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沅江边(41)-王阳明两过常德府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是我国著名的理学家,诗也有名。1506年王守仁因顶撞专权的宦官刘瑾,受廷杖后贬贵州龙场驿丞。路经常德,后放回时又在潮音阁(大西门外)讲心学,从学的人很多。并在常德写了不少诗作。

——常德诗墙《题咏名贤图·王守仁》


图片来自网络


大约是1508年,王阳明来常德了。

但凡名人,人们总会附会一些传奇故事。

《明史王·守仁传》《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一)》都记载了王守仁小时候的事,说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一赤子,从天而降,他的祖父便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王守仁5岁还不会说话,但已能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天,一个高僧到了他的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他的祖父便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王阳明为什么来常德?这还得从他来常德的几年前说起。

1505年五月,明孝宗死了,年仅15岁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称号明武宗。武宗是明史上有名的昏庸而荒唐透顶的皇帝,喜欢声色犬马,宠信奸佞小人。因为如此,权柄便落到了宦官刘瑾等人的手中。

到了1506年冬天,文渊阁大学士刘健实在看不下去了,首先出来谏劝,上疏请求罢免刘瑾,结果刘健被听命于刘瑾的武宗罢职。接着,又有官员替刘健抱不平了。南京户科给事戴铣、李光翰等上疏劝谏,要求起复刘健,磔诛刘瑾,整肃朝纲,以谢天下。

刘瑾知道后大怒,武宗也斥责他们故意彰显君王的毛病恶,“逮系诏狱,廷杖除名”。一时间,朝臣噤若寒蝉。这时,担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义愤填膺,怀着一腔忠勇之气,不顾严峻的政治形势,抗疏援救刘健等人。奏疏送到宫中,武宗看了非常愤怒,刘瑾更是切齿痛恨,于是假传圣旨,将王阳明关进监狱。最后被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贵阳西北七十里,修文县治)当龙场驿栈驿丞。

王阳明坦然对待,立即启程,次年,到达钱塘。


图片来自网络


时值盛夏,王阳明肺疾复发,便在净慈寺养病。刘瑾还不甘心,又秘密派遣4个心腹尾随王阳明,一直追到了钱塘,企图在流放途中伺机杀害王阳明。阳明听到风声,决计瞒天过海,他先写了《绝命诗》放在借居的卧室内,诗云: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惭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接着,又把鞋袜衣裳丢在钱塘江边,伪装成投江的现场。

追杀他的人看到《绝命诗》,又发现了丢弃在江边的衣裳,误以为他已投江自尽,王阳明这才躲过了追杀。

当然,这个刘瑾也没有得到好下场,1510年,也许是告状的人太多了,皇帝终于清醒过了,抄了刘瑾的家,抄出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万余两,抄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还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状大怒,下诏将刘瑾凌迟处死。一个皇帝身边的太监,不过几年时间,竟然收受这么多的钱,真的匪夷所思。刘瑾啊刘瑾,你一个太监,无儿无女,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俗语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信哉!


图片来自网络


王阳明躲过追杀之后,从钱塘出发,一路风尘仆仆,终于到了常德。

王守仁到达常德后,住在常德小西门外的潮音阁(《题咏名贤图》说王守仁回来时住在潮音阁,本人依据的《清嘉庆常德府志校注》1188页的记载)。潮音阁,又名观音阁,二圣寺。本来是五代同光年间,守将沈如常垒砌石柜之后修建的,里面供奉着观音像,以此来镇水妖的。南宋乾道年间,僧人法融扩展为寺庙。明永乐年间,僧人妙珙又重修过。王守仁在这里居住讲学后,当时的读书人非常仰慕他,把潮音更名为寓贤阁。

王守仁来常德了,杨褫(chī)立即带着他的学生龙翔宵、冀元亨和蒋信拜访了他。

这里得说说这个杨褫,他可是从善卷故里常德走出去的朝廷命官。他是明弘治丙辰(1496)进士,曾任刑、吏、礼和兵四科给事中。这人直言敢谏,正德期间因为忤逆宦刘瑾辞官回到了常德,在府西清平门(今大西门)内建了闻山精舍,同蒋信、冀元亨等一道讲学。刘瑾败后,才起用为吏科给事中,后来又转官通政使,再晋升为太仆寺卿。

王守仁在潮音阁住了一段时间,对这里印象很深,先后写了《潮音阁》《武陵潮音阁怀元明》、《阁中坐雨》等诗。

王阳明在常德期间,拜见了桃源人文澍。文澍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同榜进士。文澍中进士后,曾经担任南京刑部主事、重庆太守,因与监司不睦,辞官回到桃源木塘垸。王阳明与文澍虽然龄相差很大,但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成了忘年交。两人一同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桃花源,都写下了《桃源洞》诗。

王守仁的诗云:桃源在何许,云深不知处。不用问渔郎,沿溪踏花去。

两人还游览了桃源东禅寺、观音山等地,写下了七律《东禅寺》,七绝《观音山》、《桃源晚泊》《晚泊沅江》(二首)。《晚泊沅江》中的沅江是桃花源附近的沅江,诗云:古洞何年隐七仙,仙踪欲叩竟茫然。惟余洞口桃花树,笑倚东风自岁年。

王阳明游德山寺,写了《德山寺次壁间韵》;游汉寿,写了七律《墨池遗迹》和五言古诗《天心湖即事》。

王阳明离开常德时,杨褫让蒋信和冀元亨陪同王守仁,一直把王阳明送到贵州龙场驿。

1510年,朝廷升王阳明为庐陵知县。1512年(据《清嘉庆常德府志校注·列传九》)王阳明又一次从常德经过,并且在常德暂留了一段时间,这一次他曾在桃冈讲学,后来这里改建为阳明书院。

这一次,王阳明与文澍再次相遇于武陵溪上,两人一见面就连续交谈了三个晚上,王阳明逗留半个月还舍不得离开,文澍谈到自己的将死,请求王阳明为他写《墓志铭》,王阳明很佩服文澍的达观,但又不忍心,心里答应了嘴里没有答应。五年之后,文澍去世,王阳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文橘庵墓志》。(事见王阳明《文橘庵墓志》)。


图片来自网络


王阳明离开常德时,冀元亨一直把王阳明送到江西庐陵。从此,冀元亨成了王守仁的学生。

冀元亨后来因受王守仁牵连遭诬害,在某个角度说,是王阳明坑了自己的学生冀元亨。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宁王朱宸濠图谋不轨,欲图反叛。为了拉拢王阳明,就写信给王阳明,说向其请教学问。王阳明当然不会上他的当。他自己没有去,而是派冀元亨去了。

冀元亨到了朱宸濠那里,朱宸濠用话语挑拨他,他就装傻,只与他讨论学问。有一天,冀元亨与宁王讨论《西铭》,他便趁此机会,反复地阐述君臣之间的大义,让宁王无话可说。宁王眼看拉拢不来,就赠送厚礼打发冀元亨回家。冀元亨不是个贪财之人,当即将礼品、礼金上交给了国家。


图片来自网络


宁王倒台后,有人怀疑王阳明是其同谋,由于找不到证据,结果把冀元亨抓了。冀元亨入狱后,遭受了严刑拷打,他们用烧得通红的铁棍在身上到处乱烫,但冀元亨坚强不屈,死不承认。官府只好把他关进了天牢。直到世宗即位,冀元亨才得以昭雪,但为时已晚,出狱五天后就死了,冀元亨是铮铮铁骨的常德汉子。几十年前的那场运动中,一些人为了自保,不惜捏造罪名,陷害他人。这些人与冀元亨相比,真有天壤之别。

后来,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来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他的弟子非常多,世称“姚江学派”。

王阳明两过常德,是常德人引以为骄傲的事。

参考资料

(1)《明史·王守仁传》

(2)《明史·冀元亨传》

(3)黄宗羲《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

(4)王阳明《文橘庵墓志》

(5)《清嘉庆常德府志校注》

2023年5月9日再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沅江   常德   桃花源   桃源   校注   明史   墓志   贵州   进士   南京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