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为什么还“看直播打赏”?

禄山之爪,现在比喻人有野心,典故是安禄山抓伤杨贵妃。

贵妃急中生智,裁锦缎遮胸,称为“诃子”。

后来叫抹胸,清朝改叫兜肚。

这就是乳罩的前世今生。

盛唐,也称之为所谓脏唐。

武则天称帝前后,首次吹响中国妇女解放的号角。

这是懿德太子墓壁画。

中间那位捧杯侍女,被称为“古代第一美女”,衣着和现在差不多了。

张易之兄弟,武则天至死狂宠的面首男宠。

这可能与唐朝李氏是鲜卑胡人有关,骨子里没有汉人那套,还带着浓郁的“野性”。

也可以说是“大唐气象”,经济发达、社会稳定,吃饱了没事干。

武则天,在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掌权,小姐姐有权就任性,开始女性意识的猛烈自我觉醒。

可惜,这一觉醒,被安禄山一手中断了。

从杨贵妃穿抹胸开始,上行下效,越包越严谨,谨此致哀。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一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女性的穿着才回到武则天时代。

把劳资我害惨,我年轻时眼前一片虚无,虚度光阴。

杨贵妃与安禄山,“母子”饮酒作乐。

乖儿子安禄山吵着要吃母乳,张牙舞爪。

道道残阳铺水中,半波白白半波红。

只好弄块布,抹胸。

唐玄宗有胡人血统。

当时正处于他亲手开创的开元盛世,极盛世,风气也极为开放、

这是问题的第一个关键。

禄山之爪,属于野史,洗澡却是正史记载。

“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购衣服。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资治通鉴》

洗澡是皇上和贵妃一起安排的。

唐玄宗也亲自观摩。

《资治通鉴》还记载:

“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洗澡之后,安禄山经常出入杨玉环的寝宫也不禁止。

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有时候安禄山还通宵不出去。

宫中已经流言蜚语、丑闻传遍了,皇上唐玄宗却并不怀疑什么。

当时是天宝10年,751年,唐玄宗66岁,安禄山48岁,杨贵妃32岁。

几乎是公开了,这么大个瓜,唐玄宗是干啥呢,是有病么?

包括洗澡的事,都不应该亲自安排啊。

这就要细细说说这三个人,以及这“三角恋”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三个人都是“野心家”,“志同道合”,骨子里有共同的气质。

其次是各怀鬼胎,互相利用,各取所需,所以才走到一起。

唐玄宗,和李世民一样,是靠政变上台的。

历史上4个盛世,唐朝占两个,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

诛杀亲人太多,可能也是励精图治的原因之一。

证明自己是为社稷“大义灭亲”,自我合理化,化解内心深处的自我冲突。

武则天去世后,李显懦弱无能。

韦皇后毒死李显,想学婆婆武则天当第二个女皇。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谋划已久,先发制人,发动唐隆政变。

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

睿宗李旦重新即位,立李隆基为太子。

太平公主恃功干政,与李隆基明争暗斗。

李旦怕又引发内乱,712年让位于李隆基,改元先天。

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赐死太平公主,改元开元。

到741年止,30年大唐起飞,达到极盛,万国来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时候唐玄宗就飘了,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只能听颂歌。

这是问题的第二个关键。

737年,唐玄宗遇到儿媳杨玉环,一见钟情。

740年,唐玄宗先把杨玉环弄出家做女道士,道号太真。

745年,唐玄宗再给儿子补充一个老婆,把杨玉环再还俗接回宫中,封为贵妃。

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杨贵妃就约等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赐杨贵妃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头发上,摸头杀。

一个乘风破浪的姐姐,一个披荆斩棘的哥哥,一曲《霓裳羽衣曲》,惊艳了盛唐的岁月。

穿透了历史的天空,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还飞扬着这千古的爱情。

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帕斯卡

746年,杨贵妃恃宠骄纵,得罪了玄宗,被谴归娘家。

玄宗这不争气的,茶饭不思,当晚就接了回来。

750年,杨贵妃又一次被赶回娘家。

这次是杀鸡给猴看,杨家已经无法无天了。

这回过了好久好久,才接回去。

还是杨贵妃挖空心思,剪一缕头发转交玄宗。

一缕青丝寄相思,闻香识女人。

啊。

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万道光芒蓬松着你长发的波澜。

谁与美人共浴沙河互为一天地,谁与美人共枕夕阳长醉两千年?

从此,杨家小心翼翼讨好唐玄宗,开始收敛。

752年,宰相李林甫死后,杨贵妃族兄杨国忠接任。

安禄山发迹要早多了,把杨国忠不放在眼里。

杨国忠多次在玄宗面前说安禄山坏话,玄宗不理。

杨国忠又去找杨贵妃,说你跟安禄山关系那么好干嘛呢?

杨贵妃说,皇上年纪那么大了,将来靠谁?

皇上还没死,就被赶走两次,伴君如伴虎啊!

这是问题的第三个关键。

那安禄山为什么又这么牛逼呢?为什么那么被唐玄宗宠爱?

开元盛世,唐玄宗哥哥,不断开疆拓土,达1076万平方公里。

边境初定,镇守边关成为重中之重。

边关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节度使集人财物所有权力于一身,俨然土皇帝,慢慢尾大不掉。

那么这样的人,必须用人唯亲才放心。

唐玄宗有胡人血统,与胡人安禄山有天然的亲近感。

更主要的是安禄山太会察言观色,太会演,就是个戏精,影帝。

他十几岁就做中介,拿佣金,“吃了原告吃被告”,能说会道。

语言这个东西,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安禄山的杀手锏就是装傻卖萌。

他天生就是这块料。

你看下图,是不是和岳云鹏很像,形似且神似。

首先都胖。

胖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可爱,老实,有喜剧效果。

像小岳岳、贾玲、肥猫,一看就好笑。

要说小岳岳是坏人,总是让人难以相信,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坏,打个比方哈。

都没文化。

安禄山很怕老奸巨猾的宰相李林甫。

李林甫稍露出点对安禄山的不满时,安禄山就立刻吓得在床上打滚。

不断大呼小叫“我死矣”,像个孩子。

李龟年曾学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笑个半死。

安禄山见了太子,也是故意不拜,嘴里嚷嚷着“太子是啥啊,我不知道啊”。

显得毫无政治头脑,不谙世事的样子。

其实安禄山当然知道,他太知道了,扮猪吃老虎。

唐玄宗与太子不和,真是一箭双雕,太有政治头脑了。

安禄山总是先拜杨贵妃再拜唐玄宗,他说胡人母亲为大。

杨贵妃是“小干妈”嘛。

这个肉麻的马屁,真是直接将马拍死,扎个马步都没站稳,倒下屁都没放一个。

“一掌双马”,戴维斯双击。

有人坚定不移地认为,杨贵妃不可能喜欢这个330斤的死胖子。

要知道,唐朝是以胖为美的,据说杨贵妃本人也是1米56,138斤,还不是半斤八两?

杨贵妃没有画像,看下面唐代仕女图就知道了,都是没眼睛的。

女人又最缺乏安全感,杨贵妃打算依靠安禄山。

唐玄宗也开心又放心,以为有这个宝贝干儿子,边关无忧,大唐无忧了。

要知道当时大唐总共60万大军,其中边关节度使那边就占近50万,外强中干。

后来安史之乱,长安护驾的军队都是些市井之徒临时拼凑起来的。

所以,唐玄宗给这个宝贝儿子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近20万,占全国三分之一。

后来还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开节度使、外姓封王之先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安禄山这么装傻卖萌,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的绝对信用。

这是问题的最后一个关键。

好了,综上所述,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1,唐玄宗有胡人血统,当时正处于他亲手开创的开元盛世,极盛世,风气也极为开放。

2,这时候唐玄宗就飘了,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只能听颂歌。

3,杨贵妃希望皇上百年之后,依靠安禄山。

4,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安禄山这么装傻卖萌,取得唐玄宗、杨贵妃的绝对信用。

唐玄宗、杨贵妃绝对信用安禄山,都想依靠他。

所以,同意干妈杨贵妃给干儿子洗三,并亲自观摩,发大红包,自然不存在阻止了。

至于传杨贵妃、安禄山私通,无风不起浪。

但唐玄宗一个是目空一切,不会怀疑。

二个是他真的不知道,当事人总是最后才知道的,也可能永远不知道。

而作为皇帝,基本可以肯定永远不知道。

查无实据的东西,谁敢乱说?

不传谣,不信谣。

其实,皇帝的女人最好弄,兵法云,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

就看你有色心有没有色胆,是不是狗胆包天。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罗振宇办那厮公室,就曾经叫“嫖娘娘指挥部”。

他说安徽老家有句话:“劫就劫皇纲,嫖就嫖娘娘。”

安禄山嫖完娘娘,为什么还造反呢?

这是个复杂的动态的问题,可以从他装傻卖萌分析。

他一个草根胡人,无依无靠,凭实力和运气,打破阶层壁垒,屌丝逆袭。

肯定是用自己最擅长的装傻卖萌,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获得更大权势,更好地自保。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唐玄宗绝对相信,张九龄、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就不会信,就会怀疑。

一个人怎么这么不要脸,肯定是心怀鬼胎,扮猪吃老虎,就不断地给皇帝吹风。

张九龄曾说:“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这些安禄山当然会知道,就会没有安全感,就一边拼命讨好皇帝、贵妃,一边准备造反。

但人总是有感情的,安禄山把唐玄宗、杨贵妃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完全不设防,据说安禄山也曾准备等唐玄宗驾崩再起兵。

但杨国忠步步紧逼,754年终于说动唐玄宗,紧急召安禄山进宫,如果不来,就是想造反。

安禄山打不定主意,杨贵妃小姐姐通风报信,说还是来一下好。

再说想死你啦,哥哥——

现在直播间叫声哥哥,可以去死。

安禄山哥哥就来了。

跪在唐玄宗面前,磕头痛哭,说杨国忠总想弄死他,不如死在皇帝爸爸面前。

啊。

爸爸都要哭了。

让安禄山当宰相,并令太常卿张垍草拟诏敕。

杨国忠立即死劝,安禄山有军功,但一个字都不识,当宰相不被天下笑死,不被四夷轻视?

嗯嗯,酱紫啊,玄宗只好作罢,改任安禄山为左仆射。

杨国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奏请让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以便排斥和牵制安禄山。

至此,矛盾尖锐到一触即发。

加之杨国忠任宰相后,官吏贪渎,政治腐败,民怨沸腾。

而安禄山已经坐拥大唐三分之一兵马,取而代之,甚至把杨贵妃收入囊中的想法,自然产生。

755年11月,安禄山以奉密诏清君侧讨伐杨国忠为名,与老乡手下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

开始势如破竹,兵锋直指长安。

次年,唐玄宗逃往成都。

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

随即哗变,乱刀斩杀杨国忠。

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赐杨贵妃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

一代佳人,香消玉损,时年38岁。

据说安禄山得知贵妃死讯,曾痛哭数日,可能一日夫妻百日恩。

唐玄宗真的没办法吗?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玄宗如果对杨贵妃真有刻骨的生死之爱,不可以冒死相救吗,不可以以身殉情吗?

杨贵妃,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那个男权社会,杨贵妃只能是红颜祸水。

尽管她是被动的、弱小的,就因为她回眸一笑百媚生,被唐玄宗、安禄山两个臭男人当工具罢了。

她也挖空心思自保,但终未能逃脱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悲剧,唉……

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

聚散皆是缘啊,离合总关情啊。

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贵妃   胡人   开元   大唐   节度使   边关   宰相   皇上   太子   盛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