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魏晋以后世上再无此英雄!?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魏晋是衰微的乱世,东晋王室偏安江左,正所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克复神州终为理想与口号。然而,这样的理想,有晋一朝如果说接近过,几乎变为现实,也只有桓温一人而已,桓温又何尝只是一武夫哉!


一少年英才

桓温是两晋名臣桓彝的儿子。他的名字得也又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桓温不满周岁的时候,名士温峤一眼就看出此儿不同凡响,便以“温”为名。当然这种说法应该可信,自东汉起品鉴人物之风兴起,出现了很多相面专家,这些相面专家眼光精到,看人犹准,桓温之名如此得来也不意外。

然而,在桓温十五岁那年,家庭却遭遇很大的变故。事情是这样的,颍川庾亮当政以后巩固中央权力遭到地方实力派苏峻,祖约的反对,因而引发叛乱,桓温的父亲在这场叛乱中丧身。当桓温听说泾县县令江播也参与此事,桓温枕戈泣血,志在复仇。到桓温十八岁的时候,恰逢江播去世,江播的儿子江彪等三人,知道桓温会来寻仇,因此即便是办理丧事,也是拿着武器戒备森严。桓温当然不是莽汉,他假装凭吊的客人,乔装打扮,手刃江彪及其二弟。在那个乱世,世家大族都有自己的庄园和武装,可以想见,政府行政能力之弱,根本就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权,何况是涉及到军事叛变。因此桓温的选择是只身复仇,正如李白所言,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桓温因为为父报仇这件事,还颇得好评,可见当时社会风气。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人,就有如此的勇气和胆力干这种杀人复仇的事情,还不是一味的蛮干,堪称有勇有谋,所谓英气也。

桓温为人豪爽大气,又与荆州刺史,征西将军庾翼交厚。这两个人,曾相约一起安定天下,匡世济民。可见桓温并非只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武夫,亦颇有大略。在庾翼的极力推荐下,晋明帝将南康公主下嫁给了桓温。桓温这样的有理想,有才能,有背景的人物,在门阀政治盛行的东晋,可以说非一般人也。然而真正让桓温扬名立万的机会还是在出任荆州刺史,安西将军之职后。


二建立武功,声震朝野

桓温出任荆州刺史是在庾翼死后,这也成为他一身建功立业的重大转折点。都督荆梁军事的重要性要多大,可以从地图看出。东晋偏安江左,以江淮为限,面临的敌人有统一北方的后赵,往西则有盘桓蜀地的成汉政权。荆州之地,经襄阳北上可控京洛,往西则可取蜀地,荆州与京口是东晋两大军事重镇,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正因为有了总督荆梁四州军事之权,桓温才有了建立功业的资本,桓温时年33岁。

桓温立威朝野是在攻灭成汉。成汉政权本身是西晋末年大乱,流民领袖李特反抗西晋统治的产物。东晋王室作为西晋的延续,自然不会容忍这样一股反晋势力的存在,加之成汉内乱不止。桓温是瞅准了时机,断定后赵不会南侵,毅然决定伐蜀,三战三胜。此战之后桓温自然是加官进爵,显赫朝野。后三度北伐,第一次北伐前秦一直打到长安灞桥边上,晋遗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这一盛况至刘曜,石勒等辈攻破长安三十八年矣。第二次北伐前燕,桓温收复洛阳,修复西晋诸王陵寝。并上疏陈便宜七事,以为求治。第三次北伐,与慕容垂大战于枋头,大败而归。正因为有枋头之败,桓温采纳郗超之谋,行废立之事以立威。

桓温本是文武异才,自比于司马宣王(司马懿)刘琨一类的人物。经过王敦之墓的时候,有“可儿,可儿”之叹,可谓英雄惜英雄。王敦想代晋而立,桓温又何尝不如此想,两位世之英雄可谓隔代知音。世人总以忠臣孝子为第一流人物,在我看来均是迂见。称王称帝本在于实力,成者王侯,败者寇,归根结底两种人都是一类的人物,既然是一类的人物,又怎么能以忠字评论。试想刘邦,司马氏,以及杨坚,赵匡胤等等人物,莫不是行武力,深谙权谋。晋室衰微又毫无实力,桓温何必尽一愚忠呢。我并不以桓温专权而否定他,反而为桓温不得行其志,建立曹操一样的功业而可惜,何况桓温并非董卓一类的蛮霸武夫,亦不是项羽逞匹夫之勇之辈。


三桓温其人其言

桓温第三次北伐路过金城,想到自己早年所种的柳树,竟发出这样的感叹。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是啊,二十八年过去了!树木都已经这样粗了,这时光为何过去的那么快,还于旧都的理想还没有实现,我已经老了,这怎么不让人为之涕下。这是多么深情的一个英雄啊,血战疆场的人,内心竟如此柔弱,这可是一军主帅,执条而泣,也不管有人没人,这就是英雄本色啊!如此人,怎么不激人心弦。

英雄迟暮,桓温亦有此感。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桓温自己就对自己说,毫无作为,不免让司马昭,司马师耻笑,因此坐床而起曰,既然我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如此直白的心曲表达,真可谓我自怡然独立,哪管世人论短长。如果桓温有知音,那一定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路易十六有言云,我死之后,那管他洪水滔天。桓温此言,既是建功立业之渴望的强烈表达,亦是对自己毫无作为之不能容忍,这与时下只知空谈玄言之辈,真有云泥之别,其间自有一种豪气在胸。

桓温晚年欲代晋自立,谢安王坦之等辈,每从中作梗,暗自抵抗。桓温生病了,谢安去探望。

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温时在姑孰。桓公遥望,叹曰:“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这是怎样一种风度。桓温到底是爱才,惜才,对于反对派,竟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既有审美的趣味,又有容人的风度,桓温真有雅量也。

魏晋之后,桓温这样的英雄还有吗?我实在想不起来。刘裕,韩擒虎,檀道济,李靖,郭子仪,赵匡胤,岳飞,曾左李诸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有如桓温一样的英雄。如果有一个我相信是辛弃疾,可是辛弃疾一生悲愤,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与东家种树书。魏晋之后,再也没有此等人物了,魏晋之前有吗?也没有!

(本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魏晋   荆州   司马   英雄   武夫   西晋   刺史   东晋   朝野   世上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