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新发岗位量减少45% 已连续3年下降

5月31日,脉脉发布的《2023年春招人才迁徙报告》显示,相比于2022年春招,2023年的人才竞争加剧。其中,新经济所有行业的人才均供大于求,新能源汽车行业展现出强大的人才吸纳能力,以171的人才供需比在所有行业中位列第一。

而互联网、电商零售、新生活服务行业新发岗位则连续3年下降,其中互联网行业2023春招新发岗位量同比减少45.45%。此外,巨头公司之间人才互相流动趋势明显,报告显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之间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互联网、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人才流向了字节跳动。

脉脉副总裁定胜斌表示,2023年春招没有金二银三,就业市场进入人才饱和周期。人才竞争加剧、学历通胀就业降级、主动离职减少成为人才饱和周期的三大特征。2023春招期间职场人求稳心态明显,仅有不到15%的职场人主动跳槽,约45%的求职者考虑过降级就业。


有观点认为,互联网行业蔓延的裁员潮与新发岗位压力,显示出该行业已经度过了高速扩张、扩容阶段,开始精简规模,行业发展区域稳定;与此同时,高学历人才的求职难现状,也侧面体现出了学历贬值问题。

地瓜熊老六:按照今年的就业形势来看,整个互联网行业都不算乐观,其他的行业则更不用说。会出现大量本科生涌入就业市场,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竞争的门槛在被不断拉高。这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部分行业发展趋向稳定,开始精简规模;同时也反映出了学历所带来的竞争力下降,侧面体现出了学历的贬值,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学历。

部分网民反映,求职者普遍反映的求职难问题,背面是一些岗位招人难,人才市场出现人才与岗位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绿洲花树:最近很多体量巨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但事实上,HR给我的回馈是我想要的几个岗位都招不到人。猎头也找了一些我们类似行业的人才,回馈是供不应求。不管什么年月,总有一些岗位会忽然变得冗余,也会忽然变得紧缺……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作为职场人,真的得走一步看一百步,奈何何其难也

有观点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蔓延的互联网行业岗位压力,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股融资造血能力的抑制。

真故研究室:一波又一波裁员背后,是被称为中国最亮的经济名片——互联网行业造富能力趋弱的再确认。其本质是经济发展放缓时代,互联网赚钱方式从规模扩张、向内生降本增效的转型。另也有观察人士称,互联网裁员亦有受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科技股融资造血能力的抑制有关。

也有观点认为,这次“行业动荡”会迫使年轻人、职场人对职业发展与个人选择产生新的认知,重塑社会的职业观。

鸟哥笔记:这次裁员潮未必像过去国企改革下岗潮一样轰轰烈烈——没有让很多人吃不上饭,且影响到的人口比例要小得多。但这次裁员潮依然是值得观测和发人深省的——既是对互联网和互联网公司的重新认知,又是对职场和个人选择的重新认知。

共你此生三月花:更多是利益分配机制造成,缺人很多特别一线。大学生就业观和社会分配都出了问题。


格格有话说;降本增效,互联网行业更趋精细化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岗位   行业   中国   认知   学历   观点   规模   竞争   能力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