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什么蒋介石一再强调“攘外必先安内”?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几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在绝大多数时间是消极的、被动的,从“攘外必先安内”中便可见一斑。

蒋介石

为什么蒋介石要“攘外必先抗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大概率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前夕的1931年7月提出来的。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举国震惊,蒋介石本人也极为愤慨。他在9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

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以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上午到市党员大会,余讲至国存与存、国亡与亡之句,有一人讥为言过其实一语,余心为之碎⋯⋯哀痛之至,抛碎茶杯,撕破倭本,不觉失态。

浓烟滚滚的北大营

不过,他并未就此决心奋起抗日。相反,他在很长时间内对日步步退让,并以“攘外必先安内”来严厉压制国民党内部的抗日的主张和行动。

实际上,当时国民党内部的抗战热情非常高。深受器重的嫡系陈诚就曾提出:“职等分属军人,责在卫国,愿率所部与倭寇决一死战,成败利钝,概不暇计。宁可致死于亡国之前,不愿偷生于国亡之后。”

不过,蒋介石并不感冒。他写下“手谕”:“惟有坚忍沉毅,力持镇静,取稳健团结态度,务须避免轨外行动,免为反动所乘机,致滋口实,贻害大局。”

 对于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李济深向陈诚表达了强烈不满。

为什么蒋介石这么消极?原因大概有几个。

1)对于日本经济和军事上的碾压态势,蒋介石心怀恐惧,觉得根本无力与之相抗衡。

譬如1934年7月,蒋介石对庐山军官训练团讲话时说:

九一八事变后,尽管蒋介石痛苦不堪,但他拿不出任何对付日本的办法,只是将希望寄托在国联上:“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

李顿调查团提出“日本应归还中国”后,日本直接退出了国联

2)对人民内部巨大的抗日潜力认识不足,甚至害怕人民的力量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并非是武装力量的突飞猛进,而是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结果。历史证明,对待民众运动的态度,是南京政府的致命弱点。

3)他对国内异己力量的疑忌太深,把“消除异己”看得比抗日“还重”。

对于我党和红军力量,蒋介石是非常忌惮的。他在日记中写道:“若于倭赤二问题并论,则赤急于寇,决先灭赤而后灭倭,以对赤之主动尚在于我身,而且其患莫大也。”

毫不客气地说,我党让蒋介石夜不能寐、如坐针毡

而内部的反对势力,蒋介石也十分“不放心”。尤其是防备“桂系”之心,不在“剿共”之下,在日记中,多次将桂系势力斥为“桂逆”。

除了桂系,四川的刘湘、山东的韩复榘、冀察的宋哲元等,蒋介石都“不怎么信任”。

“桂系三巨头”,即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值得深思的是,蒋介石对东三省的态度十分微妙。“九一八事变”后,他在日记中写道:

....事实上,东北在九一八以前,仅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而军权、政权、财政,俨然独立,至少可说非革命势力范围以内之地,不过从前是有名无实,而今则并丧其名。....

蒋介石的对日态度,要多消极有多消极

犹豫摇摆,缺乏有效对策

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武装进攻上海。不过,日军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

“一·二八”事变中的日军

与此同时,关东军扶持溥清朝末代皇帝仪,建立了“满洲国”。

“满洲国”宣传海报

至此,蒋介石依靠国联力量“敦促”日本撤兵的计划,完全破产。

1933年,关东军占领热河,并越过长城南下,进入河北平原。

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长城抗战”中的中国军队

不过,蒋介石的主要力量,依然放在第五次“围剿”上。他设立南昌行营,亲自前去指挥,当时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多达50万人,是抗日中央军的10倍以上。

看到越来越多的将领要求“北上抗日”,蒋介石致电回复:

他甚至讲了一句分量极重的话:“如再有偷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耻者,立斩无赦。”

由于用人不当和指挥失误,红军损失惨重

日军越过长城后,面对的是无险可守的开阔平原,北平(北京)已被三面包围。

蒋介石在日记中也写道:“接何(应钦)黄(郛)来电,惶惶如不可终日,甚欲放弃北平。”可即便如此,他仍不从南方再抽调一兵一卒北上支援。

微妙的是,日方忽然由武官藤原出面,邀约平津地区负责人黄郛到其私宅密谈。那么问题来了,这么日本人突然想起来谈判了?原因主要是两个:

1)日本势力立足未稳

日本控制的东北三省和热河,总面积达128.5万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面积的3倍。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一直在激烈反抗,野心勃勃但国力有限的关东军,需要用一些时间来“巩固”新占领区的统治秩序,因此需要暂时“战略收缩”。

拓展阅读:历史 | 白山黑水唱悲歌:东北抗联当年到底有多难?

30年代初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2)华北各省,并非日本独霸的势力范围

倘若操之过急,势必会引起欧美列强的强烈反应,一旦“惹毛了”诸列强,日本可就不妙了。

不过,南京政府可没“想那么远”,一看日本率先提出“停战”,几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5月24日,蒋介石致电何应钦等人,“事已至此,委曲求全,原非得已,中正自当负责。”5月30日,国民政府与关东军签订《塘沽协定》。

坦诚说,这根本就不是谈判,而是单方面的“命令”。就像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所说的那样,中方对草案只能回答“诺”与“否”,不容修改一字。

中日签署《塘沽协定》

协定的内容中,最重要的是两条:

南京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书面承认“满洲国”和割让“东北四省”。

“满洲国”宣传画

《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自责”道:

基于“休养生息”和“厚积薄发”的考量,截止至1935年初,日本的侵华活动有了很大的“缓和”。

与此同时,日本人还大灌迷魂汤,一直把“中日提携”和“经济合作”挂在嘴边,扬言“今后欲打破中日问难关”。

日本的“缓和”,大概率有石原莞尔的“吹风”

“天真”的蒋介石似乎信以为真,一度得出了“乐观”的结论。1934年3月7日,他在南昌作《中国之外交政策》讲演时说:

在他看来,日本侵略中国,归根结底还是“自己不争气”。一旦中国能“自立自强”,“东北失地”也“(日本)必能归还”。

在蒋介石看来,最棘手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中共和红军

在蒋介石的日记中,也能看到类似的话。

至于1934年12月20日,在《外交评论》上发表那篇由蒋介石口述、陈布雷执笔的长篇文章《敌乎?友乎?》,更是让人“惊掉了下巴”:

没有了后援的东北抗日武装,处境已变得极为艰难

日本与中国,到底是“敌乎?友乎?”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

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1935年5—6月间,日军以“两名亲日媒体人被暗杀”和“抗日义勇军孙永勤部退入关内”为由,向国民政府发难。

与此同时,天津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先后向何应钦提出了“罢免河北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和“将中央军和国民党党部撤出河北”、“禁止全国排日活动”等要求。

7月6日,何应钦复信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承诺”同意酒井隆提出的要求,这便是传说中的“何梅协定”。

关于“何梅协定”的新闻报道截图

正亲自指挥对中央红军的追堵的蒋介石,可谓大受刺激。他在5月30日和6月10日的日记中分别写道:

不过,话说得再狠也无济于事。

内蒙古的德王,也在日军特务机关的拉拢下,走上了联日与独立的道路

一言概之,在处理对日关系上,蒋介石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与此同时,日本人已经得出结论,当下是“直接控制华北”的“最好时机”。原因有两个: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德国

8月6日,日本陆军省提出《关于对北支政策》,希望华北五省“不受南京政府政权政令的支配,成为自治色彩浓厚的亲日‘满’地带”。

9月,时任日本外相的广田弘毅会见中国驻日大使蒋作宾,向南京政府提出三条原则:

广田弘毅,后任日本第32任首相,也是唯一被处以绞刑的文官战犯

如此过分的要求,让蒋介石勃然大怒:

11月中旬,日本军方一手导演的“华北自治运动”公开出台。实际上,所谓“自治”,就是要“华北五省二市”脱离中央政府而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

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派土肥原贤二到北平,向兼任平津卫戍司令的宋哲元提出“最后通牒”,限他在20日前宣布“自治”。

宋哲元

不过,这只是日本人的虚张声势而已,因为日本人并未做好做好大规模行动的准备。

无论是宋哲元,还是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都没有接受“华北自治”要求。到了11月20日后,土肥原也“只是”策动河北专员殷汝耕,在冀东地区成立了一个伪政权。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于1947年被公开枪决

但是,日本军队在平津一带肆意横行,不断举行“军事演习”,空气中已充满着火药味。北平一个青年学生给《大众生活》主编邹韬奋的信中写道:

政府当局及学校当局屡次谆谆告诫,要学生安心读书,但是敌人的飞机尽在我们头上掠过,所谓野外演习的炮声震得教室的玻璃窗发抖,机关枪不断的响着在打靶。这一颗颗的子弹,好像每颗都打在我们心上一样难过。先生,我们能念书吗?


“一二·九”运动中的北平大学生

从北平开始,爆发了以爱国学生为主的“一二·九”运动。在上海以至全国各地,纷纷成立救国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停止内战、合作抗日

此时的蒋介石才意识到,中日两国必有一战。“中日战争既已无法避免,国民政府乃一面着手对苏交涉,一面亦着手中共问题的解决。”

1936年国民党五大后,内部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反对派”先后宣布“服从”中央政府。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而日本“二二六事变”后,蒋介石对中日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在日记中写道:“倭变为叛者胜利,达成其少壮派之目的,则祸乱日急,侵略必益急。”

领导“二二六兵变”的第1师团青年军官

另外,日本同苏联在远东的关系日趋紧张,大有兵戎相见之势。由于英美对南京政府的呼吁反应冷淡,蒋介石认为,一旦日俄开战,不仅可以减轻日本对中国的压力,还有助于争取苏联的援助。

他在日记中写道:


1936年的苏联红军

1936年7月10日至14日,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的对日态度开始变得强硬起来:

会议结束后,南京政府进行了一些全国抗战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国防会议,整编军队,修筑公路和铁路,推行币制改革等。但由于时间匆促,准备仍不充分。

8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

使用马克沁机枪的红军士兵

但是,蒋介石对中共的疑忌实在太深了。他后来说:“我对于中共问题所持的方针,是中共武装必须解除,而后对他的党的问题才可作为政治问题,以政治方法来解决。”这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因此,他还想妄图用武力来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并拒绝了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停止内战”的请求,最终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事变”号外


“西安事变”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料,对他起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此时他才意识到,不止是全国大多数民众要求抗日;即便军队内部,也早已对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忍无可忍。

另外,“西安事变”后,我党的诚意和坦诚的态度,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障碍和波折后,十年内战宣告结束,“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新局面得以形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告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平津   关东军   蒋介石   北平   攘外必先安内   华北   南京   日本   事变   协定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