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 - 比加油还方便,托尔动力让新能源车主后顾无忧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有一句名言:“人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除非你把东西摆在他的面前。”这句话最初是说消费电子产品,但在今天,对于新能源汽车也同样适用。

在用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共识的当下,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等智能终端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点,同样在快速迭代,也同样要求周边产品不断创新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需求。

充电是所有新能源车主都会或多或少遇到的问题,国内科技创业公司托尔动力ThorPower致力于为广大车主创造更好的充电体验,打造了由“雷神机器人ThorBot”、“雷神储能微电网ThorGrid”、“雷神充电ThorCharge"三大管线组成的产品矩阵,以期营造“以人车为中心”的全新充电体验。

托尔动力的产品逻辑

“我们成立托尔动力,并且投入巨大的精力研发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更便捷、高效、智能的充电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托尔动力创始人兼CEO罗豫伟对36氪说。

里程焦虑居然是伪命题

“建立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必须要突破固有思维,从底层创新。”罗豫伟说: “托尔动力正在开发的充电全栈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的可移动充电机器人,让灵活的快速充电站成为用户侧储能微电网的高效载体,最终给予终端用户最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快速增长,在乘用车领域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三成,但与此同时,各种不足和矛盾也愈发凸显。

其中显得尤为突出的是里程焦虑,而且在大城市这个问题更加明显,在各种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新能源车主们假日不敢上高速、夏天不敢开空调、冬天不敢开暖气。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据国际权威机构Deloitte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球汽车消费研究报告》,从多个维度研究了终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理念,报告结论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车主对于新能源汽车日常的焦虑并非来自续航里程。

该报告中谈到,在认真考虑和计划日常用车行程后,80%以上的人都不再有里程焦虑,具体到中国比例稍高,但也只有22%的车主有明显的里程焦虑,其他大部分国家占比都在15%以下。

而油价上涨才是很多人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如果每月电费与燃油费一样,有75%的中国人不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

因此,所谓的里程焦虑实际更多是来自消费者并没有获得预期的便利和优惠,这与车无关,但对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充电运营商在铺设充电桩的过程中会通常会面临地段和电容限制,充电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所需空间在一线城市更是捉襟见肘,诸多瓶颈最终会转嫁为成本,由车主们来承担。

托尔动力三位一体的产品矩阵则是针对这些真实痛点,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创新。让日常充电不止是比加油便宜,还要比加油方便。

雷神机器人,主打一个性价比

充电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2019年大众汽车就首次公布了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机器人草图,带有机械臂,有点像缩小版的无人配送车。在其官方描述中,该充电设备作为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为新能源汽车插好充电插头,并完成全部充电工作。

但时至今日,大众的充电机器人也没有实现大规模商业运营,成本始终是这条赛道的最大门槛。

与传统的充电桩相比,充电机器人无疑有着显著的优势:

雷神充电机器人采用完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由机器人拖车和移动充电车两部分组成,机器人拖车目前有人工操控和全无人驾驶两种,可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不同类型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运营中的雷神充电机器人

正向设计和全站模块化使雷神充电机器人保持了最优成本结构,据透露,其价格仅为市场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这无疑将为下游的运营服务商创造更大的市场机会。

“为了实现有人和无人驾驶充电车的无缝衔接,我们建立统一的充电服务管理平台和监控系统,来确保两种充电方式能够在同一平台运行甚至在同一充电站进行协同运行,避免发生充电拥堵和安全问题。”罗豫伟介绍:“此外,无人驾驶充电车的智能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充电场景和环境。”

机器人无论有人还是无人,其实本质是要在成本和便利性方面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为此托尔动力在前期投入了近一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

托尔动力的核心团队是一群聚焦新能源行业的连续创业者,在交通出行和新能源领域有10年连续创业经验,国内外名校毕业的全栈的软硬件研发技术团队和近8年的电动车充、换电运营经验,在此前的电动车充电项目中积累了大量充电以及能源管理方面的研发、运营经验。

目前,托尔动力为雷神机器人规划了6大应用场景:小区、写字楼、商场超市、公路救援充电、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机场车站应急充电。雷神充电的用户在任意停车场内任意车位,在停好车之后即可一键呼叫雷神充电机器人。

用户无需等待,无需充满电后挪车,雷神充电机器人会自动到车主指定位置提供充电服务。每个车位都是充电位,用户不用排队,既提升了充电体验,也提高了单个充电设备的使用效率。

为了让雷神机器人更贴近用户的使用体验,托尔动力研发了大量核心技术,包括移动充电专有的BMS电池安全管理技术;停车场独有的自动驾驶技术;汽车级无线充电技术;柔性储能技术;车电匹配算法技术等,同时产品还在快速迭代升级中,不断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所带动的万亿级市场中,相信未来充电服务也一定会更加百花齐放。

蓝海布局,以创新突破市场天花板

当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日常行程灵活掌控充电周期,也就意味着他们总是能够错峰享受到最低廉的电价。去年以来,储能市场一枝独秀,而用户侧储能微电网距离终端消费者最近,降本效果当然也最直观,托尔动力提前布局于此,也体现了对于市场充分阅读之后的前瞻判断。

如果还是把新能源汽车类比成手机,充电机器人其实就是一个大号充电宝。曾经并不被市场看好的共享充电宝赛道也涌现出了多家上市公司,而在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充电服务领域,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去年十月,阿联酋《国民报》曾发表了一篇题目为“是什么让中国这个省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超过整个美国”的文章。文章引用了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数据,截至9月底,仅广东省就有345126座公共充电桩和19116个充电站。

作为对比,据彭博社同期数据,广东的公共充电桩比整个美国多2倍。

按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的文件,截至2025年,国内将建造满足20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的充电基础设施。

市场天花板已经足够高,从技术到产品、再到运营还明显处于早期阶段,罗豫伟认为: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发展,行业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的发展格局。当前汽车移动充电机器人制造赛道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但行业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判断充电机器人能否、以及何时能够形成主流市场还为时过早,夯实技术底座,实现产品理念和解决方案的敏捷创新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托尔动力在商业化进度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2021年完成初代移动充电产品的研发,至今已经迭代多次,在写字楼停车场和小区停车场等复杂场景,通过实地运营将完整解决方案打磨了一年,并完成了单点数据模型,数据表明该方案可规模发展。

结语

托尔动力以及其他赛道玩家已经在充电机器人领域通过前沿探索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充电机器人可以蜕变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力量,让更便捷的清洁能源成为出行的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车主   里程   动力   无忧   新能源   机器人   焦虑   专访   能源   用户   汽车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