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县城池的变迁

来源:百年城垣图志

泾阳位于泾河之北,古以水之北为阳,泾阳由此得名,其名最早见于《诗经》。晚期秦置泾阳县。泾阳县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柳毅传书》的发生地


泾阳是“八百里秦川”的腹地,自秦代置县以来,因其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被誉为“关中的白菜心”,也是汉、唐帝国的“京畿要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


康熙陕西泾阳县志城池分布图
泾阳城池始于后秦符坚所修筑,为土城,其制以无考;元朝至正二十七年张恩道命令右丞相魏文佐驻守防御时修筑城池,城高为三丈五尺,府城池深为七尺,东西长一里二百四十步,南北长为一里四十五,周长为三里二十步;
明朝景泰元年知县曾玉重修城池,新建东西二座城门,东门为宣文门,西门为宁武门;成化年间,巡抚右都御使余子俊增加开辟南北二座城门,南门为临川门,北门为拱辰门;嘉靖二十六年增修东西郭城;崇祯四年城墙垮塌,知县梁士淳重修;八年知县王珵增加修筑北门瓮城;康熙九年知县王际有重修南门城楼及窝铺。

泾阳县城的城墙布局并不像北平和西安古城墙那般方正规整,而是呈标准的椭圆形,就连城墙四门的瓮城也建成半园状,紧贴在城墙的四周。如果从空中俯瞰,县城城池颇似一只巨大的乌龟匍匐在泾河北岸的滩地之上。

清朝同治年间的回变,给泾阳县城带来灭顶之灾。泾阳县城的标志性建筑,钟楼、鼓楼、文庙以及泾阳县衙都没有在这场大火中幸免。

泾阳县的鼓楼钟楼是县城的重要建筑,晨钟暮鼓,鼓响,城门关闭,实行宵禁;钟鸣,城门开启,万户活动,老百姓都习以为常。在回变之后钟楼鼓楼进行了重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钟楼鼓楼以及四明楼被拆除建泾阳戏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泾阳县   至正   城池   泾阳   钟楼   鼓楼   知县   陕西   城门   城墙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