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信息传递

我国的信息传递历史在距今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 社会就出现了。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商代开始。当时交通迅速之法,惟恃驿传。凡官文书来往,紧急报告, 皆赖之。法定若干里为一驿,凡车马上路疾驰,至驿而 更,以休人马,故传递迅速。



据史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 在商代甲骨文中即记载着边疆上的通信兵,讲 的是军情传递的事,馹传制度从此始。当时对陆路信息传 递,分工明确,乘车传递的叫馹、叫传,乘马传递的叫递、 叫驿。


例春秋时曰“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使遽 告于郑。《左传·定公二年》:郑公孙黑将作乱,子产在鄙 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亦名曰“馹”。



《左传·文公十六 年》:楚子乘馹会于临品是也。至汉名曰“传”。《高帝纪》: 田横惧,乘传诣洛阳。《英布传》王怒欲捕赫,赫上变事, 乘传诣长安。如淳曰: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 传;四马下足为乘传;一马二马为轺传。急者乘一乘传, 如如淳说。传以四马为最多,而亦有六马者。



《袁盎传》: 将乘六乘传,会兵荥阳。(六乘者,六马也。)盖事亦急马 愈多。汉又名“置”。《刘屈牦传》:时上避暑甘泉宫,丞相 长史乘疾置以闻,师古曰:驿也。按《风俗通》:汉改邮为 置。《增韵》云:步传曰邮,马传曰置。盖春秋时人不能骑 马,故只有传车。至汉人能骑马矣,而官吏仍不骑行。又其时往来文书仍竹简,书囊堆积,非车不能载。而官吏有 急事,亦常乘传,故仍有传车。凡置马,谓之驿骑,自马递 兴而车传渐少,自晋初纸多,而文书简者,马亦可递,故尤迅速。


至唐《唐六典·尚书兵部》云:兵部之下所设驾部, 掌管着全国1297所陆驿、260所水驿、86所水陆兼备驿。宋代驿传纳入军事管 理,国内主要军事要道上每隔10里设一“紧急铺”,铺丁飞马疾驰,日夜兼程,白 天鸣铃,夜间打着灯笼火把,并规定撞毙无责。宋驿传实行军事化大大提高了传 递速度。



元《马可波罗游记》云:元世祖时,自塞外辟大道,直达西域,东西数万 里,驿站有上万处,每处都有几十甚至几百匹好马。凡传递文书,二十五里为一 站,骑马摇铃,到站即更易,传递迅速,朝发夕至,此皆马递也。


明代,朱元璋视驿传为天下的血脉,即帝位后,即颁令全国建立 “水马站及递运所、急递铺”。(《太祖实录》卷二 十五)当时自南京通向各地的水陆驿道长 14.59万里以上,沿道所设驿站超过2018处,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 后,随即又建成以北京为中枢的驿递网络。



至 于清代(邮驿沿袭明制,又吸收历代邮驿长处,全 国邮铺14347处,铺兵471055人,与全国驿站 1888处相辅相成),惟官吏往来蒙古者,有传车。驰 行沙漠中,谓之台站。馀内地大路,每三十里一驿, 尽马递。故每行官道,辄闻铃声,驿马络绎不绝。



至光绪末,邮政兴,而驿马始废。民国三年驿站和急 递铺方裁掉,沿袭了数千年的信息传递驿传,才逐 渐被现代邮政所取代。



从文字记载看,西方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之说,只是在公元六世纪时波斯帝国国王大流 士以首都苏撒为中心建立四通八达的驿路网, 始有信息传递,此为西方最早的驿传系统。而我国从商代起至清代,已有三千多年驿传历史, 以上所证,足以说明中华民族的信息传递历史 同其文化历史渊源一样久远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摇铃   驿马   商代   兵部   左传   官吏   水陆   文书   驿站   我国古代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