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寄信的故事:也谈免费寄信的前世今生

《往事》107

《老漳州记忆》34

(写于2023年1月14日,发表于《闽南风》2023年5月号)

本文发表于《闽南风》今年5月号

《老漳州百姓寄信的故事》

几个月前将我的公众号上的两篇文章《百姓寄信的故事》和《绝无仅有:一个村子出了四个审计人才》投寄漳州文学月刊《闽南风》,过后没消息,几天前收到稿费和样刊,才知其中一篇《百姓寄信的故事》被采用,难得文章又再化为“铅字”!老伙儿虚荣得意之余,重发此文。

自古以来,书信是人们简便和主要的通信方式,驿站就是古代的邮局。漳州过去是繁华的小城,邮路四通,城里人对寄信并不陌生,除了南昌路(渔头庙步武街)的大邮局和延安路(马坪街)支局,到处可见绿色的邮筒和邮箱,方便大家寄信。大街小巷还有不少写有“代書”大字的摊点,替人写信成了一个行当。当时识字的人不多,不识字的阿婆阿伯,花个小钱,到代书摊口诉家中“大细汉”平安或婚娶病老等“大事“(音:代志),代书人就会准确地用书信表达,传递给外地甚至是南洋的亲人,这是代书人的真本事。闽南较早流行“过番”到南洋讨生计,所以侨乡各地设有不少信局,服务侨居“番爿”(南洋)的“番客”(华侨)和唐山侨属,汇兑番钱、收寄“番批”。地处漳州角美流传村的“天一总局”是中国最早的邮局,比清朝官府邮局还早。

中国最早的邮局:天一总局

天一总局旧址

祖父何礼田16岁孤身一人,从老家泉州府惠安县陈三坝村来漳州谋生,在城内渔头庙开了间“泉德号”小店,用石磨手工加工“糕仔麸”,提供给各糕饼店。他一生勤劳持家,养育六子三女。祖父重教,让孩子都能“读册”识字。大伯父何传福生于1893年,祖辈花大钱重点栽培长子,供他入读漳州最早的洋学堂“中西学堂”,毕业后考入邮政,端了“铁饭碗”,曾任集美、海澄的邮政局局长,是漳州邮政界一代先驱,这使得祖父当年在市井街坊中风光一时。大伯父六七十年代曾为市政协和漳州市邮电局写有多篇漳州邮政史的回忆录,著有《漳州邮政志略》、《漳州电话创设史略》,是漳州文史和邮电史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漳州文史资料 第二辑 漳州芗城文史资料合订本第一卷

大伯父何传福:漳州邮政先驱

过去,人们出外经商谋生或读书,靠书信与家中亲人联系,虽不能即时,但也算方便。50年代起,寄信邮资40年来一直保持8分钱,买张8分面值的邮票往信封上一贴,便可将信寄往全国各地。邮票以8分面值为主,还有20分的邮票用来寄挂号信,4分邮票是本埠平邮,印刷品更便宜,只要贴2分的邮票。邮局柜台出售的大多是普通邮票,图案简单,遇到重大节庆还会发行纪念邮票,印刷精致,如国庆10周年,十月革命40周年,有集邮收藏价值,还有另一种叫特种邮票,如黄山风景,熊猫,齐白石国画等。

据说民国时期,邮政局、电报局、电话公司各自为政。50年代后,才将邮、电合为一家,叫邮电局。

五六十年代大哥大姐在外地就读和工作,家里收寄信件比较频繁,他们大多贴有纪念邮票,收到信后,要将邮票浸泡水中,再小心洗掉浆糊,所以家里收藏有五六十年代完整的各套邮票。父亲50年代曾在鹰厦铁路劳动,不时寄信回家,小时候见到信封,知道信寄自永安西洋,一辈子都记住铁路上这个小站;母亲还告诉我,信封上必须写某某先生、女士收,是要让邮递员看的,不能直呼父亲大人。后来“先生”不再流行,就通称“同志”。

邮局还兼有电报和长途电话业务。市民如有急事,可以到邮局营业厅拍发电报。记得电报每字要3分钱,收报人姓名地址也要计费,所以就尽量简短电报正文字数,如“母病速归”。我还曾有过在邮局给在厦门的大哥打长途电话的经历。邮局设有多间长途电话室,到邮局后填张申请单,营业员编上流水号,我就在大厅等待,对方邮局收到后由邮递员送达,大哥收到长途通知后火速赶到厦门思明南路的邮局,如线路畅通,就可开始计费通话。一通电话要等大半天,大概要花几角钱。

寄信有时也会惹祸。1960年三年困难时期,食品匮乏,全民挨饿。二哥还在卫校读中专,没在校住宿。母亲得水肿病仍要上班,二哥担起家里买菜重任。一大早要到菜市场排队买菜,有限的伙食费经不起菜价飞涨。他将家里的这些困难写在信上告诉亲人。没想这信辗转到了卫校组织手中,成了17岁少年不满社会的言论,竟遭受批判。致使不能参加毕业分配,失去医生工作资格,失业在家。直到80年代落实政策,才重发毕业证书,恢复干部身份。

60年代末,大批城市青年被赶到农村上山下乡,我插队在长泰边远山区高层大队,那时还没通公路,每天邮递员要步行10公里走古道翻越田治岭来大队送信报。知青远离父母,同学天各一方,常靠寄信联络。穷则思变,知青在上山下乡时除了逃票扒火车,还“发明了”不花钱也能寄信的绝招。有人在信封上贴邮票的同时,也在邮票正面薄薄地抹上一层浆糊或胶水,待干后去投寄,对方收到信后可用集邮的方式,将邮票泡水褪下,还将上面的邮戳墨迹也轻轻洗掉,可以再次贴用。

旧高层大队部,供销社就在右侧

开始是个别知青掌握这种节约邮资“巨款”的技巧,后慢慢普及。我们大队13个生产队,谁有来信,邮递员就搁在大队供销社柜台上,边远生产队有到大队的人顺便把信带给收信人。有时在柜台上拿起一大堆信件仔细一看,大半信封上的邮票都做了手脚,一般这种回收反复可达5-6次。

史上唯一不许盖邮戳的邮票

当年还有一种光明正大合法多次使用邮票的方法。1968年创作了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它出笼有极其有趣的历史背景。文革前小学课本说的是刘少奇去安源领导工人运动,此时他已成了叛徒内奸工贼,就另外创作一幅领袖穿长衫手握雨伞去安源的油画,之后还印成邮票。为确保领袖光辉形象在邮票上的尊严、清晰,邮电部特地发出通知:“为了画面(邮票编号:文12)不受污损,能保持完美,决定破例在贴用邮件时,不予盖销。”邮局对贴有《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的邮件,一律不得将邮戳盖在邮票上,应将日戳盖在邮件正面空白处。后被知青们发现,这张邮票竟可以多次使用,比邮票抹浆糊更方便。为防止大家占便宜,不久邮电部门进行了改进,认为邮票仍要盖销,但最好不能盖在毛主席的身上,而是盖到邮票的左右两角。据说,这张神奇的邮票目前拍卖价已经破万。

当然部队寄信享有正规免费的待遇,五六十年代参军的人寄信回家,信封上都盖有个三角形邮戳,这是光荣免费的标志,文革中似有一段时间取消这规定。

长泰高层村野外风光

这是半个世纪前百姓寄信的故事,有些事不可思议,有的细节已鲜为人知。不花钱寄信的取巧方法,显然不大光彩,这段内容理所当然上不了主流纸媒,核对发现,文章大部分一字未改,却删去这一段。当时大部分知青自以为还守住了道德底线:公共的财产人人有份嘛,摘生产队柑橘甘蔗吃经常会有,但偷农民私人鸡鸭菜叶的事还是让大家所不齿。

当今各种先进通信方式方便便捷,甚至可以说是免费的。我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去邮局寄信了,随着互联网普及,电子邮件取代了书信功能。之前,手机短信曾风靡一时,现微信以更强大的功能实现人们之间即时、视频通信,再也不用投机取巧就能实现了免费通信,这在几十年前是完全想象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长泰   安源   南洋   漳州   闽南   生产队   邮戳   邮递员   知青   电报   信封   大队   邮票   前世   今生   邮政   邮局   百姓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