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天涯社区”的自救,就像一部21世纪互联网史书

两位女主播面前摆满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与线上的百余名观众互动,这是无数抖音直播间最寻常的一幕……但是,这一幕却颇为魔幻:24岁,行将就木的天涯社区,正试图通过流行的直播带货“起死回生”。

△两位带货女主播均为天涯社区的资深网红。

4月1日起,天涯社区官方微博表示,因“技术升级和数据重构”,天涯的网站和APP将暂时无法访问。但随着时间推移,这场“升级”却遥遥无期,一遍又一遍的访问请求,得到的只是一片空白。网友们开始意识到,数年来日渐式微的天涯论坛,或许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因流动资金困难,天涯社区近年累计拖欠的电信IDC费用,已到了无法协调的地步。天涯社区前执行总编辑宋铮透露,“IDC欠费,服务器被停。因为打官司,域名也被法院冻结。”现在的天涯可谓重病缠身。据统计,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执行标的超1.46亿元,其创始人邢明还身负数十条限消令。

巅峰时,注册用户超过1.3亿;落魄时,却无力承担服务器费被关停。曾经在中国互联网上最具影响力的社区——天涯,已从天际坠落。


垂垂老矣的网络论坛,曾承包过一代人的青春

从一个人对“论坛”的熟悉程度,就能大致知道他的年龄。网络论坛,或“BBS”,与门户网站和博客一起,在世纪之交拉开中国Web1.0时代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末,曙光、西线、四通利方等初代论坛,在中国互联网的荒漠中拔地而起。紧接着,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知名论坛又相继出现。它们宛如大漠里的超大城市,市区人声鼎沸、路网四通八达、片域风景各异。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将论坛熔炼成一处赛博江湖。

△天涯社区主页。

二十多年过去,曾经的网络论坛风光不再。除专注深耕细分垂类(NGA、CSDN等),或是扩大规模转型成平台媒体(汽车之家等),传统论坛的踪迹,几乎已消失于当今的网络世界。

对当年那帮“网络原住民们”来说,他们现在更习惯使用抖音、微信这样构筑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也更热衷于直播、短视频这样更生动的媒介传播形式。而对于率先“触网”的青年们,在那个互联网并不普及的年代,论坛就是他们托付青春的精神家园……

1994年4月,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在此后数年内,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相继诞生。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无限可能的时代,中文互联网几乎一无所有,但却满载希望。

彼时想要上网,可不是像今天这样接入光缆、打开流量开关,或是连上WIFI那么简单。最初的电脑图形界面用起来非常生硬,拨号上网的流程也颇为繁琐。而最为关键的是,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上网可是件稀奇小众的事情,加之电脑和网络设备昂贵,缺乏条件和动机的大众,自然就难以接触到网络。

△创新扩散理论模型,描绘了人们接触新事物的不同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定经济能力,有一定使用需求,有一定信息渠道的人,就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尝鲜者。由信息行业从业者、科技界人士、媒体人或是公务员等构成的“早期采用者”,开始搭建和使用网络论坛。

因客观因素“筛选”出的用户,就为早期论坛赋予了显著的技术性和人文性。天涯论坛划分为情感天地、舞文弄墨、关天茶舍、经济论坛、闲闲书话、诗词比兴等数十个版块,每一版块皆有众人推选出来的管理员“斑竹”(即版主) ,还有介于一般涯友与管理员之间的“仲裁委员会”,共同维护社区环境。

天涯属于草根论坛,但在茂密的草木之中,却最能藏龙卧虎。鼎盛时期,这个开放多元的大社区神贴频出,宏观形势预测、疑案线索追查、人生职业规划层出不穷。《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滚蛋吧,肿瘤君》等作品在这里横空出世,芙蓉姐姐、犀利哥等初代网红在这里华丽诞生,娱乐板块的众多八卦消息,足以让明星们倒吸凉气,这或许就是社会化媒体,最接近于“公共空间”理想型的时代。时至今日,还有人将论坛里的热门帖子打包出售,且销量不低。

△从天涯社区走出的著名作品,部分还经过了电视剧、电影改编。

这一时期,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换上论坛ID,抛下现实身份,平等地凭自己的观点和才华吸引众人,成为版块里的耀眼明星,讨论虽人声鼎沸、针锋相对,但很少众声喧哗。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时代变迁,微博、微信、抖音、知乎、豆瓣、B站等后起之秀出现,天涯就像无数曾经的巨头那样落伍了。它甚至尝试跟上“区块链”“元宇宙”的东风,却无功而返。

△天涯社区尝试接触元宇宙。

天涯倒下的原因有很多:优秀内容创作者流失、错过风口、投资失败、转型不成功、资金困难等互为表里,让它缓缓淡出历史舞台,直至网站无法打开时,才短暂地重回公众视野。


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但天涯难写一出满血复活的神话

为解服务器重启的燃眉之急,天涯将目光放在了带货上。在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宋铮的设想中,天涯拟“用邀请天涯网友、前员工来7x24小时直播带货的方式”,筹集300万元资金支付服务器费用。

这听起来高度可行。因为在追求流量变现的当今,直播带货是无数网红的归宿,就算被流量偶然砸中的幸运儿,也能通过带货猛捞一笔钱。再说了,罗永浩可用直播上演“真还传”,董宇辉可用直播令新东方破圈,天涯为什么就不能用直播砸出区区300万?论坛,直播,21世纪互联网的一头一尾,就这样奇妙地相遇了。

△“七天七夜重启天涯”首日直播预告。

5月28日,“重启天涯”抖音账号正式开启直播。曾经的知名天涯人应邀来到直播间与观众对话,追忆往昔。一场场直播满载着过往的情怀,可惜的是,几乎也只剩下情怀。

“不专业”,是对天涯直播最多的评价。前期筹备和策划不充分,体现为设备故障、人员不足、口误频发、选品不佳、布景简陋……一切都直接反映在低迷的人气和销量,以及评论区不友好的声音。

许多老天涯人满怀感动来到直播间,收获的却是失望。他们的不满,通过键盘又呈现在主播面前,让不温不火的直播间,弥漫着丝丝尴尬。

△“重启天涯”抖音主页。

“七天七夜”直播临近尾声,筹款进度却不乐观。“重启天涯”的橱窗内,多为平价日用品,门类繁杂。截至5月30日,飞瓜数据显示,“重启天涯”销售额为10-25万,刨除平台的分成,到手只会更少。

况且,300万只够暂启服务器。据天涯创始人刑明估计,彻底让天涯“复活”,需要近2亿资金。面对近年天涯的现状,已很难指望有人“拔刀相助”。


互联网的星辰大海,还有能载天涯的客船吗?

早在4月天涯无法访问的消息传开时,网上便涌现出铺天盖地的哀悼声。众人是在怀念那个包容的平台、美好的时代,怀念当年在论坛交锋的芸芸众生,以及那个曾经年轻的自己。

而今,媒介竞争激烈,就算天涯拿到两亿资金奇迹重启,也很难说再有立足之地。宋铮等人的努力,很可能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平台起起落落,用户复始流转。在其他社交媒体讨论天涯时,许多曾在天涯发过帖的人不再“潜水”。此时大家才发现,原来这位大V或是UP主,也曾经历过那个年代。天涯论坛的内容和内容生产者,在平台衰落后仍长期影响着互联网,当真是“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而在ChatGPT等生成式AI爆红的当下,天涯论坛里海量高质量的中文文本,当可作为人工智能绝佳的“饲料”,发挥最后的余热。

眼见曾在天涯叱咤风云的大叔们,在直播间里宛如多年不见的好友般畅谈,你会感觉天涯好像真的重生了,一如20年前那些激荡江山的文字。

△宋铮与嘉宾在交谈中毫不避讳直播自救能否成功的问题。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天涯难再复活。在这个媒体充斥、花样传播的时代,我们甚至不再需要天涯复活。大家只是想让这个承载过无数回忆,拥有众多涯友的平台,能体面地离开。倘若服务器重启,能有机会再与旧时的好友道一声别,恐怕就是天涯留给众人最后的念想:

挥一挥手,让曾经放不下的情怀,落地释然。


部分来源+抖音 中新经纬 差评 界面新闻 爱企查

重庆客主笔+银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天涯社区   史书   年代   资金   天涯   服务器   媒体   世纪   时代   平台   论坛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