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小科普-拘留和拘役的区别在哪里?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标准,同时也是不可触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也在不断的完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公民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生活中,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被拘留甚至拘役,我们经常对拘留和拘役的概念很模糊,甚至会分不清。

那么在我国法律中,拘留和拘役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一、拘留和拘役

1、什么是拘留

拘留一般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时刻暂时将人进行扣押,比如那些有重大嫌疑但却没有证据定罪的人。

犯罪后有自杀倾向的,逃跑倾向的,或者是被通缉的在逃人员在没有定罪之前,扣押的方式都是拘留,而不是拘役。

2、什么是拘役

拘役和拘留在本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拘役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量刑方式,一般适用于已经定罪的人员。

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者的人身自由,进行有效的关押和劳动改造。

3、相关案例分析

2008年,某地发生了一起珠宝抢劫案,经过调查,警方抓获了一名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拘留,但数日后,真正的珠宝大盗出现了。

2008年的一个午后,黄某正坐在自家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听到了急促的敲门声,打开大门一看,原来是两位警察。

警方告诉黄某,他涉嫌一起珠宝抢劫案件,需要将他带回警察局问话。

听了警察的话之后,黄某一脸的不可思议,表示自己没有抢劫珠宝。

但在黄某的家中,警方却找到了跟犯罪现场一致的衣物和运动鞋。

依据法律,黄某因涉嫌抢劫珠宝被暂时扣押,期间黄某不停的喊冤,表示自己并没有偷窃珠宝,那衣服和鞋子也并不是他的。

在黄某被拘留的这段时间,警方也没有闲着,而是对他的家里进行了严密的搜查,但奇怪的是,黄某的家里并没有发现被抢劫的珠宝。

而且根据黄某邻居的供述,黄某最近没有去过城里,每天都在家收粮食。

这让警方瞬间没了头绪,明明监控中的人跟黄某身形也非常的相似,难道抢劫犯真的另有其人。

有了确凿的不在场证明之后,警方便依法解除了对黄某的拘留。

很快村子里的另外一个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姜某是村子里小混混,平时没有工作,专门靠父母养活,整日好吃懒做

但最近,他好像发财了,经常给别人炫耀自己购买的新款手机和摩托车。

随后,警方便将姜某请去了警察局问话,还没说什么呢,姜某就全部承认了。

最后,姜某因为抢劫罪和诬陷罪,数罪并罚,被判处了一年年的有期徒刑。

在上述案件中,黄某以嫌疑人的身份被抓是拘留,而姜某因为违法犯罪被判刑关押的方式就是拘役。

而且姜某是数罪并罚,还面临着赔偿珠宝店的损失,和黄某的精神损失费。

从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拘留和拘役的差异,那么在我国,有关于拘留和拘役的法律有哪些呢?

二、拘留和拘役的相关法律

相比较与拘留来说,拘役是更加严重的刑式处罚。

拘留主要是针对嫌疑犯的,而拘役是针对已经定罪的犯罪者的。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2、拘留和拘役的差别

在我国刑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只有被定罪的犯罪者才能进行依法拘役。

而且拘留和拘役都是有非常明确的时间规定的,拘留一般扣押不得超过十五天,合并处罚最多也不能超过二十天。

而拘役的最短刑期不得少于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而且拘役是进行劳动改造的时候还会酌情发放报酬。

两者的主要性质也是不同的,拘留是强制措施,而拘役属于一只能怪刑事处罚。

拘留适用于有重大嫌疑的人,但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

而且两者的决定机关也有所不同,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局、检察院,而拘役的决定机关是法院。

3、拘留和拘役中存在的问题

拘留的出现也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让公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但有些人却认为,拘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而且被拘留的同时也会侵占公民的利益。

被拘留期间的损失应该谁来承担?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拘留的出现是利大于弊,如果被拘留的人真的是在逃嫌犯,或者是有严重犯罪倾向的人,拘留的行为甚至可以挽救鲜活的生命。

两者各持己见,也各有道理,那么对此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三、结语

其实无论是拘留还是拘役,它的最初目的就是维护社会安全,保障大多数公民的利益,无关乎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既然问题产生了,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法律的产生并不是为了限制什么,而是为了更好的守护公民的利益和安全。

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从来都是“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


#律师来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拘役   拘留   犯罪者   劳动改造   目的   人身自由   犯罪分子   法律知识   公安机关   嫌疑   公民   警方   证据   倾向   珠宝   区别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