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探秘义:对中国古代绘画中隐喻的深度解读

文|历史掌故王

编辑|历史掌故王

●○前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思维中的方式,它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各种艺术形式如文学作品和绘画中发挥作用。艺术与隐喻直接相关,中国古代绘画通过使用具体的物象和隐喻手法,表达了祈福、讽刺等各种情感。

因此,理解如何解读绘画中的隐喻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观者更准确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太文通过界定和分类绘画中的隐喻,并结合具体绘画作品,分析了解读绘画中隐喻的路径。

隐喻作为一种贯穿人类生活的普遍思维方式已存在了许多年。随着当代语言学家对隐喻概念的进一步清晰,隐喻所指的对象也变得更加具体。然而,在具体语境中传达的绘画作品意义往往与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因为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意义是可见且固定的,而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通常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解读绘画中的隐喻,观画者首先需要了解绘画中隐喻的定义,并熟悉绘画隐喻的表达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才能真正准确地理解画家所隐藏的意义。

●○国内外隐喻的研究发展○●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隐喻展开研究的学者之一。在他的著作《诗学》中,他提出了隐喻的概念:“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变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现象,它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界限,认为隐喻可以用于探索人类认知的机制和模式,而不仅仅是基于相似关系进行比较的工具。

在中国,隐喻现象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20世纪70年代,结合国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国内对隐喻的研究也突破了语言修辞学的范畴。

季广茂提出了新的定义,认为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隐喻的核心在于,在理解和感知某种事物时,人们需要借助于另外的对象,即彼类事物,因为这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这些研究突破了对隐喻的传统理解,将其从单纯的修辞工具扩展为更广泛的认知现象。隐喻不仅在语言中起作用,还在思维、行为文化中发挥作用,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和意义构建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绘画隐喻的界定○●

绘画是一种通过点、线、面、色彩物象等图像形式创造美感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从传统的语言修辞学的定义来看,绘画中似乎不可能存在隐喻现象。

然而,如果我们将隐喻视作一种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那么绘画中的隐喻现象就无处不在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绘画中的隐喻,我们可以结合隐喻理论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绘画隐喻有其独特的行为主体,绘画的形式表达情感,但它与语言隐喻不同。绘画隐喻的主体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画家本人,也可以是观画者或使用者等。观画者可以通过为某幅绘画题诗来赋予隐喻意义,而语言隐喻的主体通常只有说话者一人。

其次,绘画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意义通常超越图绘事物本身,但又与图绘本身存在一定的关联。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不同,绘画隐喻必须结合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存在。

由于绘画隐喻是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意义的,传达隐喻意义的彼类事物不是语言文字,而是构成画面的多个要素。一幅画可以通过一个要素多个要素的共同作用来传达不同类型的隐喻。

第一种类型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彼类事物。对隐喻意义的理解通常依赖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原型意象。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梅兰竹菊代表着清廉高尚的品格,松柏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和博大的胸襟。

在人物画中,彼类事物可能更加复杂,可以以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寓言为喻,通过与诗歌相结合的方式表达社会风气、人物性格等隐喻意义。

第二种类型是以绘画中的色彩作为彼类事物。色彩通常可以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等,画家可以通过色彩隐喻来表达情感。例如,在《朱色自画像》中,画家使用朱红色作为远处山水的代表,表达了对大明王朝衰败和自己身份的思考和情感。

第三种类型是以绘画中事物的谐音作为彼类事物。绘画者可以借助一个事物的读音或几个事物的组合读音来体现隐喻意义。例如,通过两只喜鹊隐喻"双喜",通过莲花与鱼的谐音"连年有鱼"来传达吉祥和丰收的含义。

虽然传统的语言修辞学对隐喻的界定并不适用于绘画,但通过将隐喻视作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绘画中发现各种隐喻现象。通过结合隐喻理论,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绘画中的隐喻,并深入探索绘画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绘画隐喻的种类○●

根据当代语言学对隐喻意义的稳定程度的分类,通常将语言隐喻分为语境隐喻、固定隐喻和词源隐喻。然而,在绘画隐喻中,词源隐喻并不存在,因为绘画隐喻依赖视觉图像,无法单独存在抽象的隐喻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将绘画隐喻分为语境隐喻和固定隐喻两类。

绘画中的语境隐喻是指绘画者根据自身需求,利用特定的语境临时创造的隐喻。在解读这类隐喻时,需要考虑绘画的背景或者依据画家本人的题词等来充分理解。

例如,南唐画家李唐所作的《采薇图》讲述了商朝灭亡后,伯牙叔齐拒绝使用州粟,采薇度日,最终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

观画者在理解隐喻含义时,除了要了解绘画中的内容,还需要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在北宋灭亡、南宋招安的时期,作为北宋的官方画家,李唐经历了很多困难才成为南宋的富庶画家。

因此,观画者可以通过伯牙、叔齐的典故理解该画的真正隐喻含义,即对金朝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并对投降金朝的汉人进行批判。

绘画中的固定隐喻是指某些隐喻意义已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固定下来的情况。例如,“竹兰梅菊”由于反复使用,已经具有固定的文化指代意义和人格特征。

此外,在特定场合下,也出现了表达特定含义的固定隐喻,如用松树和仙鹤祝寿,用牡丹和白头翁祝新婚。这些绘画题材经过程式化反复化,隐喻意义被广泛接受。

这两种类型的绘画隐喻各有优缺点。语境隐喻在解读意义时需要依据特定的语境,隐喻的创造具有临时性,所表达的意义不受传统程式的限制,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并且与当时情景紧密相关。

然而,语境隐喻的缺点在于其隐喻意义很难被观画者理解,并且意义可能随时消失。

由于绘画隐喻必须依赖视觉图像,一幅画中只能有限地呈现几个事物,这就给隐喻的理解带来了困难。相比之下,绘画隐喻语言隐喻相比,缺乏对观画者正确理解的必要引导。

因此,在理解时,只能还原到具体的创作背景或根据相关文献记录来实现隐喻意义的理解。一旦没有上述两个条件,绘画作品曾经所承载的隐喻含义也会丧失。

固定隐喻的优点在于无需依赖具体语境和文字记录即可被观画者理解。然而,它所传达的意义有限,往往无法很好地针对具体的语境,缺乏针对性和贴切性。

绘画隐喻分为语境隐喻固定隐喻两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语境隐喻依赖特定的语境,具有临时性和自由度,但理解隐喻意义可能困难且具有时效性。

固定隐喻无需具体语境,易于理解,但针对性和贴切性有限。在解读绘画隐喻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创作背景或相关文献记录,以便更好地理解隐喻含义。

●○隐喻性绘画的理解○●

观画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如果缺乏这些知识,观画者可能会对隐喻作出错误的理解。

例如,本杰明·罗兰在《东西方艺术比较入门》中比较了格吕内瓦尔德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局部)和李成的《读碑案石图》。李成的画描绘了一个旅行者骑在一头驴子上,专注地阅读一块石碑上的碑文。

画中的树枝像虹龙班一样纷乱地遮蔽了天空。罗兰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发现了相似的纷乱树枝。他错误地将树枝的形态解读为邪恶的象征,这是由于他缺乏对文化的了解。

事实上,在中国绘画和书法中,树枝的扭转和曲折恰恰是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奇崛柔美、甜美俗气的对立。

这种扭转象征着绘画者高傲的人品、坚守原则以及与世俗不同的气节。因此,观画者需要了解这种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理解绘画中树枝的意义,而不是将其误解为"邪恶"

理解绘画中的隐喻还需要对语境有所了解。语境包括绘画创作者的生平经历、作画时的具体环境以及作画的目的等等。绘画创作的语境是决定绘画是否具有隐喻意义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绘画中的景象和形象才能构成隐喻概念中的"彼类事物"。

因此,在理解绘画时,必须参考语境,以免遗漏重要信息,或者无中生有、画蛇添足。语境可以引导观画者对物象进行正确的解读,为理解绘画隐喻提供必要的推理基础。

除了具备上述条件之外,理解隐喻性绘画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从画面的物象出发,参考语境、题画诗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等,对物象所代表的意义进行组合和推理,进而对隐喻意义进行总结和提炼。以徐渭《黄甲图》为例,可以采用这种解读路径。

要理解隐喻性绘画,观画者需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并了解绘画创作的语境。观画者可以通过参考语境、题画诗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等途径,对绘画中的物象进行推理和总结,以更准确地理解绘画中的隐喻意义。

参照语境,对推导出的意义进行确认。徐渭,字文清,号天池,是明代中晚期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和文学家。他自幼聪慧,但可惜屡试不中,一生坎坷。作者的这一人生经历恰好印证了上述的隐喻含义。

观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绘画中的隐喻含义,并与绘画家的创作背景进行关联。这样的解读路径可以帮助观画者准确理解绘画的隐喻意义。

●○结论○●

绘画作为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虽然不像具体文字那样直接,但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绘画题材、物象组合和文化惯例等手法,运用隐喻的方式向观画者暗示特定的意义。

绘画隐喻中,实际传达的意义与绘画直接表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观画者需要在理解绘画的内容基础上,结合当时的语境,才能解读出绘画的实际含义。通过这样的解读过程,观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绘画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魏梦婷,概念隐喻对隐喻性词汇和习语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范美霞,绘画中的隐喻[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5]潘耀昌,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修辞学   物象   语境   中国古代   树枝   画家   传达   含义   深度   事物   形式   意义   背景   传统   语言   情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