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混乱的马政:在频繁的战乱中,与军事、政治有何联系?

马匹在封建社会,既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军事装备。唐代因为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建立了起了极为完备的马政。

但安史之乱后,马政被破坏,马匹缺乏的局面,一度延续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以至于到了北宋时期,都未曾彻底恢复唐代马政的荣光。

五代时期因为割据动荡,战乱频频,马匹作为重要的军事装备,被各个割据政权所看重。南北各地的政权,更是形成了各自的马政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牧马和军事融为一体

唐代的马政系统极为完善,不但有辽阔的马源地,在训练和装备方面同样也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正因为此,精锐的唐朝骑兵才能横扫塞北,建立起勾连中亚的庞大帝国。

以数字来看,从贞观元年到随后的四十年,朝廷饲养的马匹达到了70.6万匹。这庞大的马匹数量,分布在陇右、平凉、天水和金城一带。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西北牧场被吐蕃侵占,自此国家所用马匹,只能靠与回纥的贸易来勉强维持。到了五代时期,国家用马的局面就更为恶化了。

后唐时期,国家级的牧场位于并州和代州两地,后唐夺得相州后,又在此地设立了规模较小的牧场。在此之后,一些马坊和牧场,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地区。从这一点来看,五代时期的国家用马,一部分是靠自己饲养。

马匹自己饲养,且分布在黄河两岸,这其中有着诸多因素。

首先,由于唐末大规模战乱,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大量流失,原本用来耕种的土地,由于荒芜便有了做牧场的功能。

其次,中原一带在五代属于战争频发的区域,将牧场设立在这一带,可以就近征调马匹。而且在朝廷的影响下,这一地区不但国家在养马,而且私人养马的情形也很多。

因为战争频繁,马匹在五代时期受到了空前重视。负责马匹事务的官员,其权力大小甚至可以和统兵的将领相比。何况马匹饲养的部门,也是按照军事组织来编制,其中的工作人员,日常还要进行军事训练。

当年,晋军围攻幽州地区的刘守光,刘守光在交战地附近有一个牧场,官员后来直接率领工作人员参加对晋军的战斗。可见,当时的牧场饲养虽属于后勤,但绝对也是军事组织和军事编制。

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年轻的时候既是士兵,但同时也负责养马。马匹的后勤供应和军事行动融为一体,更有利于骑兵的日常训练,也有利于在战时迅速作出反应。这种模式在五代十国的各个割据政权内,被广泛采用。

五代十国时期马匹的交易

除了自行饲养之外,这一时期马匹的另一来源,就是跟周边的部族进行交易。唐末主要是跟回纥进行贸易,中原给他们提供绢绸,而回纥给唐朝提供马匹。

对比之下,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割据政权众多,交易的对象和渠道也比唐代多了不少。

后梁和后晋争战期间,后晋的军马,就是从契丹人手里购买的。李克用曾与契丹的耶律阿保机在云州会盟,契丹人专门留下良马千匹供晋军使用。再后来,由于后晋和契丹交恶,后者再不向后晋提供马匹。

但由于契丹人手里良马众多,只要有机会,不管是公开还是私下里,双方的马匹交易都还在继续。

除了后晋,五代十国时期,其他一些政权,同样也跟契丹进行马匹交易。后周时期,朝廷一次就从契丹买马6100匹。

契丹之外,北方其他的游牧部落,同样跟中原地区有着马匹交易。李存勖当年争夺中原的时候,他留守太原的部将,源源不断地为前线提供着马匹。

这些部落包括室韦和吐谷浑等,甚至远在东北的游牧部落,以及高丽国,都和中原地区有着马匹上的交易。

后唐时期,朝廷向党项人以及回鹘人购买了大量马匹,每年的交易额高达50万缗钱。

不过,由于回鹘距离中原地区遥远,加上中原王朝的势力此时在西北已大大式微,因此主要的交易对象还是党项人。

北方各个政权,与各部落接壤,交易马匹便捷。长江南岸的各政权,即使有阻隔,与各少数部族的交易也不少。

位于江淮地区的南唐,境内缺少牧场更缺少马匹,大部分的马匹只能靠交易获得。南唐当时和契丹的关系很紧密,每年可以从契丹获得马匹百匹左右。

相比于中原地区的政权的交易,这些马匹数量极其有限。不得已的情况下,南唐只能从中原地带购买马匹。

此外,前蜀的建立者王建,本是骑兵出身,所以十分注重马政。但是,蜀地距离北方各部落更加遥远,为此前蜀只能从周边购买马匹。有些马匹是从吐蕃手中辗转购买,有些马匹则是从西南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手里购买。

不过,西南地区的马匹体型矮小,比不上北方的良马。但是在这种局面下,能买到其他马匹也算是聊胜于无。根据史料记载,前蜀当时的马匹在9500匹左右。

五代十国时期官方支持的盗马情况

除了进行大规模的马匹交易,五代十国时期,在不得已的局面下,还有大规模的盗马情况,而且这种现象普遍是由官方支持的。

南唐极度缺马,在得不到契丹马匹的情况下,只能到中原地带去购买。实在不行的情况下,他们甚至还到中原一带偷马。

濠州一带,彼时和北方的政权接壤。驻守濠州的刘崇俊,为了得到更多的马匹,就想出了偷马的主意。

他豢养了大量的小偷和无赖,专门到江北区偷盗马匹。很多时候,这些小偷还顺手牵羊,把一些美妇人也劫掠回去,专供刘崇俊享用。

中原一带的割据政权,更是有组织的到塞北去偷马。路上的吃住费用由朝廷支出,偷来的马匹则主要用于军事。从五代时期一直到北宋初年,这一官方支持的偷马行为一直在持续。

虽然北宋后来制止了这种行为,但只要有机会,时不时的还会偷盗周边少数部落的马匹。单从这一点便不难看出,中原地区的马匹缺口情况,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弥补。

从强买强卖再到马匹一律收归国有

以后唐为例,每年为了购买马匹,财政耗费一度占到了70%。这些钱,仅仅买马的费用,还不包括整个过程中的吃住花销。

而北方的各部落也正是看到了这其中的暴利,便争相跟中原地区进行马匹交易。在后唐天成年间,党项人和其他各个部落的人,赶着马匹纷纷奔赴洛阳。

由于人员马匹数量骤增,朝廷不得已还专门下令禁止他们前来首都,只在边境地带交易就行了。可即便如此,由于其中的利润巨大,党项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来了。

为了获利,党项人甚至不分马匹的好坏,只要是马,统统赶来交易。以致朝廷有时候花了高价,买来的只是驽马。

原本回纥人手里也有良马,但是他们前来中原的时候,要经过党项人的地盘。一些党项人便起了邪念,经常劫掠回纥派出的交易使者,抢了他们的马匹,而后再转卖到中原地区。

为了买马,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政权,不惜向少数部落奴颜婢膝。有时候,对方明明定的价格很高,但为了保证马匹来源,也不敢与之翻脸。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采取某些策略。后晋时期,冯晖在灵州担任节度使,为了和党项人长期交易马匹,冯晖想出一个办法,他用大量中原地区的财货,跟党项人进行交易,由此在边境一带形成了繁华的贸易市场。

由于马匹来之不易,彼时朝廷对于私人用马制定了严格的措施。战斗中缴获的马匹,一律充公,私人不能接受买卖,否则将按罪论处。后梁时期,还专门颁布了“夺马令”。

后唐时期,朝廷更是直接让民众以马匹代替赋税。马匹的价格随之被推高,十头牛才能换来一匹战马。此外朝廷还规定,所有的官员只能拥有一匹马,剩余如果不上交则治罪。

彼时,官方买马的费用也是专款专用。后汉时期,一个叫李全晖的官员,因为在买马的款项上贪污刻减,被查出后削职问罪,最后获杖脊流放之刑。

马政和军事政治以及经济之间的关系

从这些措施中不难看出,五代十国时期,各政权对于马匹极为看重。

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当时战争频繁。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些北方政权,创立者并非汉族而是沙陀族,这一部族原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们重视马政再正常不过。后唐的庄宗就经常唠叨,我本来是番人,以羊马为活。

从军事上看,这些由非汉人建立起来的政权,极其重视骑兵部队。后唐的骑兵部队,就是由各少数部落的勇士组建而成的。

骑兵不可能徒步作战,马匹就成了必需品,所以朝廷才会采取各种措施,以便能获取战马。

从政治的角度看,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频,而且还是多政权鼎足之势。而北方拥有丰富马匹的部落,在与各个政权进行马匹的交易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很多问题。

敌对的一方,肯定不希望彼此购买马匹来攻打自己。如此一来,围绕马匹的政治斗争一点也不逊色于真正的战场。

而对北方的部落来说,他们手中的马匹,在这个纷乱的年代反倒成为了最好的棋子。比如契丹人,他们经常用马匹,与接壤的中原政权,达成各种协议。后者为了得到更多的马匹支持,甚至不惜出卖土地。

最后从经济来看,马匹的贸易必定形成互市,因为中原地区需要马,北方各部落也需要中原地区的绸缎、盐、铁等物资。客观上,双方一旦达成交易,在边境地带就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物流贸易中心。

对整个地区而言,双方的经济在贸易中得到了充分交流,彼此间的了解和发展也就得到了增强。最后,整个地区的发展也得到了带动。

所以,五代十国时期的马政,一方面确实体现出了战争的频繁。但是在战争的背后,同样也带来了彼此间的交流。马匹和中原地区的关系,就交织在战乱和矛盾之中,不断引领着时代的发展和前进。

参考资料

[1]杜文玉.论五代马政及其与军事、政治的关系[J].渭南师专学报,1988(01):65-72.

[2]张林君. 唐代马政及相关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22.DOI:10.27441/d.cnki.gyzdu.2022.000062.

[3]丁君涛. 唐朝暨五代十国时期马匹贸易研究[D].武汉大学,20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原地区   契丹   后晋   后唐   中原   马匹   战乱   牧场   朝廷   政权   频繁   混乱   时期   政治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