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之变:唐文宗为何起用李训、郑注?是你也会用,关键他俩太能说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唐文宗时期,大宦官王守澄掌权,他目无天子,为所欲为。文宗不甘心受制于家奴,立志谋诛宦官。

但是,文宗是个懦弱又不明智的皇帝。


大和二年(828年),刘蕡对策的本意在于赞助文宗下定诛灭宦官的决心,文宗慑于宦官的威势,未敢录用刘蕡,助长了宦官的嚣张气焰。

大和五年(831年),唐文宗曾和宰相宋申锡谋诛宦官,但由于宋申锡用人不当,事机泄露,遭到郑注、王守澄的诬陷,文宗上当受骗,贬逐了宋申锡。

宋申锡事件以后,大宦官王守澄威震朝廷,大臣的任免和生死,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但是,唐文宗并不甘心当傀儡,也想削弱宦官势力。

鉴于朝廷中的朋党之争,文宗开始在牛李两党之外的朝臣中寻找资历较浅、官职较低的人作为依靠对象,再次发动对宦官的斗争。

于是,郑注、李训等人便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1、郑注的得宠


郑注,绛州翼城人,出身微贱,以行医游于长安权豪之门。本姓鱼,冒姓郑氏,故当时人称他为“鱼郑”。郑注受宠当政时,人们把他看作是“水族”。

郑注身材瘦小,两眼近视,但却能善解人意,巧言谄媚。

元和十三年(818年),李愬为襄阳节度使,郑注前去为李愬看病,治疗效果甚好,因而受到宠信,李愬让郑注做节度衙推。

后来,郑注随从李愬移镇徐州,又为职事,军政大事可否,李愬都和他商议决定。郑注诡辩阴险狡猾,善于揣摸人家的意图,与李愬筹谋,未曾不中其意。

郑注依靠李愬,在军中妄作威福,军中将士都对他侧目而视。

宦官王守澄,时为监军,密将军中众人憎恶郑注的事情告诉了李愬,请求立即将他驱逐出去。

李愬笑着说:

“郑注虽然像你说的那样,不懂礼貌,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将军试与他谈一次话,如果你认为他一无所取,再驱逐他也不算晚。”

王守澄默然而退。李愬立即让郑注前去拜见王守澄,王守澄开始感到很为难,不愿意见他,但看在李愬的面上,不得已与郑注相见。


王守澄勉强坐下来与郑注交谈,郑注思路敏捷,言辞机辩,尽中其意,王守澄惊喜交集,遂将郑注请入内室,与他促膝谈心。

郑注说得王守澄十分佩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第二天,王守澄即对李愬说:“诚如您所说的那样,郑生的确是一个奇才。”于是,李愬便任命郑注为巡官。

后来,王守澄调入朝廷当枢密使,郑注又跟随王守澄来到京城。王守澄给郑注修建了住宅,厚加赡恤,郑注也竭尽全力为王守澄出谋划策。接着,王守澄又向穆宗推荐郑注,穆宗也很器重他。

自从穆宗得病以后,王守澄专制国政,权倾内外。

郑注频繁出入王守澄家,与他商议谋划,经常通宵达旦。

二人串通一气,收受贿赂,外人都无法窥测他俩的踪迹。开始的时候,还只是一些身世卑贱但善于钻营趋奉的官员通过贿赂郑注而求升迁。几年以后,达官贵戚也都争着和郑注来往,以致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工部尚书郑权在家中蓄养了很多妻妾,但由于俸禄少而无力供养,于是,通过郑注向王守澄推荐,求出为节度使。长庆三年(823年)四月,唐穆宗任命郑权为岭南节度使。


2、八面玲珑的郑注


大和五年(831年),唐文宗与宰相宋申锡谋诛宦官,不慎泄露消息,被郑注得知。郑注令神策军都虞侯豆卢著诬告宋申锡阴谋拥立漳王李凑,文宗信以为真,大为恼怒。结果宋申锡被免去宰相职务,贬为开州司马,漳王李凑被贬为巢县公。

郑注的这一阴谋手段后来被朝廷中大多数的官员识破,因此,众人都对他侧目而视。

大和七年(833年),金吾将军孟文亮镇邠宁,聘用郑注为行军司马,郑注不愿赴任,御史中丞宇文鼎弹劾他,才勉强上路。过了奉天,又返回京城。

御史李款在閤内弹劾他说:

“郑注在宫中勾结宦官,在南衙交结朝官,两地往来奔走,收受贿赂,白天躲藏不出,夜晚四出活动,窃弄权势,人们都敢怒而不敢言。请求朝廷批准把他交付御史台审查治罪。”

在十天之内,李款接连几十次上书弹劾郑注,情势紧张。

王守澄把郑注藏在右神策军中。左神策军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也都憎恨郑注。

这时,左神策军将李弘楚劝韦元素说:

“郑注阴险狡诈,举世无双。如果不趁他尚在卵翼的时候及时除掉,等到他羽毛丰满以后,必定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现在,他被侍御史李款弹劾,躲藏在右神策军中。我请求让我以您的名义去见他,借口说您有病,请他前来诊治。来后您请他坐下来谈话,我站在旁边侍候,只要您向我使一个眼神,我立刻就把他拖出去乱棍打死。然后,您面见皇上,叩头请罪,把他以往的罪行一一向皇上汇报。

届时,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肯定会帮助您向皇上求情。况且您对皇上有拥立的功劳,怎么会因为除去一个奸人而受惩罚呢!”

韦元素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派他去召唤郑注。郑注来后,态度非常谦卑,像尺蠖一样弯曲着身子,像老鼠一样惊恐小心,对韦元素点头,毕恭毕敬。谄媚韦元素的话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


韦元素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亲切地拉住他的手,表示敬慕之意,聚精会神地倾听郑注的谈话,不觉疲倦。

李弘楚在旁边再三暗示韦元素应当动手,韦元素却不看李弘楚一眼。谈完话后,韦元素赠送郑注大批金银钱帛,送他回去。

李弘楚大怒,对韦元素说:“您今天不能果断,失去诛杀他的机会,将来总有一天大祸临头,遭到他的陷害,逃不了一死!”

李弘楚愤然辞职而去,不久,背部长疮去世。

当初,王涯升任宰相的时候,郑注曾在幕后通过王守澄为他活动,而王涯本人也惧怕王守澄的权势,因而把李款弹劾郑注的奏章全部扣压下来,不在朝廷议论。

王守澄又在文宗面前竭力为郑注辩护,于是,文宗赦免了郑注。

不久,王守澄又奏请朝廷任命郑注为侍御史,充任右神策军判官。朝廷内外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惊骇感叹。

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向来憎恶郑注,不愿他在朝廷中做官,于是上表请求朝廷任命郑注为昭义行军司马,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

郑注至府上任不到一个月,唐文宗突然中风,不能说话。王守澄向文宗推荐昭义行军司马郑注擅长医术。

文宗立即召郑注来京城,吃了他开的药以后,病情大有好转。

于是,郑注开始得到文宗的宠信。


3、李训得宠


李训,字子垂;始名仲言,字子训。肃宗时宰相李揆的族孙。形貌魁梧,神态潇洒,敏于辩论,思路快捷,善揣人意。

进士及第,补太学助教,后被河阳节度府聘用为掌书记。

敬宗宝历元年(825年),陈留人武昭被罢免石州刺史,朝廷任命他为袁王府长史。武昭郁郁不得志,怨恨朝廷的当权者。宰相李逢吉是李仲言的叔父,与宰相李程关系不睦。

水部郎中李仍叔是李程的族人,故意激怒武昭说:

“李程本来建议朝廷授予你官职,但被李逢吉阻拦而未成。”

一次,武昭饮酒正酣,对左金吾兵曹茅汇说自己要刺杀李逢吉。后来,这件事被人告发。九月,庚辰(初十),敬宗下诏,命御史台、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此案。


前河阳掌书记李仲言对茅汇说:

“如果你能证明武昭刺杀李逢吉是与李程同谋,还能保住性命,否则,就不免一死。”

茅汇说:“我甘心受冤枉而死!但要我诬告别人来保全自己,我是绝对不做这种事的!”

三司会审结束,十月,甲子(二十五日),武昭被判处杖责死刑,李仍叔被贬为道州司马,李仲言流放象州,茅汇流放崖州。

后来,文宗嗣位,遇朝廷大赦,李仲言回到东都洛阳。这时,东都留守李逢吉正想再次入朝担任宰相,并且深怨裴度,心情抑郁不乐。

当时,郑注任昭义节度副使,李仲言慨然道:

“当今朝廷中掌握大权的人都是龌龊之辈,我听说郑注好结交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与共事。”

于是,前往昭义投奔郑注,二人一见如故,相得甚欢。

李逢吉得知李仲言与郑注关系很好,因此,给李仲言金帛珍宝数百万,让他拿着这些厚礼,西去长安向郑注行贿。

郑注引李仲言拜见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王守澄,王守澄以郑注擅长医术、李仲言精通《周易》向文宗推荐。

唐文宗召见李仲言。这时,李仲言的母亲刚刚去世,李仲言还穿着丧服,难以公开入宫,于是,文宗便让他改穿平民服装,号称王山人,与郑注一起入内。

李仲言身材魁梧,容貌清秀,潇洒豪爽,而且擅长文辞,口才流利,足智多谋。文宗见到他,大为喜悦,认为遇到天下奇才,因而对他的待遇日益隆重。

李仲言为母亲服丧期满以后,留在京师。

大和八年(834年)八月,辛卯(十三日),唐文宗想任命他为谏官,安置在翰林院。

宰相李德裕说:“李仲言过去做的那种事,我想陛下一定全都知道,这种人怎么能安排到您的身边作侍从呢?”

文宗说:“难道不允许一个人改过自新?”

李德裕说:“我曾听说只有孔子的弟子颜回能不犯相同的第二次错误。颜回犯的错误是圣贤一时对问题考虑不周,偏离了中庸之道所犯的错误。而李仲言的过错,则是出自内心邪恶,怎么能改得了!”

文宗又说:“李仲言是李逢吉向我推荐的,我已经答应,不想失信。”

李德裕说:“李逢吉以前身为宰相,竟然不负责任地推荐李仲言这种奸人,以达到他危害国家的目的,所以,他也是罪人。”

文宗说:“那么,就另外给他一个官职。”

李德裕说:“那也不行!”

文宗转过头看另一位宰相王涯,王涯立即回答说:“可以。”

李德裕急忙摇手阻止王涯,正巧文宗转过头来,看在眼里,脸色十分不快,宣布退朝。在此之前,王涯听说文宗打算任用李仲言,急忙起草了一篇奏章,准备上疏劝阻,措辞十分激烈。


后来,他看到文宗任用李仲言的态度很坚决,并且畏惧李逢吉党羽势力强大,因此,在文宗召集宰相讨论此事时临时变卦。

不久,朝廷任命李仲言为国子监所属四门学校的助教,文宗召李仲言入内殿,面赐绯袍、银鱼。

给事中郑肃、韩饮封还诏书,驳回对李仲言的任命。

这时,李德裕刚要走出政事堂,对王涯说:“幸好给事中封还诏书,真值得高兴!”

王涯听后,随即召来郑肃和韩饮说:“李德裕刚才留话,请你们二位不要封还诏书。”

于是,二人署名通过。

第二天,将此事报告李德裕,李德裕大吃一惊,说:“如果我不同意你们二人封还诏书,肯定会当面告诉你们,怎么会让别人传话!况且,给事中有行使封驳的权力和责任,难道还要向宰相请示吗?”

二人这才明白被王涯欺骗,于是,满怀懊恼怅惘退出。

十月,甲午(十七日),唐文宗任命李仲言为《周易》博士兼翰林侍讲学士,入院之日,文宗赐宴,宣法曲,弟子二十人奏法曲,以示优宠。

于是,给事中高铢、郑肃、韩饮,谏议大夫李羽、郭承嘏,中书舍人高元裕、权璩等人共同弹劾李仲言,说他是奸邪之人,天下共知,不宜在皇帝身边作侍臣。但他们的意见没被文宗接受。

十一月,丙子(三十日),李仲言奏请改名为李训,隐然有训诲的寓意。


4、李训、郑注争宠


十二月,己卯(初三),唐文宗任命昭义节度副使郑注为太仆卿。谏议大夫郭承嘏多次上疏认为不可,文宗不听。于是,郑注上表,虚假地一再表示不能接受任命。文宗又派宦官把任命书授予郑注,郑注仍然不接受。

郑注天资狂妄,投机取巧,至于治国谋略,无可称者。最初,唐文宗召见郑注,向他访询使百姓富裕起来的方法,郑注提出实行茶叶专卖。其法,以江湖百姓茶园,由国家主持生产和销售,适当地给茶户一些报酬。

文宗认为郑注的方案可行,于是,命王涯兼管茶叶专卖。大和九年(835年)正月,郑注又上言朝廷,声称关中将要发生灾害,应征发劳役,大兴土木,以便消灾。

唐文宗爱好诗歌,曾吟诵杜甫的诗句:“江头宫殿镇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始知天宝以前,环绕曲江四岸有楼台行宫廨署,心中十分羡慕。


现在,听郑注这么一说,立即命左右神策军派出一千五百人疏浚曲江、昆明二池,并允许公卿士大夫之家在岸边建立亭馆。当时,左右神策军在曲江岸边造紫云楼、彩霞亭,文宗亲自题写楼额以赐之。郑注所言,文宗无不听从。

大和九年(835年)四月,癸已(十八日),唐文宗任命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这时才肯接受任命,可是,他又推荐强烈抨击他的仓部员外郎李款代替自己原来的职务。

他说:“李款以前虽然弹劾过我,他强加到我头上许多罪名,现在事实证明我是清白无辜的,但是,他那样做也是对圣上尽忠尽责。”

听到的人都忍不住失笑,耻笑他假装宽宏大量。

当时,京城长安盛传谣言,说郑注为皇上配制长生不老的仙丹,必须用婴儿的心肝入药,说得绘声绘色,百姓为此而惊扰恐惧。文宗得知后十分恼恨。

郑注一向憎恶京兆尹杨虞卿,于是,他和李训一起诬陷杨虞卿,说这谣言出自杨虞卿的家人之口。

文宗大怒,六月,下令将杨虞卿速捕,押在御史台狱中。此前,郑注曾经向宰相李宗闵要求做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宗闵没有答应,郑注因此在文宗面前诽谤李宗闵;而这时,正好李宗闵又竭力为杨虞卿辩解,文宗更是怒气冲天,呵斥李宗闵出宫。

壬寅(初四),贬李宗闵为明州刺史。七月,甲辰朔(初一),贬杨虞卿为虔州司马。

这时,人们都纷纷议论郑注很快会被任命为宰相,侍御史李甘在朝廷扬言说:

“宰相是代替上天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重要官员,必须由德高望重并有才能的人担任。郑注是什么人,敢窃居此位?如果任命郑注为宰相的诏书颁出,我一定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它撕毁。”

七月,癸亥(二十日),李甘因得罪郑注而被贬为封州司马。不过,李训也妒忌郑注,不希望让他当宰相,因此,郑注任宰相一事就被搁置下来。


5、权倾朝野的李训


七月,甲子(二十一日),唐文宗任命国子监博士李训为兵部郎中、诏书撰写官,仍为翰林侍讲学士。


八月,丁丑(初四),唐文宗任命太仆寺卿郑注为工部尚书,充任翰林侍讲学士。

郑注喜好穿鹿皮缝制的衣服,平日深居简出,行踪诡秘,文宗把他作为老师、朋友看待。

郑注开始得到文宗赏识的时候,一次,文宗问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李珏说:

“你知道郑注这个人吗?有没有和他说过话?”

李珏回答说:“我不仅知道他的姓名,而且深知他的为人。郑注是一个奸诈无比的小人,陛下宠信他,恐怕对陛下的圣德没有裨益。我作为陛下的亲信臣僚,怎么敢和这种人来往交结!”

戊寅(初五),唐文宗贬李珏为江州刺史。

郑注在被任命为翰林侍讲学士时,是由中书舍人高元裕起草的任命制书,制书说郑注曾以医术精湛而侍奉皇上,郑注因此怀恨在心,向文宗奏称,李宗闵被贬时,高元裕曾出城到郊外为他送行。八月,壬寅(二十九日),唐文宗贬高元裕为阆州刺史。

郑注和李训对他们所厌恶的朝官都指控为李德裕和李宗闵的党羽,每天都有人被贬逐。

上朝时,百官的班列为之一空,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文宗也知道这种情况,郑注和李训担心被人控告,动摇自己的地位。

李训虽然是通过郑注的推荐而被提拔起来的,但后来他的官职和权势日渐升高时,心中十分妒忌郑注。

他表面上借口与郑注在朝廷内外互相配合谋诛宦官,所以建议郑注出任凤翔节度使。其实,李训另有阴谋,等到诛除宦官后,接着就诛杀郑注。于是,郑注向朝廷请求担任凤翔节度使,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固言不同意。

九月,丁卯(二十五日),唐文宗将李固言调出中央政府,让他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时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

郑注想聘用朝廷中出身名门世家并有威望才能的官员作为僚佐,以便壮大自己的声势。

于是,邀请礼部员外郎韦温为节度副使,韦温不同意。


有人对韦温说:“你拒绝郑注的邀请,将来肯定后患无穷,你还是答应才是。”

韦温说:“如果做两件事同样都不可避免遭受灾祸的话,那么,就应当选择较轻一点的灾祸。现在,我拒绝郑注的邀请,最多被他诬陷贬逐到边远的地方,但如果接受他的邀请而跟随他,恐怕有难以预测的更大灾祸。”

韦温终于拒绝了郑注的邀请。

郑注又向李训请求僚属,李训和舒元舆打算以后除掉郑注,担心他的僚属会帮助他,于是选择朝廷中的一些忠厚长者作为他的僚属。

以钱可复为节度副使,李敬彝为司马,卢简能、萧杰为判官,卢弘茂为掌书记。

旧制,节度使受命,穿着戎服到兵部拜谒,这项制度后来逐渐废弛,郑注请求恢复。十月,乙酉(十三日),郑注前往凤翔赴任。

这一天,由度支、京兆尹主持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郑注向文宗辞行,文宗赐给他通天犀带。刚出京城的大门,旗杆折断,郑注心里很忌讳。

凤翔节度使李听自恃自己是为朝廷立有大功的老臣,对郑注不大礼貌。这时,郑注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代替李听的职务。于是,郑注先派牙将丹骏到凤翔慰问将士,随后,诬奏李听在担任凤翔节度使时贪污暴虐。

十月,乙亥(初三),唐文宗任命李听为太子太保、分司东都。

九月,己已(二十七日),唐文宗任命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舒元舆为刑部侍郎,兵部郎中、诏书撰写官、翰林侍讲学士李训为礼部侍郎,二人并为同平章事。

同时,命李训依照惯例仍然三两天进宫到翰林院一次,为文宗讲解《周易》。

舒元舆担任御史中丞时,对于李训、郑注所厌恶的朝官,一律进行弹劾,因此,被任命为宰相。同时,文宗也鉴于以前李宗闵、李德裕担任宰相时结党营私,认为贾悚和舒元舆都是家世寒微而刚刚考中进士不久的朝官,所以擢任为宰相,希望他们不致朋比为党。

李训从一个被流放的罪人,遇赦回到京师,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宰相,文宗又对他非常信任。李训有时在中书门下省办公,有时在翰林院办公,朝廷的重大政务都由他决断。

其他宰相如王涯等人,只是看他的脸色行事,仍恐怕他不满意。


上自神策军护军中尉、枢密使,下至禁军各级将领,见到李训无不震惊恐惧,迎拜叩首。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文宗   凤翔   司马   节度   节度使   诏书   宦官   宰相   军中   甘露   朝廷   关键   唐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