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扎根农村,曾拒绝清华北大两大学府,如今过得如何?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极个别的人会与大众背道而驰,此时我们便会感叹“人各有志”。事实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与人生追求,正如七十年代的女知青吴献忠,她为了能够一直留在农村为百姓做贡献,竟然拒绝了清华和北大两所最高学府的招生,此后她便扎根于辽宁农村,现如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吴献忠现在的生活究竟怎么样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期,吴献忠在一个工人家庭出生,她的父母希望她成为一个对国家忠诚、为国家奉献的人,于是给她取名吴献忠。出身在工人阶层的她从小生活便十分安逸,父母也将她当作手中的宝贝一般照顾,因此在很多人心中她都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孩。

然而,众人不知的是,吴献忠的父母非常懂得教育孩子,尽管他们家庭水平十分富足,但是他们并没有让吴献忠成为一个肆意挥霍之人,相反他们更加注重吴献忠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

在吴献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利用休息时间陪她学习、发掘兴趣,就这样在父母的培养下她长成了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优秀女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吴献忠喜欢上了唱歌、跳舞,并且决定以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吴献忠的梦想悄然发生了变化。

看着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投身于农村发展,吴献忠也认为自己应该去做对国家发展更加有帮助的事,于是她决定跟随组织领导文化助农。

知青下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吴献忠开始更加努力学习,不仅学习课程要求的相关知识,还研读了很多与助农有关的书籍。1968年,吴献忠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当时正在上中学的吴献忠跟随党组织的号召,参加了知青下乡助农,去到了辽宁省一处偏远农村。

到达下乡目的地之后,吴献忠遇到了很多与她一同下乡的知青,她以为大家都和她一样是为了祖国的发展主动报名参加,可是经过了解之后才发现大部分知青都是被迫或者为了利益才参加知青下乡。

尽管如此,吴献忠也丝毫没有抱怨,而是主动与农民一起干农活,并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帮助农民更高效的种植庄稼,经过两年的磨炼,吴献忠深深的爱上了这个贫困的小村庄。看着农田里不断生长的嫩芽,吴献忠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留在农村帮助农民的决心,于是在1970年清北两所高校前来招生时,她毅然决然的拒绝了两所最高学府。

因为吴献忠拒绝了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的招生,于是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就这样一心为农民着想的吴献忠被关进了监狱,为了还吴献忠清白,相关政府及部门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查,最终洗刷了吴献忠的冤屈。

恢复清白之后,吴献忠继续为农民助力,不仅认真钻研农民致富之道,还开了一家食品公司,如今吴献忠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她也回归了自己的幸福家庭,过上了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学府   农村   清华   知青   清白   所高校   清华北大   父母   农民   家庭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