴智的战斗中阿琮阿良因功升授副元帅,还获赐节钺及虎符金牌一面。

回到丽江后的阿琮阿良被忽必烈加授其一颗重达48两的银印,封提调诸路统军司,下辖越析郡、柏兴府、永宁府、北胜府、蒗蕖州、罗罗斯、白狼、盘木、夷獠等处地方。大约元末明初之时这一家族牟保阿琮创制了纳西族的文字——东巴文。洪武十四年(1381年)农历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军三十万征讨云南。明军在白石江大破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军队。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一时间云南土司竞相归附。在这其中就有当时的丽江土司阿甲阿得。大喜之下的朱元璋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之后钦赐阿甲阿得的族人为“木”姓。在此之前纳西族人在取名时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根据《木氏宦谱》的记载:阿琮阿良受封第一代丽江土司后其家族世袭的传承为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也就是说孩子把父亲名字的后半部分作为自己名字的前半部分。

在朱元璋钦赐“木”姓后这个家族从此就改用汉姓名字。纳西木氏从此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木氏家族统治下的纳西族百姓则被冠以“禾”姓,有明一代这一制度一直相传,甚至到了清代、民国乃至解放初期这一制度的影子仍能在某些地区见到。被朱元璋赐予木姓的阿甲阿得从此就改名为木得,此后木氏子孙世代承袭丽江土司之职。木氏土司因为领地内有银矿而成为云南土司中富甲一方者。

木氏在领地内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及手工业、商贸业。木氏治理下的丽江与蒙化、元江并称为云南三大土府之一。木氏的领地不仅经济繁荣发达,文化也相当昌盛。在云南土司中木氏素以知诗书、好守礼义著称。在木氏土司统治区的西北部西番部落屡屡南下骚扰。木氏依托明王朝的力量反击西番部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北部藏区:明永乐四年(1406)木初遣通事禾节与锦衣卫镇抚司指挥使朱程至中甸开设杨塘、镇道二安抚司。

明成化十九年(1483)木氏土司开始进军中甸,至嘉庆三十年(1551)木氏已占领中甸全境继而向北推进。明天顺六年(1462)始木氏土司开始进征鼠罗(今木里)、盐源、盐边等地,后逐渐延伸到九龙、稻城、康定等地。木氏势力全盛时期统治着今天的丽江、维西县、兰坪县全境以及中甸县金沙江边河谷地区,甚至今天的怒江州乃至缅甸境内的恩梅开江一带都属于木氏的统治范围。

木氏家族凭借庞大的财力营建起的木府既吸收了唐宋中原建筑的风格,又保留着纳西族的传统建筑风韵。鼎盛时期的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据《丽江府志》记载: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光是中轴线就有369米长,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

木府除了本身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之外,同时也见证了木氏家族乃至整个纳西族的历史传承脉络。自古以来无数世家大族兴起又没落。木氏家族同样无法避免这样的宿命,如今的木府敞开大门迎接四方来客,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昔日的主人曾经历过的辉煌与没落。土官的任职要有朝廷颁发的诰敕。明清制度一至五品以“诰命”授予。木氏土司的职务相当于内地的知府为从四品或正五品,但土司的实际权力要大于知府。

毕竟知府是由朝廷任命的,到了一定期限是要调任的;土司则是终身任职且子孙可以世代承袭。说白了关起门来就是一方土皇帝。木氏每次承袭均要本人或派亲信进京朝觐请给诰命。到明代中后期多派人去进京请诰。当时在吏部有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才呈部具奏照例承袭”。云南省内也要通过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会勘应袭人姓名、所属身份、住址、所管地方、人口、自始祖以来袭职事迹。

官府查对纸号以为凭据,还要地方官出具保结文书。/这些材料齐全才能上报朝廷请求袭职。木氏土司采取嫡系承袭制:从元到明末均为长子继承——其中元代4世、明代14世。在木氏家谱中将历代的人物、事迹、长幼记述得十分清楚。谁是“承袭人”很明确,因而避免了“嫡庶不明,累年争袭”的弊端。受封于明朝为明朝镇守地方的木氏家族的命运几乎是和明朝相始终——随着明王朝的没落木氏家族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崇祯十二年(1639)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占领昌都、巴塘、理塘、中甸等地,从而结束了木氏土司在北部藏区的统治。明清易代后木氏土司降服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木氏领地推行改土归流,此后由朝廷任命的流官取代木氏土司成为丽江的实际管理者。尽管名义上木氏土司仍然存在,甚至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还任命木荫为“土通判所使”,不过这时的木氏家族在政治上早已有名无实。

自阿琮阿良受封第一代丽江土司到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为止木氏一族在丽江的统治传承22代历时470余年之久,而根据《木氏宦谱》记载的木氏土司世袭表则是从隋唐时期的叶古年算起一共历经39代。其中在明代的近三百年时间里是木氏家族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木氏统治下的丽江安定和平百姓安居乐业。木氏土司政权不仅在与其他各民族的碰撞中顽强生存了下来,还大力引入中原文明促进了西南边陲的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丽江   云南   纳西族   吐蕃   纳西   南诏   土司   领地   王府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