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肯尼亚女孩给中国大使写信:我是郑和的后裔,想来中国看看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4年,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来到了一位肯尼亚女孩的家中。

得知他要到来,女孩儿十分惊讶,甚至有些难以置信。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抱着不可能实现的期望写下的一封信,能够得到日理万机的中国大使回应,被重视的感觉,让她极为感动。

她的这封信,之所以能够得到郭崇立的重视,是因为她在信中讲到了自己的身世。

她说,自己其实是郑和下西洋时代的一位水手的后裔,所以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脉。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想回到中国看看,想更近了解中国文化,也想认识更多的中国人。

在这封信的背后,肯尼亚女孩的身世真相是否能浮出水面?她又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自己的所有言论呢?

故事流传,深信不疑

玛娃马卡·沙里夫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肯尼亚女孩,从小到大,她都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国籍和来历。

但是偶然的一天,她听到了母亲嘴里的一个故事,突然间从自己的身上发现了不一样的影子。

母亲告诉她,其实他们的祖先是中国人,中国有一个航海大英雄,名字叫做郑和。

郑和下西洋时,许多水手跟着他一起出使别国。他们的祖先,就是其中的一名水手。

这个故事,具体可以追溯到明朝年间。

那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封建时代,明朝统治者自视为天朝上国的绝对掌控者,面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一股无与伦比的优越感。

永乐年间,统治者朱棣就是一个过分自信的人物。

他认为,大明王朝拥有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质资源,也有相当丰富的经济和文明发展成果。

王朝国库的某些宝物,其他的贵族恐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如果能够带着大明王朝的特色产品出使其他国家,一方面能够推动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实现朝廷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另一方面,王朝也能借此机会扬名立万,向全世界宣扬中国的强大之处。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之下,郑和下西洋这件事情发生了。

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名著名宦官,同时也是一位相当具有冒险精神的航海家,在出发之前,他已经做好了为皇帝的统治理想而献身的准备。

一路上颠沛流离,前途未卜,郑和也不知道即将面临什么,某些风险,他没有办法提前预防,只能听天由命。

第一次下西洋,他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把中国的特色产品带到了远洋的其他国家,也让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心甘情愿面对明朝皇帝俯首称臣。

某些来自异域的特殊物品,也通过这一途径来到了中国民众的眼前。

经济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传播,让大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朱棣从这件事情中看到了大有可为的空间,所以郑和下西洋也就成为了日常推行的国家政策内容。

大约在几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一支船队在航行过程中遭遇了意外,他们乘坐的航船沉入了海底,几名中国成员侥幸逃出生天,流落到附近的一个村庄当中。

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对于生活在当地的村民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人群。

这个村庄的原住民有着黝黑的皮肤,有着卷曲的头发,有着厚厚的嘴唇。

双方的外形条件和身材特征完全不同,一看就来自两个不一样的种族。

其实,他们到达的地方正好是今天的非洲大陆,只是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关于非洲黑种人的正常认知概念,所以他们只能从最原始的种族观念出发,尽量保持本身血统的纯粹性。

他们在生活中尽最大可能避免与原住民接触,也不会主动侵犯他人的生活领地。

但他们本身携带的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技术,又让当地的村民非常好奇。

中国人一向慷慨大方,眼见对方有意求知,便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坦然地把所有方法传授给非洲民众。

就这样,双方实现了和睦相处,原住民自愿让出一部分生产生活空间,也慷慨奉献出了一部分社会资源,双方在这片村庄里维持着诡异的和平。

当然,这群中国海员也没想过在这里长久定居下去,他们想等待着同胞的到来,只要皇帝再次派出船队,只要船队经过这里,他们就能够得救。

只是他们没想到,明朝的国力已经随着几次郑和下西洋的经过而日渐衰微。

郑和带着丰富的国产资源来到国外,能够带回的物资价值却十分有限,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皇帝自然不想再继续进行这件事。

所以这群海员十分倒霉,他们成为了最后一批吃螃蟹的人,在村庄中苦苦等待了好几年,他们也没能等到同胞和船只的到来。

渐渐地,他们终于学会了认命,真正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之中。

为了生存和繁衍,这群中国水手选择与村庄当地的女性结婚,但他们彼此有一个约定,那就是他们的后代必须在一定的限制范围内选择生活伴侣。

换句话说,每一个中非混血儿,都只能和其他的中非混血儿成婚,以此来保证后代的血脉不受削弱。如果毫无限制与其他种族的人群通婚,中国的血统力量必然会越来越弱,最后逐渐消失。

就这样,第一批中非混血儿出现了,中国水手的后裔,也在这座村庄里继续生存繁衍。

沙里夫的妈妈说,他们就是这群人当中的一员,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所以他们和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听过这个故事以后,沙里夫每一次照镜子,总是会下意识从自己身上寻找中国人特殊的印记。

她会仔细观察,自己头发的颜色是不是比同龄人更黑,自己的嘴唇是不是比其他人更薄,自己手心的颜色是不是泛着黄种人才有的肤色。

除此之外,她还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回到祖先的故土,回到中国看一看。

投递书信,得到回应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沙里夫从一切可能的信息渠道中了解所有有关于中国的文化和故事。

她开始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开始探究中国人的逻辑思维,也开始辨别中国面孔的特征。

只是中文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单纯依靠自学,她很难掌握中文相关的知识。

为此,她不惜花费大价钱,从一个中国商人那里学习汉语,跟着对方练习说话,练习写字。

虽然这门语言的确很难,虽然沙里夫的学习并不成系统性,但是时间一长,她也的确见到了成效,在她心中,类似与中国的亲近之感日益增长着。

不过依靠自己的努力,她或许很难实现前往中国的愿望,可这个执念又如此之强,她不得不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2004年,在一次新闻报道中,沙里夫了解到了中国驻肯尼亚的大使郭崇立,她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特意记住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地址信息,也记住了郭崇立对外公开的联系方式。

不久之后,她就把一封亲笔写下的信件寄到了郭崇立的手里。

作为日理万机的大使,郭崇立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收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肯尼亚小姑娘写来的信。

在这封信中,沙里夫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思念和向往。

她也明确告诉郭崇立,她就是中国水手的后代,所以无比希望能够回中国看一看,走一走。

如果此事属实,通过沙里夫和她的家庭,一座关于中肯友好交流的桥梁,或许能搭建得更为坚实。

郭崇立认为,此事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他立即请人调查,并且亲自去了一趟沙里夫的家中。

这个活泼外向的小姑娘,中文其实说得并不流畅,很多字句都发音不清,语法也有着许多错误。

不过可以看出,她对中文有着强烈热爱,尽管磕磕绊绊,也一直坚持使用。

过了一会儿,她拿出了一个青花瓷碗,对郭崇立:“这是我家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我妈妈说,它能够证明我们的来历,我查过一些资料,这是中国的历史文物,对吗?”

沙里夫手里拿着的青花瓷,的确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手工艺产品,不过,这个瓷碗却已经破裂成了碎片。

提起这一点,沙里夫极为愤怒。

她说,这个碗是被一个日本人给摔碎的。

她当时偶然间看到那个日本人,见到对方典型的亚洲长相,以为对方是个中国人,就把青花瓷碗给捧了出来。

可日本人根本不珍惜中国的文化代表,一不小心就把瓷碗摔在了地上,因为这件事,沙里夫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印象一直非常糟糕。

郭崇立告诉她:“没关系,我可以找专业的师傅帮你把瓷碗修复,如果它真的是你家祖先传下来的文物,那么它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你一定要好好收好,别再随便拿出来给别人看。”

提起自家祖先,也就是沙里夫妈妈口中的中国水手,沙里夫总是滔滔不绝,看得出来,她因为自己身体里流淌着中国血液而感到无比自豪。

而了解此事的来龙去脉后,郭崇立也有了新的工作需要完成。

公费留学,续写篇章

2005年,郭崇立再一次来到了沙里夫的家中,这一次,他还带来了一位专门拍摄郑和下西洋主题系列纪录片的导演,吴建宁。

他们在沙里夫的指引下,专程来到村庄附近的墓穴处,见到了一些写着中文的墓碑。

沙里夫告诉他们,坟墓里埋葬的正是那一批流落到肯尼亚的中国水手,她的祖先,就是其中的一员。

种种证据,似乎都可以证明沙里夫与中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崇立也给这个一直期待着前往中国的小姑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现在有一个肯尼亚公费前往中国留学的名额,他认为沙里夫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2005年7月,沙里夫终于夙愿得偿,走上了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

她来到了南京,见到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金陵城,见到了书写在每一块石碑之下的故事。

只有真正来到中国,她才能切实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鲜活,以前从书本和其他影像记录中看到的,只是片面的记载。

在中国生活的时间越久,她越是迷恋这个充满了魅力的地方。

南京市的副市长亲自接见了沙里夫,并且告诉她,希望她能够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能够去挖掘深藏在血脉当中的渊源和故事。

一切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她都亲自探访。

每走过一处地方,她就觉得自己好像离历史更近了一些,离心之所向更近了一些。

和远在非洲的妈妈联系时,沙里夫说:“我准备在这儿待七年,先花时间学习中文,再多花一点时间学习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技能,我都想接触和了解。以后我会回到肯尼亚,会在我的第一故乡宣传我第二故乡的文化。”

此时此刻,她在心中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她愿意成为一位和平文化交流大使,推动中国和肯尼亚之间的友好往来,使两个国家的关系更为紧密,感情更为深厚。

当然她也知道,完成所有目标的第一步,是要彻底掌握中文,学习汉字。

在语言学习方面,她下了十足的苦功夫,也收获了不菲的成果。

两三年的时间过去,沙里夫已经成为了一名中国通。

她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中文,可以自由的用汉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中国的各个景点和各处文化更是如数家珍。

2023年,沙里夫已经回到了肯尼亚。

她用自己所学来建设家乡,尽最大努力宣传中国文化,让其他同胞感受到东方古国的巨大魅力。

因为特殊的身份和经历,她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两国文化交流中,她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语:

沙里夫妈妈所说的故事到底是当地流传的故事,还是真实发生在家族历史中的故事,这一点我们无从辨别。

几百年过去,如今的科技手段已经无法检验沙里夫身体里中国基因是否存在。

不过,只要她愿意相信,那就一定存在。她热爱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和肯尼亚的友好往来,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她的作用和贡献,也将被人们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肯尼亚   中国   中非   明朝   王朝   后裔   水手   祖先   中文   村庄   大使   女孩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