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3遍弘一法师的《静心》,我终于看开了

弘一法师曾说:“世间烦恼都是由念而生,放下欲念是一种内心境界。若放不下便饱受烦恼折磨,放得下内心才能坦然安宁。”

1

敬德修业

弘一法师曾经说过:“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

人生短暂,我们应当珍惜每一个时刻。

在年轻健康时,让我们摆脱世俗的牵绊,拨开浮华,专注于修行与净化心灵。

我们应当把握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净化内心,为自己积累福报。

在生命的短暂中,我们要深刻意识到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有怎样的挑战和变化。

因此,让我们趁着年轻与活力,等未来会有怎样的挑战和变化。

抖擞身心,抛开世俗的烦扰,专注于修行与精进。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珍惜当下,没有把握机会,后悔将无法弥补。

人生一旦走到尽头,我们将无法再改变过去的选择。

所以让我们在当下勇敢行动,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福报,也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它是我们与众生共享幸福的基石,让我们在人世间修炼身心,使心灵得到净化。

2

珍惜机会

弘一法师曾在《静心》一书中提出: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

不要被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忧虑所困扰,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每一刻都是宝贵的,每一刻都是修行的机会。

在这一刹那,我们可以修行、修缮。

我们可以关注自己的诗句和情绪,培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我们可以帮助他人,传播善意和友爱。

我们可以用心去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自然的奇妙。

让我们把握当下,用心感受每一个宝贵的瞬间。

同时,也要明白人生的经历和结果并非完全由我们所掌控。

我们可以为未来做出努力,但我们也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和变化。

我们不能过于执着预先的盘算和前程,因为人生充满了无常和不确定性。

想法,让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当下的修行上,让内心得到平静。

当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努力前行时,我们会逐渐明白世俗的利益,并非唯一的追求。

修行所传授的智慧和慈悲将引导我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关注整个人类的福祉。

通过修行,我们能够培养内在的富足和喜悦,同时也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正能量与和谐。

~~

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让我们珍惜每一刻,抛弃烦恼和执着,专注于修行与净化内心。

让我们以宽容和慈悲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感受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不会后悔,因为我们用心生活、用心修行,不留遗憾,不辜负这短暂的时光。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

我是反内耗小分队,期待你的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法师   世俗   身心   短暂   内心   后悔   用心   珍惜   未来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